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30日09:58 参考消息

分享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0月28日发表了贾里德·凯勒的题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在能从海上发射制导火箭炮来压制敌人》的报道。

M142型“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以下简称HIMARS)不再专门用于把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分子炸得魂飞魄散:海军陆战队官员正在试验从大洋上的两栖战舰甲板上发射这种制导火箭炮。

10月22日,在航行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的“安克雷奇”号船坞登陆舰上,海军陆战队官兵用链条将一辆HIMARS发射车固定在该舰的飞行甲板上,然后向大约70公里外海域的一个假想目标发射了一枚M31型GPS制导火箭弹。这是“黎明闪电”17演习的一部分。

诚然,将一辆火箭发射车停在一艘军舰的飞行甲板上似乎足够简单,但海军陆战队官员对这次成功欣喜万分。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旅作战部门军官汤姆·萨维奇中校说:“从海上投射火力的能力至关重要。”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称,“黎明闪电”17演习给海军陆战队提供了执行“一部分海上控制任务”的绝佳机会。在23日的一场演习中,数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和CH-53E“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运输一支海军陆战队突击队、抢占附近一个岛屿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简易机场。正如第三远征打击群司令卡瑟尔·奥康纳少将对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记者所说,理念很简单,“将HIMARS送上岸,然后,它就能开始瞄准海上目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安克雷奇”号飞行甲板上进行试射的M142多管火箭炮。(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HIMARS发射制导火箭弹连续镜头之二,可见制导火箭弹点火发射后,弹头附近展开的小型气动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HIMARS发射远程制导火箭弹连续镜头之三,不久后,这枚火箭弹借助GPS卫星制导,准确命中了70千米外的海上目标。

(2017-10-30 08:58: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再装填时间,M270采用了“装填-发射”一体化发射箱,并在多管火箭发射器上配备了吊装系统,就是说M270发射车本身就自带装填能力,无需再单独配备装填车。在齐射12枚火箭弹后,M270再装填时间为5分钟。图为美军演练为M270装填火箭弹,可见发射器上的吊装系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位于M270发射车前部的装甲驾驶舱,同时也兼作发射控制室,M270采用3人车组,一名驾驶员,2名火控官,本图可见驾驶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从右侧拍摄驾驶舱,可见火控官的控制面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钢雨”制造者,M77集束式双用途子母弹的子弹药,其重0.23公斤,可击穿100毫米装甲,对人员杀伤半径为3米。一枚M26火箭弹可以搭载644颗M77子弹药。1辆M270一次齐射12枚M26火箭弹可投射7728颗子弹药,可覆盖6万平方米的区域,相当于六个足球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越战时期,美军多架F-105战机使用集束式炸弹轰炸敌军SA-2导弹阵地资料图,各位可以此想象,一门M270火箭炮发射的子母弹覆盖面积要远超图中的覆盖范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真正令M270名声大震的还是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共有230门M270火箭炮参战,共发射了1.7万枚火箭弹。伊拉克军队士兵称M270要比战斧导弹恐怖的多,他们把曾遭M77子母弹密集覆盖杀伤的场面比喻为“钢雨从天而降”。图为海湾战争期间,美军M270部队齐射火箭弹压制伊拉克军队阵地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战后报告总结称,1个M270自行火箭炮排(3辆M270)一次齐射的威力,相当于12个M109自行榴弹炮营(共288门火炮)的威力,可见一斑。图为艺术家描绘的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M270多管火箭炮齐射轰炸伊拉克军队阵地的场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M270发射车与其使用的两种主要弹药,ATACMS战术导弹(前)和227毫米M26火箭弹(后)的合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火箭弹外,M270还能使用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缩写)系列战术导弹,该系列导弹也是美军目前唯一一种在实战中使用过的战术导弹。图为美军M270多管火箭炮试射ATACMS战术导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列举了ATACMS系列导弹中的4个型号,其中BlockI(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过)和IA型是反人员型,最大射程165千米;BlockII和IIA型是反装甲型,最大射程300千米,但由于美军于2003年末取消了BAT智能反装甲子弹药项目,反装甲型导弹最终未能装备部队。最新的Block IVA型导弹已于2002年3月投产,最大射程达300千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ATACMS战术导弹(BlockI反人员型)释放子弹药的连续镜头,每枚Block I型导弹最多可搭载950颗M74反人员反建筑物子弹药,最大射程为128千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ATACMS导弹命中目标区后产生的弹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ATACMS Block II型战术导弹释放13枚BAT智能反装甲子弹药的连续镜头,但美军后来于2003年取消了该项目的研发资金,该型导弹未能装备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已终止研发的BAT智能反装甲子弹药,BAT由诺格公司研发,采用声学+红外复合制导方式,可自动追踪移动中的敌军坦克,并发动攻顶式打击,其战斗部采用串联空心装药弹头。虽已于2003年取消研发,诺格后来在BAT基础上改进研发出了“毒蛇打击”制导炸弹,专为无人机和AC-130炮艇机使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BAT智能反装甲弹药攻击坦克想象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战术导弹外,美军后来对火箭弹也进行了改进,例如在火箭弹上加装GPS制导装置和制动弹翼,M31卫星制导型火箭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可命中70千米外的点状目标,其于2007年在阿富汗投入实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图为M31型GMLRS制导型火箭弹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M270火箭炮试射GMLRS制导型火箭弹,可见靠近弹头部分的气动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可以发射GPS制导的GMLRS火箭弹外,美军未来还计划为M270配备“陆射型小直径炸弹”(GL-SDB),这种弹药的优势是可让M270攻击位于发射车后方的目标,实现真正的“全方位”火力覆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为2008年,在阿富汗“堡垒营”基地拍摄的英军M270火箭炮和辅助保障车辆,还配备了用于防御RPG火箭筒的栅格装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驻韩美军M270火箭炮试射训练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驻韩美军M270火箭炮试射训练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驻韩美军演练为M270装填火箭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驻韩美军演练为M270装填火箭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M270多管火箭炮发射M26火箭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另一张描绘海湾战争时期,美军M270火箭炮发射火箭弹的艺术图,还能看到空中有吊运火炮的CH-47直升机飞过。

(2016-08-03 08:37:00)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左右脑年龄测试"背后的真相全在这
  • “学生夫妻宿舍”:未婚学生觊觎什么!
  • 金拱门再尬也比不上当年“蝌蚪啃蜡”
  • 随笔:童年是时代给我们最伟大的馈赠
  • 《银翼杀手2049》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 因为一个鸡腿闹分手,我的女友太作了
  • 一个人去语言不通的国家旅行是啥体验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