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酒店业的抢地盘大战呈现出分化现象:各大酒店集团都在争夺中高端及下沉市场,希望在尚未完全开发的区域找到“富矿”。相较之下,高端酒店领域却显得有些静悄悄。有人说这是经济下行周期的必然,但若旁观邻国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中却跑出了星野集团这样以“体验”为内核的奢华酒店。究其本质,是供给与需求的错配,能满足新一代用户需求的高端酒店,实际是供不应求的。多位酒店投资人也透露:市场在等待一个能戳中新一代消费者心窝的高端酒店产品。
把“中国体验”玩得风生水起的亚朵集团,似乎早已嗅到高端酒店变革的气息。近期推出了旗下高端生活方式品牌——萨和酒店。业内不禁好奇,“新物种”萨和酒店,将带来哪些“头脑风暴“?
服务精选化,用户痛点的核心解决方案
“萨和”源于傈僳族语“SAVHE”,意为“呼吸”。这个名字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也与亚朵的人文风格一脉相承。值得注意的是,萨和酒店舍弃了“大而全”的服务,而是锚定亚朵更为擅长的“服务精选化”,在定位之初就具备了高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的潜力。一方面,通过精选服务组合满足用户的痛点、痒点、爽点;另一方面,有限的服务种类很好地平衡了运营成本。
在空间设计上,萨和酒店注入了浓郁的东方文化。伴随着“慢旅行”风潮的兴起,新一代消费者愈发重视“在途”的休闲放松与情感体验,直接推动高端酒店从传统功能性向情感需求的深度转型。萨和酒店内无论是茶盏“听雨”艺术装置,还是冥想室的设置,每一处空间细节都延续了亚朵一贯的情绪体验。
而服务体验的一大亮点——整店深睡解决方案,更是将睡眠痛点分类击破。酒店内的所有客房,都是为了让用户能深睡而设计,采用了高标准的隔音营建工艺,与高品质的床品、灯光、香氛、洗护沐配置。从用户进入酒店到回到房间,都被一个松弛、自然的氛围立体环绕。
“服务精选化”并非在全服务基础上做减法,亦非在有限服务上做加法,是要先确定目标客群,再优选最契合的功能与服务,从而发挥出叠加效应。这种优势不是在于什么都有,而是用户需要的,萨和酒店恰好有。
正是抓住了核心目标客群的痛点,增加了基础需求之外的附加值,如整店深睡、管家服务、正念冥想等,同时砍掉了一些使用率不高的设施服务,比如全日制餐厅、SPA,萨和酒店形成了差异化的特色体验。
体验与投资并进,将行业拐点变为机会点
高端酒店正面临结构性拐点。在从地产配套向投资工具转型过程中,投资人不得不面对体验与坪效之间的矛盾问题。“服务精选化”这个利器,却能化矛盾为统一。
在萨和酒店,空间设计遵循着复合功能的逻辑。比如,公共区域实现了社交、办公、书吧、艺术装置的功能合并,让空间坪效最大化。
此外,公共区域内的 “听雨”艺术装置和香氛区,在开放空间里形成呼应,仿佛在东方式园林中游走,形成借景、错景的空间意境。餐厅的开放式设计则灵活多变,能够在同一空间里满足早餐、下午茶和夜宵等不同需求。通过精选服务实现功能的合并,提升公共区域的坪效。
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愿意为品质、体验和审美买单。因此,萨和酒店在商旅空间中注入了更轻松的服务,如“代客洗衣”等,提供更高的情绪价值,成为撬动高溢价的关键。
根据萨和酒店的加盟手册,酒店单房造价约20万元,平均的每间房收入(RevPAR)在550元-650元之间,投资回报期大约为4.1年。而一般高端精选服务品牌的回报周期往往需要5年甚至更久。相比之下,萨和酒店的投资回报周期显然更具吸引力。
提到高端酒店,人们通常会想到香格里拉、文华东方等品牌。但萨和酒店的推出,以其东方审美的设计语言和对住宿体验的深度挖掘,让人眼前一亮。萨和酒店以“服务精选化”,将行业的结构性拐点变成了自身的机会点。
高端酒店投资已经进入下半场,其业态终究会回归到行业本质的发展逻辑中去。一个更有差异化审美风格,更能为用户带来情绪价值,并具有更高坪效的投资模型,才是更值得被信任的。
萨和酒店交付的不仅是住宿空间,而是给用户的一份生活提案。这样本土品牌的突围,正映射着——高端酒店的发展,正恰逢其时。一个有体验力的品牌,会形成自己的能量体系。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