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 获“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荣誉

《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 获“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荣誉
2024年12月06日 15:11

  近日,由广告人文化集团编撰的《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大型人文图书正式发布。该书收录了两百多位获得“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荣誉的行业精英,记录了他们为中国广告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作为传媒与科技成就人物的杰出代表,荣获“70后杰出广告人”荣誉。他撰写的《走向品牌:大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一文,也被收录于《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

  自2003年起,《当代杰出广告人》系列图书秉持为中国广告人正名、扬名的初心与使命,共计收录了800位中国杰出广告人物。

  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通过“开拓时代、发展时代、腾飞时代、变革时代”四个时代篇章,对不同年代的广告界杰出人士进行了荣誉授予。

  吴纲作为“腾飞时代”杰出代表接受表彰。腾飞时代是中国广告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达到了巅峰,而互联网的崛起则为广告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告内容开始强调创意与互动,形式变得多元化,涵盖了社交媒体广告、移动广告等新兴领域,行业也开始利用大数据实现广告投放的精准化和个性化。这样创新、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也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助力品牌更好地与全球消费者沟通,增强了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作为中国广告界的中坚力量,吴纲及所有“腾飞时代”杰出广告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浪潮中,凭借卓越的创新力和坚定的执行力,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国品牌》总出品人 吴纲《大国品牌》总出品人 吴纲

  吴纲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曾担任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专注于IT、投资、汽车和房地产等行业的报道。工作期间,他因卓越工作表现获得多项荣誉。

  2017年7月1日,《大国品牌》于CCTV-1重磅首播。《大国品牌》以独特的三分钟“品牌纪录片”形式,聚焦全球品牌的成功精髓,梳理他们的发展脉络,致力于以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为中国品牌未来发展赋能。

  吴纲作为《大国品牌》总出品人,提出“大国品牌 世界共享”的发展愿景。他洞察到,随着人工智能(AI)的智慧科技在各个行业中催生“新质生产力”,中国企业也正在开创独特的商业模式,引领行业新趋势。《大国品牌》致力于为品牌提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双重认证,助力中国品牌呈现“我想要的未来世界的样子”。

  以下为《走向品牌:大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全文:

  走向品牌:大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作者 吴 纲 

  仅仅十年之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词,还是调整与追赶。十年之后,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机遇,已经被中国人牢牢握于手中。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依旧坚挺的增长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几代人上下齐心的奋斗,终于让我们打开了通向领跑者位置的路径。而在欢欣之余,一个全新的问题亦接踵而至:远离世界权力中心177年之后,再次走上国际舞台前列的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面貌与主张?

  最佳的答案,是文化。史上任何一个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国家,为近邻远邦所折服的,均是独有而先进的文化。而文化的流传,离不开真实物质的承载。其最优者,非商品莫属。

  一、品牌:文化交流的使者

  与坚船利炮相比,搭载着先进文化的商品,更能敲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因为它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教授了更文明的生活方式。从罗马人第一次披上长安织造的丝绸,到邢窑瓷盘摆上日耳曼蛮族的餐桌,再到武夷红茶成为欧罗巴竞相追逐的风尚,在交通塞绝的漫长岁月里,中国于世界的形象,就是由一件件商品搭绘而成。

  而当商品获得现代商业意义上的品牌身份后,更拥有了影响大众心智与情感的力量。它渗透进所在国人们的衣食住行,在每一笔消费过程中传递着原产国的元素,再在每一次媒体传播中反复强调和美化,最终塑造出令人向往的国家形象。美国“超级大国”形象的背后,高人一筹的科技、军事、金融实力是基础,但真正令其影响世界的,是可口可乐、麦当劳、NBA、迪士尼、好莱坞等一众品牌所传递的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千年前的东方盛世,到近百年的积贫积弱,再到今天的觉醒与复苏,中国国际形象与地位的变迁,也可视作一部中国品牌的兴衰史。如今,站在复兴门槛之上的中国,无疑需要再次借助品牌的力量,完成“大国崛起”这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工程。

  这是党和政府的宏观战略,也是每个中国企业家需要接受的一次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是中国企业崛起的四十多年。在政策支持与成本优势下,中国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固定资产、营收等有形指标上,许多家已经迈入世界前列。最新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企业110家,仅次于美国,稳居第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品牌层面达到了同样的高度。虽然“中国制造”销遍全球,但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发达国家得到认可的中国品牌却寥寥无几——我们带来的低廉的使用价值,难入品牌经济下的西方人法眼。中国商品欲以品牌而非廉价品的身份在整体上得到认同,仍然路途遥远。

  国内市场同样如此,外国品牌在众多行业浸淫多年,不仅占据主导地位,更培育了强大的美誉度与忠诚度。最为可怕的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国民消费迎来了快速升级。富起来的中国人,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消费品牌,彰显财富、身份与个性,价格甚至质量(品牌必然优质)都不再是他们首要关心的东西。当本土企业无法提供满足这股庞大需求的品牌产品时,出国血拼、海淘代购应运而生。嗅到机会气息的外国品牌,也争先恐后地涌入当前全球仅有的一块需求旺盛的大市场。

  其结果,就是中国企业很快发现,消费者“喜新厌旧”的速度快到自己无法跟上,低价、广告等以往“卖东西”的套路不再灵光,冲上高端市场的希望愈加可望而不可即,竞争也不再只来自那几个熟悉的老对手——一家之前闻所未闻的北欧百年老店,或者东南亚一个创立仅数月的新生品牌,都可能毫无征兆击败自己,完全无法预知与掌控。

  二、品牌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品牌经济是机遇,但也裹挟着危机,大国崛起之于企业的意义,便在于此。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企业家言必称品牌,但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厘清品牌与质量、技术及营销的关系。他们眼中的品牌,更多只是“把东西卖掉”的营销工具,甚至狭隘等同于宣传、广告和公关。品牌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存在感之弱,品牌经理在企业权力金字塔中的地位之低,令人惊讶。

  在当前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现状下,对于消费者来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品牌。面对需求的变化与技术的进步,这种对品牌的无知与淡漠,显然难以为继。告别成本时代的思维,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动向,正确理解品牌的意义,以品牌为核心统领企业发展战略,着力于产品创新,坚定地走向品牌,是企业经营者身份下的中国企业家明智、甚至唯一的道路。

  走向品牌,也是新时期企业家群体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因为大国崛起,需要大国品牌。

  品牌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产品的销售,更在于它还是承载民族文化的国家名片,是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今天的中国,需要突破“世界工厂”、“低端制造”等陈旧形象,打造一张以文化为核心、以品牌为载体的全新国家名片。有能力承接这一任务的大国品牌,不仅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还要在世界市场的博弈中掌握话语权,并最终完成千年前瓷器、丝绸、茶叶曾做过的事情——向世界传递一个富强、文明、先进、友好的中国形象。

  三、企业家责任:打造大国品牌

  综观当前的中国企业,向着品牌奋进的潮流已成,然能够即刻担起这一重任者寥寥。当然,企业从整体上成功走向品牌,离不开国家的鼓励与支持。

  在以品牌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本国品牌崛起方面,韩国是一个范例。2009年,韩国成立了国家品牌总统顾问委员会,专门负责品牌的调研和管理,包括韩国品牌在全球各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口碑,并分析其原因。韩国共有30多个大学设立了韩流文化研究院,研究韩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并形成研究报告,帮助韩国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己的产品、扩张自己的文化。在国家意志的推动下,韩国品牌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市场,实现了对日本品牌的超越,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主导了中国的流行文化。

  随着品牌竞争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我国同样认识到推动企业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品牌强国战略。2014年“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其中之一个便是“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6年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宣布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供给结构升级工程”、“需求结构升级工程”三项重大工程。

  面对供给体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品牌化发展缺乏产品支撑的状况,国家在2015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从产品这一企业实现品牌化发展的根基入手,为企业走向品牌、国家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开始,国家就明确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品牌的角度而言,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之一,便是人们对品牌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可以预见,推动中国品牌发展将成为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企业走向品牌,也必会获得一个日益积极、有利的发展环境。

  大国时代,呼唤大国品牌。它的铸就,需要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我们相信,以国家之力、企业家努力、消费者青睐为根本,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将诞生出众多优秀品牌,推动这个伟大的国家,再次赢得世界的尊重。

  (来源:资讯中国)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