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王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晚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英国政治家溘然长辞。她是担任英国首相的第一位女性,也是英国150多年来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她就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身上有太多争议和传奇。如果没有她,今天的英国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样。昔日的铁娘子给今天的英国留下了什么政治遗产?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如何评价这位影响一个时代的政治家?
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首相是谁?英国广播公司《历史杂志》曾经做过一个评选,在一串多达20位首相的名单中,得分最高的既不是著名的丘吉尔,也不是三次连任的布莱尔,而是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昨晚突然传出消息,因为中风,87岁高龄的她告别了人世。消息一出,英国上下一片震惊。正在西班牙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随即表示马上回国,并借助媒体表达了哀思。
卡梅伦: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
英国女王和其他政要也纷纷表示了哀悼。
英国资深媒体人陈庄:总的从政客的角度来说,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她是当今或者是近代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英国政府现在正在安排她的葬礼,虽然表示不会举行国葬,但是也说她葬礼的待遇和当年戴安娜王妃甚至是和英国女王的母亲当年去世是一样的。
昨天的伦敦,阴雨绵绵。唐宁街10号默默降下了半旗,似乎在怀念这位昔日的主人,怀念34年前撒切尔刚入主的情景。1979年5月4日,就是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她对支持者说出了这段流传至今的话。
撒切尔夫人:哪里有混乱,我们就带去和谐;哪里有错误,我们就带去真实;哪里有怀疑,我们就带去信任;哪里有沮丧,我们就带来希望。
80年代初的英国,的确需要这种近乎煽情的鼓舞。英国经济低迷,失业人口突破300万,被嘲讽为"欧洲的病人"。为了改变现状,撒切尔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倡导自由主义的经济,向工会宣战,削减福利政策等。面对起初如潮的质疑和反对声,她的回击有力却不乏幽默。
撒切尔夫人:如果你愿意,大可自己改变。但女士是不会转变的。
历史证明,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改革措施挽救了英国。自1982年以来英国经济保持了8年的持续增长,英国的年通膨率由80年代初的22%降至80年代中的不到4%。而在外交领域,撒切尔也彰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和不妥协的风格。1982年,撒切尔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
撒切尔夫人:仅仅为了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获胜的消息欣喜。
到第二届任期,撒切尔夫人的强硬风格越加彰显,就连撒切尔的丈夫在世的时候都曾经说,在他的夫人身上,找不到"同情"两个字。另外一方面,撒切尔对同事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家长"做派,也为她带来了巨大争议。
"显然她得承认,对她或任何一届首相来说,这个记录绝对不值得骄傲。"
"议长阁下,各个阶层的收入都比1979年之前要高得多。这位议员的意思就是他宁愿穷者更穷、只要不能让富者更富。这是什么政策啊!是啊,只要富者不更富,管他穷者是不是更穷!"
这就是撒切尔,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然而,她在媒体面前最脆弱的一个镜头,却和中国有关。那是1982年,她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香港回归举行完一轮谈判之后,不慎在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台阶上跌倒,这一幕被全世界媒体捕捉到,引发各种解读。有人说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这样的谈判高手激烈交锋,心神不宁;也有人说她谈判谈得太久,身体疲惫。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忠平看来,撒切尔夫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
冯忠平:我觉得撒切尔夫人刚开始她确实是对香港交回中国这个问题上她有一些幻想,不想把香港顺利的主权交给中国,但是我觉得她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她很快就改变了主意,然后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这个联合声明方面撒切尔夫人是立了功劳的,这个声明实际上奠定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个政治基础。
80年代末,英国经济又一次进入衰退阶段。而撒切尔备受争议的"人头税"在英国怨声载道,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撒切尔夫人又顽固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她被党内议员逼宫,被迫辞职。
撒切尔夫人:在11年半的美好时光后,我们终将离开唐宁街。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相比11年半前上任的时候,今天的英国已经变得更好。
斯人已逝。如果将撒切尔的人生比作一本书,也许可以用这样一个镜头做封面:那时的她刚刚登上首相宝座,熠熠闪光的双眼掩不住雄心万丈。面对媒体,她唏嘘感叹,人生如梦。
撒切尔夫人:我的前任有爱德华希斯,道格拉斯宏,当然还有伟大的丘吉尔,这就像一场梦一样,真的。你不这样认为吗?
今天,她的离开,留给今天的英国民众和整个政坛的,是否也是个难以企及的强盛之梦呢?
(原标题:回顾撒切尔夫人11年首相经历:这就像一场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