新浪新闻客户端

非遗邂逅端午,共襄文化盛宴

非遗邂逅端午,共襄文化盛宴
2024年06月09日 09:23

  端午小长假期间,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广场热闹非凡,一场融合非遗传承与端午民俗的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与参与。

  6月8日,“国潮非遗·粽情端午”秀洲区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热闹举行,本次活动由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秀洲区非遗保护和发展协会主办,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秀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秀洲农民画艺术馆、秀洲区图书馆共同承办。

  活动中,来自秀洲区的非遗传承人代表们纷纷拿出绝技,展示了嘉兴剪纸、塘汇刺绣、洪合棕编、秀洲农民画、天福蚕桑习俗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在嘉兴剪纸传人课堂上,梅里小学美术老师、秀洲区剪纸非遗传承人罗瑶展示了其“飞剪”的技艺,只见她手上的剪刀驾轻就熟地在纸上不断翻飞,在一张一合间,一张奇美玲珑的剪纸粽子跃然呈现。“剪纸看似简单,实则深奥,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和巧思。”罗瑶老师一边演示一遍说道。市民张先生激动地表示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看剪纸的过程,“老师的手真是太巧了,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居然能剪出这么漂亮的图案,让我感受到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生动。”“我已经从事剪纸教学十多年了,每次有这样能够展示和传承我们非遗文化的活动我都非常高兴能够参与,也很高兴今天有那么多人能参与到剪纸技艺中来,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希望能通过手里的这把剪刀让更多人了解到剪纸的魅力,并喜爱上剪纸艺术,让剪纸这一传统文脉继承和延续下去。”在罗瑶老师的带领下,现场三十多位参与者展示了自己剪纸初体验的作品,脸上纷纷洋溢着收获的满足和喜悦,并愉快地合影留念。除了非遗技艺活态展示,活动现场还展出了新塍鸡蛋糕、徐珍斋糕点、王店米烧酒、新塍味德丰古法酱鹅、公泰禾糕点等不少非遗美食,惊艳了市民的味蕾。

  而在端午民俗体验区,融合了非遗技艺特色的端午活动,吸引了不少带孩子的家长一起沉浸式体验。竹编结合艾草做成挂饰、放入草药的刺绣香囊、用五彩绳编织的手链,还有包粽子、点雄黄、午时茶、射五毒等端午习俗,让市民们在亲身参与中深入了解嘉兴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除此之外,秀洲非遗“新塍童玩”也是众多亲子家庭打卡的项目,蹴鞠、投壶、踢毽子,这些从古流传至今的民间游戏,让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独特的乐趣和回忆。

  截至目前,秀洲区共有各级非遗传承人81名,各级非遗项目83个,其中国家级3项目,省级4项,涵盖了网船会、嘉兴灶头画、秀洲农民画、质凉伞灯彩、七月七香桥会等多项代表性项目。接下来,秀洲区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精神,梳理本地非遗资源,做好非遗项目申报提升、传承人遴选培育工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助力赋能。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