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绿地图创始人温迪·包尔:把地图变绿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18:25 外滩画报

  你知道城市里哪里可以有自行车修理处,哪里交通堵塞,哪里适合散布、遛狗?16年前,温迪?包尔为纽约绘制了一份生动的环保地图。随后,“绿色地图”遍布了世界300多个国家和地区。6月13日,创始人包尔获“自然之友”的邀请首次抵达上海。其间,她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文/李琴 张一阳(实习生)

  纽约“苹果”变绿了

  1991年12月13日,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许多NGO(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商讨马上要举行的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研讨会。会议持续了整整5个星期。研讨会的筹备人之一,温迪?包尔女士却暗自思考着另一个问题:“这些与会者中有些是第一次来纽约,有些人也许这辈子只会来这一次,怎样让他们真正地感受纽约呢?”

  突然,她想到了地图:是的,简单易懂却又没有语言隔阂的地图。“地图是很强大的一种工具,又是很个人的一种体验。它能够让看地图的人了解绘图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温迪?包尔说。

  当然,温迪心目中的那份地图包括蓬勃的林地、湖区、健康餐厅、绿色商店和自行车停靠区等。她希望这份特别的地图让纽约市民以绿色环保心态来看待纽约。她给这份地图取名为:“绿苹果地图”。

  当天晚上温迪参加了一个派对,和朋友说起这个计划。朋友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印刷1万份地图。第二天,所有的志愿者展开了绘制工作。大家花了6个星期完成了第一份“纽约绿苹果地图”,其中包括143个景点。“‘绿苹果’这个词语是我创造出来的,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用‘绿苹果’一词来形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温迪不无骄傲地谈到自己的首创。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份“绿地图”的诞生。这份初稿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一个晚上,在第二天就出现了新的版本。志愿者们不断地提意见,版本也不断更新。2006年《纽约绿苹果地图》的第五版更是将目光对准了能源问题。在这份地图中,城市每一处能源都有标出,同时还有能源开发、节能以及再利用的相应符号。温迪希望这份地图能够帮助人们在省钱的同时,节省资源。

  城市雕塑家变环保美学家

  “所谓‘绿地图’,即利用一套全球通用的图标在地图上清楚地标示出环境中有关生态与文化的景点。”温迪?包尔向记者解释。

  “绿地图”的概念很快就被许多人接受并喜爱。1995年温迪成立了“绿地图系统”(Green Map System),将制图的概念与制作方法放在网站上推向国际。至今已有超过30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400多个“绿地图”小组,公开出版了274份“绿地图”。

  如今,当你看着各个城市精美的“绿地图”时,你很容易发现,更精美别致的是那一个个统一的通用图标。它们个个都极具创意,比如水的图标,就是水波荡漾产生的涟漪,垃圾的图标看起来就像两片飞旋的树叶。“1995年,我们在日本京都的一个寺庙里举办了一次工作坊活动,”温迪回顾这个标志的创意时说道,“当时在寺庙里,我们看到了一堆树叶,风一过,树叶四散。”

  温迪在设计“绿地图”之前是个城市雕塑家。然而现在的她已没有时间来进行雕塑了,尽管偶尔她也会将豆子串成项链,玩一玩

行为艺术,但是毕竟“绿地图”系统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不过也有人评价我现在所做的是个大的社会雕塑,”温迪说道,“我放弃了雕塑设计,但并不觉得遗憾,绘制‘绿地图’本身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满足感。”

  真正让温迪放弃雕塑,转向环保阵营的是1989年母亲的去世。“我开始想,我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呢?之后,我开始进入环保的领域。”

  散步、遛狗的地方都画入“绿地图”

  在掌管“绿地图”之外,温迪还经常作为顾问参加关于能源、垃圾回收等的环保活动。温迪的业务爱好是骑车,纽约有不少提倡骑车的组织,她是参与者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绿地图”中会有许多关于自行车的标识,可以停靠自行车的地方标识、适合自行车路线的标识。温迪甚至向2005年爱知世博会建议取消小汽车停车位,“在我的建议下,世博会推广了自行车设施的建设,”她说道,“当时世博会只为公交车提供停车位。”温迪有辆车,但不会开。也许她压根就不想去学这种高污染的交通工具。“每天我都是骑车。”温迪对于自行车的情有独钟促使她在去年策划了一个“白色自行车”的活动。“去年纽约有17个骑自行车的人被撞死,”温迪说道,“活动的内容就是在

车祸现场,放上一辆白色自行车,以警示每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以及开车的车主。”

  也许另一个让温迪放弃城市雕塑的原因是绘制“绿地图”时全民参与的那种热情比起孤独的雕塑更令她感动。她觉得,在环保的斗争中,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自己坦言,“绿地图”上11类125个通用标识只有一个是她自己设计的,更多的都是世界各地的制图人员以及普通老百姓贡献出来的。“绿地图”的绘制也向来都是强调大众参与的,这从几乎零门槛的加入方式可见一斑。“没有绘制过地图根本不是问题。”温迪说道。“绿地图”更像是一种理念、一种公共参与环保的方式。

  这种理念可以落实在“绿地图”上,包括垃圾桶、厕所、适合散步、遛狗的地方等,各色各样的标识指引着使用者做出最环保的决定。这样一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图更像是一个信息共享的论坛。“加拿大有一个地区的人们将当地果园不需要的果树标注在他们制作的‘绿地图’上,让人们去采摘果实,分发给穷人,据说共摘了1万多磅的果子。”温迪举了这个例子也许正是想让我们充分理解“绿地图”1+1=11的超级效应吧。

  中国的“绿地图”其实很早就起步了。在1998年,台湾的荒野协会就开始致力于“绿地图”的绘制。2006年7月,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出版了北京市第一份“绿地图”——“什刹海绿地图”。温迪还亲自骑自行车游览了什刹海。此次,她应“自然之友”的邀请首次抵达上海,与上海世博局有关人士会面,商讨绘制

上海世博会场馆绿地图的可能性。“我希望能够与中国的世博会和奥运会合作,绘制场馆的‘绿地图’,”温迪说道,“但目前一切都还在接洽之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