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彭斯:美必须引领太空事业 因中俄是“太空威胁”

彭斯:美必须引领太空事业 因中俄是“太空威胁”
2019年05月07日 17:18 观察者网

  原标题:彭斯:中俄危险,所以美国必须引领太空事业

  [编译/观察者网史雨轩]

  美国不断渲染所谓他国“太空安全威胁”,实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以此推进本国太空军事力量建设。

  保守派媒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5月6日报道,美国副总统彭斯出席2019年国际卫星通讯技术展及年会(SATELLITE 2019)并发表演讲,炒作中俄“太空威胁论”。

  他声称中俄等国将太空作为战区,开发技术让美国面临威胁,因此美国必须在太空领域保持领导地位。

5月6日,彭斯在2019年国际卫星通讯技术年会上发表演讲(图源:东方IC)5月6日,彭斯在2019年国际卫星通讯技术年会上发表演讲(图源:东方IC)

  彭斯是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NSC)主席,在2019年卫星年会上,彭斯称“美国的敌人”正在将太空作为下一个作战领域,他特别提到中、俄等国在太空的威胁。

  彭斯认为,由于无法保证世界各国持有和美国相同的“法治和平”价值观和理念,因此美国领导太空领域就格外重要。他借机宣扬“太空威胁论”,称近来“观察到趋势,某些国家将新型武器带入太空,包括部署反卫星和激光武器、轨道上具有高度威胁性的举动、以及难以追踪的高超音速导弹。”

  彭斯声称,中国这样的国家“正在积极开发、部署技术,美国的繁荣和安全正面临风险”,“事实上,从俄罗斯到中国、伊朗和朝鲜等国,都在干扰导航和GPS卫星,还发动陆基电子战。”

  彭斯表示,美国政府“正在精简和放松太空管制”,但私营航天公司必须拿出“创新方案”解决问题,另外他还赞赏了特朗普提议的“太空军”。

  美国2020年国防预算中,五角大楼计划将太空安全领域投入提高一倍(太空预算合计141亿美元)。美国国防部代理部长沙纳汉认为,这是美国与中俄展开“大国竞争”的关键一环。

美国X-37小型航天飞机,据称用来测试下一代航天飞机和星载设备美国X-37小型航天飞机,据称用来测试下一代航天飞机和星载设备

  3月末,彭斯曾指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一切必要手段”,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

  他呼吁NASA加快研制拖延已久的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同时称如有必要,NASA可以使用商用火箭登月,以满足时间表。

  4月12日,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重型猎鹰火箭实现第二次发射,其3枚一级火箭全部回收成功。该火箭起飞重量约1420吨,宣称最大载荷约63.8吨(LEO),是当代最大的可用火箭,超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5号”火箭(起飞重量约870吨 LEO约25吨)。

  NASA的SLS火箭(计划2019年首发 LEO 95-130吨),和中国计划2030年首发的“长征9号”(LEO 50-140吨)都是可以实现单发载人登月的大型火箭。

  上世纪60-70年代,成功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天空实验室(Skylab)计划的土星5号火箭,起飞重量约3000吨,LEO载荷140吨。

“太空发射系统”外观效果图“太空发射系统”外观效果图

  今年2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中方如何看待“太空威胁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回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首先我想说的是,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并不是哪一家,特别是美国的私有财产。我们注意到美国防情报局的报告对中国等有关国家的航天政策妄加评论,有关说法完全没有依据。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多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等国际社会成员一道,积极致力于推动达成国际法律文书,从根本上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确实看到外空安全领域出现了一些消极动向。尤其令人警惕和关注的是,美国将外空定性为“作战疆域”,宣布组建独立的“外空部队”,不断开展外空作战演习。这些行为导致外空武器化、战场化危险日益成为现实。尽管如此,美国却在不断渲染别国所谓的“外空安全威胁”,这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伎俩实质上就是要为自身推进外空军力建设和先进武器研发寻找借口。如果美方真正关心外空安全,就应该与中国一道,积极参与到外空军控进程中来,为维护外空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不是相反。

责任编辑:王亚南

外空彭斯火箭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