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专题 > 正文

非洲:脱困先从疗疾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0:14 新华网

  编者按:

  非洲什么样?

  有人只看到非洲的贫穷、疾病与战乱,有人只看到非洲的原始、质朴与原生态,也有人不仅看到了这些,更看到了非洲的觉醒、非洲的前进与非洲的梦想。

  在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前,半月谈记者走进非洲,试图以最新的事实、全新的视角去感受、去描述这个古老大陆,以期使读者获得最接近真实的非洲形象。

  脱困先从疗疾起

  ---"前进的非洲,希望的大陆"之四

  ■ 半月谈记者 梁尚刚

  热带树木高大挺拔,院落干净整齐,药房里琳琅满目,检查室里各式各样的医疗器械,治疗室里操作熟练而敬业的医护人员,病房里看上去得到很好照顾的病人:这是半月谈记者前不久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教学

医院采访时看到的场景,丝毫没有意想中的那种破败和落后。

  随行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投入,医院已拥有一批从欧美知名医学院校学成归来的医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可以独立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外科手术,而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他还告诉记者,他去过很多非洲国家,具备这样医疗条件的医院还有很多。

  卫生投入不断增加

  西非国家科特迪瓦2003年的人均卫生支出为57美元,卫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同一年,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人均卫生支出达到了375美元,卫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今年9月初,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地区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与会各国力争至少将财政预算的15%投入到卫生事业中来。

  尽管这一比例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非洲国家来说,意味着情况在慢慢好转。以东非国家肯尼亚为例,2004年每10000名男性/女性儿童的死亡率已经下降为129/110人,出生预期寿命已超过50岁,在非洲国家中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加大了对非洲地区的援助。多年来,中国一直坚持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提供药品和医疗物资,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疗人员,加强与非洲国家交流与合作,涉及

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防治、传统医药研究研发及应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建设等等,有效地改善了非洲的医疗卫生条件。

  免疫覆盖面不断扩大

  加大计划免疫的覆盖范围是消除各类传染性和致命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非洲国家近年来纷纷筹措资金,建立防疫和疫苗接种体系,加大各类疫苗的推广宣传和接种力度。在拉各斯街头,各种宣传疫苗接种好处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统计数据显示,上述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科特迪瓦新生儿存活人数已经从1990年的50万增加到2005年的近59万;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1990年的新生儿存活人数为374.5万,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近480万。

  不仅如此,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也得到了有效遏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白喉已经多年无病例;麻疹发病病例也从1990年的1218例下降到2005年的两例;而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则从1990年的两例下降到零。在肯尼亚,上述各种病例和1990年相比,也都有大幅减少。

  艾滋病防控不断加强

  作为艾滋病的重灾区,非洲国家早已认识到艾滋病问题的严重性,各国政府都将防治艾滋病作为首要任务之一,有关防控艾滋病的口号和宣传标语在很多国家随处可见。

  此外,不少非洲国家的政府还通过与援助机构合作,对艾滋病常识进行广泛宣传,并尽力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由于艾滋病治疗和疫苗研制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采用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ARV)只能遏制、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艾滋病。同时由于该治疗方法成本高昂,大部分患者根本无力负担,现有治疗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提供加上国际援助,防治资金缺口巨大。

  有鉴于此,非洲各国在积极筹集医疗资金的同时,纷纷将重点放在艾滋病的预防上。在非洲南部发起的ABC方案(A表示禁欲,B表示保持忠诚,C则指安全套)曾一度受到好评,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南非

卫生部最近宣布,政府将追加500多万美元的资金,以保证今年在全国免费发放300万只安全套。

  上月底,非洲37家电视台和广播媒体宣布,将在非洲大陆24个国家联合发起一场历时5年的抗击艾滋病宣传活动。人们有理由期待,在非洲国家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非洲也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

  来源:半月谈

  相关专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