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智利120万人大游行 马杜罗:智利人民站起来了

智利120万人大游行 马杜罗:智利人民站起来了
2019年10月27日 17:18 观察者网

  原标题:智利120万人空前大游行,马杜罗:智利人民站起来了

  [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

  继上周多日出现流血暴力示威后,智利反政府人士开始采取不同的抗议手段。当地时间10月25日,约有120万智利民众上街游行,呼吁智利政府经济改革,并要求总统下台。

  这也是智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民主化”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游行。压力之下,该国总统皮涅拉昨天(26日)呼吁所有内阁成员辞职,承诺重组政府。同日,智利结束宵禁状态。

  而此次智利反政府示威,引起了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关注。后者连日多次发声支持示威者,称“智利人民站起来了”。他甚至被怀疑“赞助”了这场示威活动。今天他又向智利示威民众发来“贺电”,祝贺他们起身反对新自由主义,“智利万岁”。

  据智利国家电视台24小时新闻网、Biobio广播新闻台消息,当地时间10月25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街头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航拍画面显示,示威者集中在圣地亚哥市中心名为意大利广场的地标,周围主干道街上人头攒动。

  当地媒体预计,本次参与示威的人数预计有100万至120万。BBC新闻网形容,这是智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民主化”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游行。

  当天的示威活动总体并未发生暴力。圣地亚哥首都大区主席卢比拉尔(Karla Rubilar)于社交媒体表示,“今天,智利经历了历史性的日子。圣地亚哥都市地区发生约有100万人参加的和平进军,它代表了对一个新智利的梦想。”

  智利总统皮涅拉当晚则称,当天发生了“欢快、和平的大规模进军,智利人要求有一个公正和更加团结的智利,这为未来与希望开通了道路”。他称,“我们大家都听到了民众发出的信号。我们都改变了。凭籍团结和上帝之助,我们将走上通向对每一个人都更为美好的智利的道路”。

  智利爆发示威一周来,全国已至少有19人丧生,数百人受伤,7000多人被捕。在一些示威者冲击地铁站、破坏相关设施后,当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宵禁,并动用了军队。

  起因是当局小幅加价首都地铁票的骚乱,很快扩展成对这个拉丁美洲最富国之一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的广泛抗议。虽然本周早些时候皮涅拉政府已经作出让步:包括提高最低工资和最低国家退休金水平、收回地铁票提价和计划中的电费提价。

  为近一步平息民愤,据西班牙埃菲社消息,皮涅拉于26日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内阁成员集体辞职,以此组建新的政府。皮涅拉解释说,为了回应那些要求智利进行改革的公民的请求,这是必须的。“最近一周来,国家和人民经历了野蛮的、破坏性的暴力,但我们也倾听了来自人民的深切呼声,要求实现一个更公正、更团结的社会。”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26日,皮涅拉宣布已要求所有部长辞职,将改组内阁 图自视觉中国

  当天,智利军方也宣布结束宵禁,将治理权还给政府。

  智利近几周发生的事情,引起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高度关注,后者连日多次发表支持示威者的言论。

  譬如,在10月21日的圣保罗论坛上,马杜罗说道:“现在智利人民站起来了,反抗了。智利右派一定认为这是别的什么问题,但其实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背锅,资本主义要背锅。”随后被问及对示威活动的看法时,马杜罗又说“我们现在做的比想象中要好。”此话被部分媒体视为,马杜罗间接参与了智利的示威活动。曾和马杜罗上演“委内瑞拉双总统风波”的反对派议员瓜伊多也咬定马杜罗“赞助”了智利示威者。

  曾有《卫报》等西方媒体撰文,观点和马杜罗的话类似:智利是新自由主义下的失败品。

  上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普遍爆发债务危机。为恢复智利经济,“芝加哥男孩”为首的美国经济学家所提倡的新自由主义趁虚而入。智利开始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对大量国企进行私有化,向美国政府和IMF借债。虽然这让智利取得“智利奇迹”的经济复苏成果,但同时拉大贫富差距,让民族企业陷入困境,为本次示威活动埋下伏笔。

  10月27日,马杜罗在社交媒体上再次转发智利“百万人大游行”的航拍画面,援引智利两位已故社会主义支持者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和维克多•哈拉(Víctor Jara),称“他们的预言实现了”。“渴望自由的智利男女们上街,对恶化贫富差距问题的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抗。智利万岁!”

责任编辑:赵明

智利游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