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的赛博格朋友

我的赛博格朋友
2024年06月11日 09:21

  2024年,是人类大脑电波被发现100周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交互正在成为可能,这种前沿技术被称为“脑机接口”。

  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高端装备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多省市也提出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

  当前,脑机接口创新不断:无腿者起舞、断臂者弹琴、失语者发声,人类靠意念指挥机械飞升,在太空实现静默交流……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之一,正在逐步重塑社会生活方式,也必将改变人类的未来。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特推出封面专题《脑机接口 开启未来》专题系列稿件,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当假肢连接大脑》作为系列稿件之一,详细报道了强脑科技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成果。

  “希望我们的智能义肢可以为大家搭起一座桥,彼此走近,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2023年,强脑科技体验官小林佩戴智能仿生腿玩滑板(受访者/供图)2023年,强脑科技体验官小林佩戴智能仿生腿玩滑板(受访者/供图)

  “回国至今,我见了上千次客户,每次带着倪大哥出去,客户都会被震撼到,合作都非常顺利。”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脑科技”)的会议室里,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合伙人何熙昱锦穿着一身新中式,笑着指了指身边的倪敏成。

  在海外长大的何熙昱锦,祖籍山东,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按照家里的规划,她本应在美国律所工作,但何熙昱锦给自己设定的人生价值关键词有两个:“回国”“做公益”。

BrainCo强脑科技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何熙昱锦BrainCo强脑科技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何熙昱锦

  2017年,她和美国耶鲁大学同学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做扶贫;2020年,当哈佛大学的同学韩璧丞向她展示自己创业的强脑科技项目时,她决定全身心投入——而这个项目的重要展示者,就是倪敏成。

  与其说倪敏成是项目的秘密武器,何熙昱锦更愿意说,这是她的赛博格(机械化人)朋友。

  触电

  2020年,倪敏成和强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韩璧丞已经做了三年朋友。

  倪敏成是浙江省金华人,幼时在老家因故失去了两只手臂。要强的他却从此走上了职业运动员之路,成为国家队田径运动员,之后拿下了全国残运会相关项目的团体冠军。

  2017年,他收到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节目的邀请,节目组在电话里跟他说:“有一款很好的机械手,想让你来试试。”就这样,他来到湖南卫视的演播厅。

倪大哥亮相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节目倪大哥亮相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节目

  “我在赛场上见过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假肢,比如德国奥托博克定制的刀锋战士,但我第一次见到强脑科技的假肢时,还是感到触电了。”倪敏成回忆道,那时的假肢版本,电池是外带绑在腰上的,当他在舞台上被工程师要求回忆有手的感觉,他用意念缓缓启动机械假肢的手指时,观众席上不少人抬起手来擦拭眼泪。

  体验官

  “智能仿生手运用的技术,就是脑机接口。通过臂环采集解析使用者的神经信号后,只需短时间磨合,使用者就能精确控制每根手指的运动速度和位置,完成各种交互姿势。”何熙昱锦称,强脑科技的智能义肢已实现量产,五年来有数千名残疾人朋友使用了他们的应用方案,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常年垄断。

倪大哥用BrainCo智能仿生手写毛笔字倪大哥用BrainCo智能仿生手写毛笔字

  对此,倪敏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深度参与了强脑科技智能义肢的开发迭代。”倪敏成说,他不只是技术落地的受益者,更是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者。事实上,强脑科技第一代假肢的数据原型就取自于他。

  2017年前,强脑科技的假肢数据主要源于工程师。韩璧丞坦言,最初的产品需要在头皮上抹医用导电膏,为了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在哈佛大学读博的第一年洗头800多次,最多时一天要洗30多次。

  但工程师不是真实的假肢需求者,在“我是未来”节目上相识后,韩璧丞邀请倪敏成到美国实验室一起工作。

  “工作内容主要是让工程师采集我的脑电和肌肉信号,每次采集需要三到五个小时,需要反复用意念和肌肉完成指令。整个过程劳动量不小,幸亏我有专业运动员的体质。”倪敏成回忆道,第一次到美国,工程师密集采集了三个月信号数据。

  后来,随着研发进展,他会不时飞到波士顿提供采集并反馈使用感受。“如果让使用者头上戴一个设备,前面还装一个架子,控制起来非常麻烦。所以韩璧丞进行了升级,直接在手臂上采集神经信号。”

  2018年12月,强脑科技入驻杭州,倪敏成随后全职加入。

  “倪大哥现在的职务是体验官,既展示产品,也帮助工程师研发新功能。”何熙昱锦介绍道,“目前,强脑科技在全国有七名体验官。比如‘00后’的周键和爱弹钢琴的古月,都是我们的赛博格朋友。”

古月在“智融未来”·AI成果展示会上与来自星星的钢琴少年舒海峰四手联弹古月在“智融未来”·AI成果展示会上与来自星星的钢琴少年舒海峰四手联弹

  断臂弹琴,无腿起舞

  2023年10月22日,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开幕。最后一棒火炬手是中国代表团游泳队的徐佳玲,她佩戴着强脑科技定制的智能仿生手,一路小跑到主火炬塔前,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随后,她用“意念”控制仿生手,稳稳地高擎火炬,点燃了主火炬塔圣火。

2023年10月22日,最后一棒佩戴智能仿生手的火炬手徐佳玲在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2023年10月22日,最后一棒佩戴智能仿生手的火炬手徐佳玲在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

  “一般用户只需要花几个小时与仿生手进行初次匹配,再磨合3至5天就能做到精准控制,但是徐佳玲因为幼时遭遇车祸,左臂严重受伤,残肢较短,需要更多时间磨合。所以我们集训了大半个月,每天陪她训练三四十分钟,过程中针对性地调整手指灵敏度、信号强度以及手指力量,让她能达到一个最稳当、最舒适的状态。”强脑科技的工程师说。

  对此,何熙昱锦说:“科技是有温度的。我们希望赛博格朋友们在使用智能义肢时不仅仅是可用,还可以更舒适、更优雅、更美好。”

  据介绍,强脑科技的大多数智能仿生手是银灰色的,但也曾为一个爱美的女孩定制过肤色智能仿生手——2018年11月,失去右手的女孩林安露戴着这只肤色智能仿生手,与钢琴家郎朗共同登上央视《加油!向未来》舞台,合作完成了四手联弹。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听完演奏后说:“我听到了梦想的样子,也听到了生命的力量。”

林安露与钢琴家郎朗共同登上央视《加油!向未来》舞台,合作完成了四手联弹林安露与钢琴家郎朗共同登上央视《加油!向未来》舞台,合作完成了四手联弹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断臂者弹琴,也可以让无腿者起舞。2021年底,失去右腿的男孩林韵佩戴着强脑科技定制的智能仿生腿,胸口别着一支红玫瑰,和美丽的舞伴在上海外滩跳了一支舞。

林韵穿戴智能仿生腿与舞伴起舞林韵穿戴智能仿生腿与舞伴起舞

  “这款智能仿生腿不仅可以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还可以根据实况给出调整。”何熙昱锦解说道,在跳舞的某一刻,林韵看起来要滑倒,但系统迅速检测到肌肉信号并做出调整,让他实现了平稳支撑。全程响应时间只有100 毫秒,远远快于健全人 134 毫秒的反应时间。

  让千人走出家门

  “智能仿生手不同于普通电机手。普通电机手就像夹娃娃机一样,手臂向外用力、向里用力,都是一样的力,没有力反馈;普通电机手有更多预设动作,动作切换需要熟记一个程序,到几个档切换。虽然我不会开车,但我想两者的区别就是驾车时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区别。”倪敏成停顿了下,想了想说,“这个比喻其实也不完全对。更确切地说,电机手是工具,而这个手是我的手。”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专程登门讨论,如何帮助1000名残疾人走出家门。

  中国残联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残疾人总数约有8500万人,其中肢体残疾的人口约有2400万人。在日常生活中,肢体残疾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独立实现拿东西、走路、写字、用筷子吃饭这些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有巨大难度。如果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他们就能走出家门,回归正常生活。

  “在美国,只能做开和张的智能假肢价格是6万美元左右(合人民币40多万元),非常昂贵,只有1%的残障人士能负担得起。我们的目标是把价格降低,借助政府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力量,让一部分人先走出家门。”何熙昱锦称,从2023年底开始,强脑科技和政府相关部门每周五下午都会召开专项推进会。在阿里巴巴和浙能集团的支持下,首批已经安装了200个智能仿生腿。

  “每个用户安装智能义肢,都需要到定点的装配机构定制接受腔,在机构学习和调试几日。”何熙昱锦说,2023年底最后一个工作日,她和韩璧丞一起去杭州装配机构拜访、了解用户需要。看到残障人士坐着轮椅进,自己走着出,她不禁流下了热泪,暗暗说:“这就是我追求的人生意义。”

  在那个装配机构,一位截肢30年的大爷告诉她,自己一直用欧洲进口产品,想来看看最新的产品。装上强脑科技为他定制的义肢后,他在现场绕场两圈,健步如飞。大爷笑着说,以前都不敢去西藏,现在要去西藏旅游了。

  “爬山看海,机械腿性能稳定!”这是何熙昱锦在朋友圈里的配文。图片里她和国家队射箭运动员、2023年残疾人射箭亚洲锦标赛金牌射箭选手甘俊倚偎在一起,甘俊的五分短裤下露出银灰色的机械右腿。

射箭运动员甘俊穿戴BrainCo智能仿生腿练习射箭射箭运动员甘俊穿戴BrainCo智能仿生腿练习射箭

  何熙昱锦表示,和甘俊在一起后,自己更加融入赛博格朋友的生活了。

  “身体上的差异,让他们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割裂的世界里。也许很多人只是不了解,不知道该怎么靠近。希望我们的智能义肢可以为大家搭起一座桥,彼此走近,开启生命更多可能。”何熙昱锦表示,强脑科技正在研发的下一代产品,将让使用者重获失去的触觉感受。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