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递友谊 摩洛哥听众欢聚一堂畅谈摩中友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5:30 国际在线 | |||||||||
国际在线报道(于小青 石凌):摩洛哥是第二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阿拉伯国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广播在摩洛哥一直拥有一批忠实的听众。特派记者在摩洛哥采访期间,与一些当地听众欢聚一堂,畅谈摩中友谊。
说起摩中关系,摩洛哥听众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开创摩中交往史的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摩洛哥CRI听友俱乐部会长伊德里斯说:“摩中关系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时代。他旅行到了中国,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阿拉伯、摩洛哥的文化遗产。他回国后写了一本游记,使世界开始关注中国。伊本·白图泰在中国多年的游历使中国离阿拉伯世界更近了。” 伊本·白图泰是在近代以前世界上旅行路程最长的人,他曾于14世纪时长途旅行到中国,回国后写了一本游记《伊本·白图泰游记》,大量记述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当时繁荣发达的中国社会作了详细的描述。 听众哈利菲认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对摩洛哥的多次访问,是现代摩中友谊牢不可破的有力见证。 “如果从现在的角度看待摩中两国关系,就不能不谈中国领导人对摩洛哥的访问,缩短了两国间的距离,超越了国界,使两国关系从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和社会层面。” 伊德里斯为此举例说:“摩洛哥人现在一直把煮茶的容器称作Siniye(阿拉伯语中“中国”的衍生词),这是摩洛哥推崇中国的一个例子。” 伊德里斯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老听众了,谈起他收听国际台广播时,他显得很兴奋。“我是通过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从而了解中国的。我从1989年就开始收听,至今已17年了。最初是收听广播,然后我就开始和电台通信。最近几年电台开通了cri网站,为听众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平台,我成了网站的常客,跟电台的沟通就更频繁了。(电台阿拉伯语)网站风格独特,大量介绍中阿关系、中国穆斯林的情况、中国的文化瑰宝等。” 伊德里斯说,除了国际台的网站,他还浏览其他中国媒体的阿文网站,如中国外交部、人民日报、“今日中国”杂志等。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与受众展开互动交流,回答受众的提问,让他们感到非常亲切。 听众哈利菲谈到了他眼中的中国。“我听电台的广播只有一年半,但之前通过网络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信息。最让我感兴趣的一点是,中国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和那样的社会困难,但是她克服了这些消极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尤其在亚洲拥有重要影响力。” 布蒂楠是个女听众,显得很腼腆,当得知今年是国际台建台65周年时,她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值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立65周年之际,我们祝愿电台的广播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