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政坛三巨头十年恩怨:时而结盟时而对立

2014年02月25日07:40  新闻晨报
季莫申科 季莫申科
尤先科 尤先科
亚努科维奇 亚努科维奇

  晨报记者  程艳

  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地处欧盟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个有4800万人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是与西方融合,还是靠近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从2004年的“橙色革命”到最近的政坛动荡,乌克兰在这十年间,成为了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力量与俄罗斯 “隐形对抗”的战场。

  2004年“橙色革命”

  2007年尤先科执政危机

  2010年亚努科维奇上台

  2014年乌克兰乱局

  [前奏]

  “大辫子总理”亮相政坛

  在乌克兰政坛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美艳外表和政治铁腕著称的“大辫子总理”尤莉娅·弗拉基米罗芙娜·季莫申科。

  1989年,当时29岁的经济学女博士季莫申科投入到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之中,创建苏联共青团影片出租连锁店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她开始负责乌克兰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商,人称“天然气公主”。

  季莫申科承认,自己在这一阶段积累了大量财富,被公认为是乌克兰全国最富裕的人士之一。

  1996年,女商人季莫申科进入政坛,从州议员一直做到副总理,在时任总统库马奇内阁负责管理燃料与能源部门。当时的总理是出身教师家庭的英俊男子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他和季莫申科一样早年修读经济学。出任总理前,尤先科曾担任乌克兰国家银行行长,1997年被《全球金融杂志》评为世界杰出银行家,在乌克兰享有很高人气。

  2001年上半年,因为和产业寡头发生冲突,副总理季莫申科被解职。受其牵连,总理尤先科也被迫辞职。2004年,总统库马奇的这两名“弃将”组建“人民势力”,一起对抗库马奇。不过在当年的总统大选中,他们遭遇的对手并非库马奇,而是时任总理维克托·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

  [2004年大选]

  亲美欧派主导“橙色革命”

  2004年大选,双方“靠山”迥异。尤先科被批评者描述为“美国的傀儡”,他的美国妻子曾经在美国国务院工作,被认为是美国安插在尤先科身边的“内线”。作为一个亲美欧派,尤先科公开表示希望乌克兰更加融入西欧,并暗示要寻求加入北约。他的盟友季莫申科也是亲欧的,曾在《外交》杂志发表文章尖锐批评普京。

  而亚努科维奇则是“普京的人”。亚努科维奇当时建议,把俄语作为乌克兰的第二官方语言,并支持乌克兰继续加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经济联盟的进程。

  2004年10月和11月,乌克兰总统大选的两轮投票显示,亚努科维奇均击败了尤先科。不过当时很多民众和国内外观察员质疑选举舞弊,乌克兰各城市爆发了约有50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抗议,这就是所谓的“橙色革命”。

  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季莫申科是“橙色革命”主要领导人,经常在基辅的独立广场发表演讲造势。

  迫于压力,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布选举结果无效。尤先科在之后的重新选举中击败亚努科维奇,于2005年1月出任总统,季莫申科于2月出任总理。

  不过仅仅几个月后,两个人矛盾爆发,尤先科在全国电视演说中解除了季莫申科职务。

  [2007年]

  尤先科与老对手结盟

  在“橙色革命”之前,尤先科就开始出现身体不适,至2004年11月被证实中毒,体内被验出含大量二恶英,接近致命的水平,也是首宗人体摄取大量二恶英中毒的个案。当时很多人怀疑,这是俄罗斯特工对这位“亲美派”下的毒手。

  很短时间内,尤先科满脸脓疮,原来的英俊小生变成了“面部皱皱巴巴的丑男人”。2007年10月,尤先科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的专访时表示,在二恶英中毒毁容以后,他先后接受了24次秘密手术,才大致恢复了往昔的容颜。

  除了自己的面容,尤先科当时急需修复的,还有和俄罗斯的关系。他在位第一年,乌克兰就和俄罗斯发生严重的天然气纠纷。2006年第一天,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断气”。这一事件令尤先科人气大跌。

  在当年的议会选举中,亚努科维奇领导的政党得票领先。尤先科审时度势,与这位“橙色革命”老对手结盟,邀请后者出任总理。

  分析认为,亲美的尤先科愿同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联姻”,旨在借后者影响力,挽回民心。

  [2010年大选]

  普京选择了亚努科维奇

  不过,强扭的瓜不甜。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尤先科声称,以总理亚努科维奇为首的议会多数派试图违宪扩张在议会的多数优势,因此宣布解散议会、提前议会选举。这一决定遭到议会多数派抵制,乌克兰政局陷入僵局,街头再次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尤先科又找回了他的老搭档季莫申科,结为“橙色阵营”联盟赢得当年的议会选举。季莫申科由此再度出任总理。

  然而,虽然同为亲美欧派,尤先科与季莫申科的立场却不尽相同。双方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间的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上产生意见分歧。季莫申科不同意尤先科谴责俄罗斯,倾向保持中立。尤先科办公室则指控她采取温和立场,是为了换取俄罗斯在2010年选举中对她的支持。

  2010年大选,三位时而结盟时而对立的政治家再度相遇。时任总统尤先科在第一轮投票得票率仅为5.45%,连任之梦破碎。在第二轮投票中,前总理亚努科维奇以3.47%的优势,击败时任总理季莫申科,登上总统宝座。

  2008年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决裂后,俄罗斯开始支持季莫申科,普京公开称赞她“加强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然而,到了2010年大选,在她和亚努科维奇这位长期亲俄派之间,普京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乌克兰大选前一个月,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接受采访,称尽管季莫申科作为乌克兰总理工作成果丰硕,但是自己并不支持她竞选乌克兰总统,并称“在党派层面上我们与(亚努科维奇的)‘乌克兰地区党’之间的关系很特殊”。亚努科维奇胜选第二天,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和他通电话,表示祝贺。

  西方媒体当时评论称,俄罗斯才是此次大选的赢家。

  [2014年]

  女总理获女总理支持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不到一个月后,俄罗斯便与乌克兰达成协议,愿意向其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并降低天然气出口价格。

  此协议一经宣布,便激怒了乌克兰反对派人士,他们认为这标志着总统亚努科维奇放弃了与欧盟继续发展的良机,转而投入俄罗斯的怀抱。

  之后几个月时间里,乌克兰局势愈发严峻,街头爆发血腥骚乱。本月22日,乌克兰反对党主导议会并通过解除亚努科维奇总统职务等一系列决议,后者至今下落不明。

  同一天,季莫申科获释。2011年10月,乌克兰法院认定季莫申科在担任总理期间滥用职权,判处她7年监禁。季莫申科指责亚努科维奇实施政治报复,后者予以否认。

  一获释,季莫申科立即前往“橙色革命”期间她曾经战斗过的独立广场,坐着轮椅发表演讲。她表示,将在今年5月提前选举中参选总统,并称已经获得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支持。

  她的团队在一份声明中说,默克尔对季莫申科获释表示祝贺,并称季莫申科回归政坛将“成为稳定乌克兰局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两人商定,“尽快”碰面。

  欧盟方面也表示,一旦乌克兰组建新一届政府,欧盟准备与之完成先前搁置的协定,同时提供相当数额的援助。

  俄罗斯方面的态度截然相反。莫斯科对乌克兰反对派“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决定暂缓实施去年年底达成的150亿美元金融援助计划。

  目前,季莫申科的盟友、议长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暂行总统职责。可以预见,若反对派建立新政权,会在一定程度上向西方靠拢。然而,乌克兰在经济上又严重依赖俄罗斯,接收俄低价天然气和巨额援助。

  民间层面上,乌克兰亲俄的东部地区与亲欧的西部地区民众在外交政策的选择上立场也难以统一。乌克兰政治、经济和民间层面上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一朝不能化解,10年来盘旋在基辅街头的“街头政治”阴影恐将难以消褪。

(原标题:乌克兰十年:个人、国家的“恩恩怨怨”)

(编辑:SN01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去年以来18.2万官员受党纪政纪处分
  • 体育曝国足新帅今日抵广州 曾执教西亚
  • 娱乐曝张静初登记奉子成婚 经纪人慌张挂电话
  • 财经刘迎霞政协委员被撤 疑卷入中石油腐败案
  • 科技三星推GALAXY S5 真机图赏 实录
  • 博客北京光猪跑选手戴防毒面具(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硕士找对象难校长建相亲网 考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