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国首位公开“造反”市长!只一招就打到特朗普七寸

美国首位公开“造反”市长!只一招就打到特朗普七寸
2020年06月09日 20:04 新浪新闻综合

  原标题:美国首位公开“造反”的市长出现!只用一招,就打到了特朗普的“七寸”

  来源:环球人物

  为了平息总统言行在华盛顿引发的怒火,鲍泽屡出奇招,让人们看到了华盛顿首位非裔女市长冷静又有魄力的一面。

  5月底曾一天内两度“遁入地堡”的特朗普,进入6月后遭遇了更为难堪的一幕。

  他威胁出动军队的言论发出后,不仅招致军方和政界的集体反对,还狠狠挨了华盛顿女市长穆里尔·鲍泽的“一刀”。

  鲍泽在多次喊话特朗普“撤走你的兵”未果后,直接把白宫门前的大道改名“黑人的命也是命”,并且在路面用黄色油漆刷上标语,自己也加入抗议队伍,公然“造反”。

  在政客名流云集的华盛顿,鲍泽并不是什么耀眼的存在。47岁的她没有后台、口才欠佳、长相普通,但同时,她的黑色皮肤加上未婚妈妈的身份,又显得与众不同。

  作为华盛顿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市长,鲍泽始终选择为有色人种发声,在黑人人口占比超过40%的华盛顿拥有超高支持率。

  这次“警察跪杀事件”引发全美抗议,鲍泽不仅公开为遇害的弗洛伊德鼓与呼,而且为了平息总统言行在华盛顿引发的怒火屡出奇招,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女市长冷静又有魄力的一面。

  市长带头“造反”

  鲍泽反对特朗普的行动,走的是“先礼后兵”的路线。

  6月4日,她写信给特朗普,表示抗议者是在和平示威,目前已经没有暴力事件发生,要求“撤回所有驻扎在华盛顿的联邦执法力量和军事存在”。此外,她在信中指出,身份不明的联邦执法人员在华盛顿巡逻,将使局势变得危险而混乱。

·鲍泽写给特朗普的信。·鲍泽写给特朗普的信。

  眼看特朗普没把她的建议当回事儿,鲍泽决定大干一场。

  1天后,鲍泽发布行政令,以“没有预算”的名义,取消了对来自10个州1200多名国民警卫队士兵的食宿费用支持。

  据CNN报道,当天就有200多名来自犹他州的国民警卫队士兵被赶出了下榻酒店。

  鲍泽的一道“逐客令”让人拍手叫绝,然而,更绝的还在后面。

  同样是5日当天,鲍泽突然发推特宣布:白宫门前的16号街已经正式改名为“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她还配发了视频。视频中,工人正在更换新的路牌,鲍泽本人也出席了改名的揭牌仪式。

  这还没完,令许多华盛顿市民震惊的是,16号街不仅改了名字,地面上还用黄色油漆刷上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语。

  不用说,这也是鲍泽安排的。

  巨大的字母横跨了两个街区,覆盖了两条行车道,异常醒目。

  要知道,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街道。白宫前的16号街,相当于特朗普的“家门口”。设想只要特朗普一走出白宫北门,就能看到这些大字,心里得有多堵得慌……

  不得不说,鲍泽这招真的是够“狠”!

  谷歌地图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当天就把街道名字更新了

  受了这种“窝囊气”的特朗普怎能坐以待毙,他马上发推怒斥鲍泽“无能”:

  “她是华盛顿特区的无能市长,财务预算完全失控,常常找联邦政府施舍,而她现在还在和过去几晚让她不至于太难堪的国民警卫队对着干。”

  谩骂之后再威胁:“若她不好好善待这些人,我们会派新一批人进驻。”

  几个小时后,仍未解气的特朗普再跟一条:“鲍泽根本没有资格管理像华盛顿这样重要的城市,如果不是国民警卫队伟大的人们站出来,她看上去不会比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市长更好!”

  一连串的推特发出来,还让特朗普“歪打正着”破了一项纪录——单日发推200条,打破了此前也是由他自己保持的161条纪录,再次成为“推王”。

 ·2009年至今,特朗普单日发推特数量最高的几次。 ·2009年至今,特朗普单日发推特数量最高的几次。

  对于特朗普的轮番攻势,鲍泽完全“充耳不闻”。

  6日,她直接加入抗议队伍,与数千名抗议者一起走上街头,并在刚刚命名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广场对公众发表演讲,痛批特朗普,号召“11月我们要换人”!

  为冲破壁垒与总统积怨已久

  胆敢在特朗普眼皮底下“造反”,这位非洲裔女市长一看就来者不善。

  2014年11月,鲍泽以超过54%的高得票率当选华盛顿新市长,也是该地区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市长。

  在就职仪式上,她简明扼要地说:“我立志让这届政府在环保、健康、安全方面做得更好,并有更稳定的财政。”

·2015年,鲍泽就职仪式现场。·2015年,鲍泽就职仪式现场。

  媒体曾评论称,正是她直接、有效率的风格,赢得了选民青睐。

  任期内,鲍泽从没停止为改善有色人种生存环境做出努力。在一系列措施下,华盛顿人口保持增长、公共空间增加、黑人犯罪率显著降低。

  2018年,鲍泽以高达76%的支持率获得连任。

·2018年,鲍泽连任胜选现场。·2018年,鲍泽连任胜选现场。

  在政见上,鲍泽从不惧总统的威严,多次跟特朗普“针锋相对”。

  2019年7月,特朗普举行盛大的“致敬美国”独立日庆典活动。活动之前,鲍泽多次公开对这一计划提出质疑,批评此举成本昂贵并可能破坏华盛顿的城市基础设施。

  最终,独立日庆典花费了约170万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是往年的6倍。华盛顿特区作为活动举办地,在安保、活动设施保障上耗资巨大。

·2019年,特朗普独立日庆祝活动现场。·2019年,特朗普独立日庆祝活动现场。

  鲍泽自然不会让华盛顿居民来为活动买单,直接致信特朗普“催账”。

  信中她说得还算委婉,表示希望特朗普给予帮助,“以确保华盛顿特区的居民不会被要求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联邦开支”。

  同时,她也没忘记催缴此前的欠费,“联邦政府至今尚未支付特朗普2017年就职典礼期间730万美元的开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后,鲍泽完全没有理会特朗普一系列“消极抗疫”的指令。3月底,华盛顿特区疫情形势加剧之后,她果断发布了几乎是全美最严格的居家隔离令。按照规定,违反禁令的市民最高可获5000美元罚款和入狱90天的刑罚。

·鲍泽戴着口罩加入抗议人群。·鲍泽戴着口罩加入抗议人群。

  可以看出,作为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一把手,鲍泽一直想摆脱联邦政府的“控制”。

  根据媒体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对华盛顿特区拥有极大的掌控力度。多年来,国会多次干预华盛顿的政策,例如阻止该市使用公共预算为贫困妇女支付堕胎费用等。

  在一些城市早已拿到自治权之后,华盛顿特区仍然“束手束脚”,甚至该地的国民警卫队都要直接向总统汇报,这在全美所有州和特区中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鲍泽不顾特朗普的颜面,亲自指挥把标语写到白宫门口的举动更是寓意非凡。《纽约时报》直指,无论作为民主党人还是华盛顿市长,鲍泽都是在高调宣示她的掌控权,“我的地盘我做主”。

  “误入”政坛的单身妈妈

  这样底气十足的鲍泽,在政坛拼出一片天,靠的完全是自己强大的信念。

  鲍泽出生在华盛顿一个传统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琼·鲍泽是公立学校的设备管理员,母亲是护士。

  鲍泽在家排行老六,是最小、最受宠的孩子。在她童年时,华盛顿种族矛盾突出,但她的父母坚持留下,希望能通过努力改变现状。孩子们从小接受了非常严格的管教,全部进入私立的教会学校读书。

  鲍泽上初中时,有男同学打电话到家里来,父亲会训斥对方:“现在应该是做作业的时候,你为什么要打来电话?”一位同学曾评价说:“她不是那种可以邀请来一起玩牌的人。”

·鲍泽(左)在校期间参加实习。·鲍泽(左)在校期间参加实习。

  在父亲的严格教导和鼓励下,鲍泽高中毕业后进入美国知名女子学院查塔姆大学就读本科,此后又拿下了研究生学历。

  不过,她选择进入政坛出乎所有人意料。

  她并非天生做政客的料。面对记者的镜头,她的表现完全不像其他人一样大胆自如。电视辩论时,她也没有那种激情四射的口才,对一些问题常常避而不谈。

·鲍泽接受采访。·鲍泽接受采访。

  但鲍泽的优势在于真诚和勤恳,而且她在社区内人缘极好。

  2006年,当鲍泽有机会争取市议员席位的时候,她的父亲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因为父亲曾竞选议员失败,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为了竞选,鲍泽辞去原有的工作全力以赴,父亲则愿意掏腰包供养女儿。而且父亲经常会参加鲍泽的竞选造势活动,看到激动处还会忍不住评论:“她语速怎么那么快?!她应该沉稳一点。”

  为了胜选,她几乎到访过所有选民家里至少两次,面对面地交流,诚恳地说“请投我一票”。

  2008年,鲍泽顺利当选华盛顿特区议员,并于4年后连任。正是在这个位置上,她向市长的位置发起冲刺,并一举成功。

  在议会工作时,她干练、实干的形象深入人心。

  奥巴马替她站台

  希拉里为她打call

  事业成功的同时,鲍泽对于人生的规划并没有走寻常路。今年47岁的她仍然单身,但选择在2018年收养了女儿米兰达,勇敢地成为了一名单身妈妈。

· 2019年,鲍泽带着女儿在就职典礼现场。· 2019年,鲍泽带着女儿在就职典礼现场。

  从一个非洲裔普通女性做到如今的政坛精英,鲍泽始终铭记的就是父亲那句“要为自己的权利大声呐喊”。

  这一次,在跟总统“硬刚”几个回合后,鲍泽火速在全世界出圈这也意味着,未来,她为权利呐喊的声音必将传播得更广。

责任编辑:张建利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