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A股市场,或即将迎新!
10月11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科创板IPO迎来新进展。
上交所上市委审议公告显示,海博思创IPO将于10月17日上会审核。这也意味着,自进入辅导期算起,海博思创为期近3年的上市进程,将迈入新阶段。
01
位列全球储能系统出货TOP6 拟募资7.83亿元
资料显示,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可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发展,海博思创连续中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央企的多个变电站储能项目,并独立完成了多个大型独立储能项目,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其储能系统业务从2021年开始实现飞速增长。从出货量来看,其数据持续向上,现已成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TOP级企业。
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电储能系统出货量约为192GWh,同比增长166.7%。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海博思创储能系统出货量依旧稳定增长,2023年其以4.1%的市占率,位列全球TOP6。
2023年6月,海博思创IPO申报正式获受理,并在同年次月进入已问询状态。最新招股书显示,本次IPO,海博思创计划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443.25万股,拟募集资金为7.83亿元。
其中29939.31万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16428.28万元用于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2225.09万元用于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4691.48万元用于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1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02
央国企“常驻” 业绩翻倍增长
对于海博思创,外界的评价是“神奇、凶猛”。
神奇的是,国内储能系统商不少,比如阳光电源、比亚迪等,但海博思创却常年获得一众央国企的青睐。
从客户结构来看,中国华能、中国能建、国家电投、华润集团、中核集团等是“座上宾”,常居其前五大客户名单。
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其向前五名客户合计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16%、83.70%、74.37%和58.43%。
行业内卷加重的情况下,海博思创客户集中度不升反降,与行业规律“背道而驰”的背后,进一步体现出海博思创的吸客能力。
而海博思创表现更为凶猛的是其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营收分别达到8.38亿元、26.3亿元、69.8亿元以及36.9亿元,前3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8.67%。
净利润方面,海博思创近3年也实现了数倍的增长。2021年-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529.47万元、1.82亿元、5.78亿元,以及2.8亿元。
更为神奇的是,不同于阳关电源等企业,海博思创的好业绩大部分来自国内市场,截止2023年其未直接产生境外收入。而彼时的阳光电源海外收入已经连续9年实现正增长,2023年其海外收入更是达333.69亿元,同比增长了75.05%,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6.19%。
因为,无论从储能系统企业,还是储能电池企业的业绩财报都能看出,当下欧美等海外市场才是储能业绩的重要增长极,一方面海外市场广阔,需求高,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储能毛利率更高,掘金空间更大。
对此,海博思创曾针对没有国际化布局,在回复函中进行过解释。其表示,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阶段以及资金规模等因素,战略性专注于国内储能业务的拓展,占据并巩固国内行业领先的地位。
实际上,海博思创已经开启全球化布局。据了解,目前海博思创已完成储能系统海外产品系列的IEC及UL认证,并在海外筹划设立销售服务中心。
2023年,海博思创还曾与欧洲客户签订10GWh的储能系统意向框架合同,实现海外业务从0到1的突破。
目前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正以中国为主导向全世界蔓延,虽然中国储能市场已经迎来爆发,但从全球整体来看,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仍留给国内企业大量机遇。
而海博思创凭借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有望在海外储能市场发挥重要作用。预计近两年其海外业务收益会持续显现。
03
专注创新能力 深度融合“储能+AI”
除了“海外业务拓展较慢”被提及,另一个被行业“质疑”的是海博思创的核心零部件制造经验与能力。
在行业看来,海博思创在储能系统领域的部分核心零部件,存在过度依赖供应商的风险。
与竞争对手相比,阳光电源、比亚迪等企业的布局和研发能力更加全面,比如阳光电源,除了储能电芯外,PCS、PACK、EMS、BMS等都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而在供应商层面,海博思创对外采购涉及了电芯、PCS及升压变流舱、电子件等等。尤其在储能电芯端,海博思创尤其“依赖”宁德时代,2022年其对宁德时代及其关联公司的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高达80.97%。
更为重要的是,宁德时代的身份,既为海博思创的供应商,又是其竞争对手,因为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其从开始的电芯供应商慢慢向系统集成商转变,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系统产品。
当然,海博思创也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已经拓展了新的电芯供应商,包括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卫蓝新能源、兰钧新能源、欣旺达等。数据上来看,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主要供应商发生了变化,亿纬锂能成为其电芯产品的第一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35%以上。
与此同时,海博思创也在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不仅与供应商合作研发电芯,同时针对PCS发力自研,据悉,在2023年四季度,其已实现组串式PCS产品的小批量自研自产。
叠加原本海博思创具备的BMS、EMS、云平台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可见,海博思创的技术研发、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或更为明显。
此外,为了适应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与竞争激化导致的变革,海博思创将目光聚焦于AI、大数据分析、智慧运营等技术,加速推进以上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以助力储能项目实现管理优化、降本提效,以及综合收益最大化。
目前,海博思创将AI与储能进行深度融合绑定,形成了“硬件+软件+AI大模型”的储能3.0新格局,并依托“储能+AI”打通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据悉,其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推进储能系统研发、测试、生产、运维全链条数智化,进而实现系统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全生命周期数据可追溯。
行业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迭代,到最后都将为人类的“需求”而服务。而在储能领域,以上技术将全面提升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维护效果,为储能电站的投资与运营创造最大价值。
实际上,目前已有锂电及储能企业已经开始布局AI技术。比如宁德时代增资先阳新能源,后者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另外,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比亚迪CTO孙华军等领军人物均表达了对AI技术的支持,侧面透露了公司的布局意向。
可以预见,未来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将与AI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率先布局的企业或能先吃蛋糕。
(来源:资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