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后一辩,美国大选出现重大变化!中国人要关注
美东时间22日晚,美国总统候选人举行大选前最后一场面对面辩论。不少外媒都注意到了拜登在涉华问题上的强硬表态。
一位美国问题学者也说,共和党和特朗普对中国的蛮横与极限施压策略已经显露无疑。现在更值得关注的,倒是拜登如果胜选,对华政策会怎样。
加上今年8月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2020年党纲删除“一个中国政策”字眼,都让不少人猜测:
在被共和党和特朗普攻击对华软弱的情况下,拜登在最后一场辩论中的这些表态到底是应对攻击的竞选语言,还是他当选后将会遵循的对华政策方向呢?
1
本来,这应该是一场没有多少“中国元素”的辩论。
按照惯例,进入10月份关键期,美国总统候选人要进行三场电视辩论。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特朗普拒绝网络视频的辩论形式,原定上周的第二场辩论被取消。
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两人无法就外交问题进行更充分的当面交锋,因为那一般是二辩的主要议题。
前几天特朗普曾声称,第三场辩论仍应集中在外交政策层面,但从实际议题设置看:新冠疫情、美国家庭、种族、气候变化、国家安全和领导能力,还是主要从美国国内着眼。
辩论开始前,媒体主要关注的点,也是它将如何影响当前选情。
一些美媒说,这是特朗普削弱拜登领先优势的“最后机会”。但也有观点认为,三辩对整体选情影响已然不大,因为辩论针对的通常是还未做出最终决定的摇摆选民,而这部分选民不多了:路透社等最近的一项民调显示,只有8%的选民还在纠结选谁。
即便如此,两党竞选团队仍然投入了巨大精力准备。其中,拜登更是从上周末起就没安排任何公开竞选活动,而是呆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家中,连日“闭关备战”。
当地时间22日晚10点半左右,两人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辩论结束。
有美媒立即称赞拜登,说他送上了2020大选“最强的辩论表现”。但也有人认可特朗普的表现,尤其跟9月份首场辩论比起来,“礼貌多了”。
对于谁胜谁负众说纷纭,但观察家们也有意见一致的地方:
比如肯定NBC女主持人克里斯汀•韦尔克的控场,比如“静麦”措施确实有效,即在一位候选人两分钟开场白时关闭另一候选人的麦克风,避免上次那种频繁打断对方、观众啥都听不清的“混战”场面。
除此之外,两党候选人在多个议题交锋中都扯进了“中国角色”,也受到美欧媒体普遍关注:
首个议题新冠疫情,拜登就批评特朗普不负责任,还指责他没一开始就派遣美国官员和专家前往武汉调查。而特朗普一如既往,就抗疫不力甩锅中国,“不是我的错,是中国的错”。
到了国家安全议题,两人互指对方或其家人“与中国有生意往来”,攻击对方纵容外部政治干预。女主持人抓住机会,问两位候选人如果当选,将如何要中国付出代价。
特朗普回应说中国已经在付出关税等方面的代价。拜登则说,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等都在干预美国选举,他当总统后会“确保这些国家因此付出代价”。
除了这些,围绕气候变化、朝核问题,双方在交锋时也都谈到“中国责任”,态度都较负面。
2
距离11月3日登场的美国总统大选还有12天。
据“美国选举计划”的汇总,约4750万名美国人已经投下选票,几乎是2016年大选前同一时间点提前投票人数的8倍,也超过了2016年选举日前提前投票的总票数4720张。
负责“美国选举计划”的佛罗里达大学教授麦唐纳预测,最终投票人数将高达1.5亿左右,将创下1908年以来的最高投票率。
路透社分析说,这股提前投票潮一是出于疫情下安全的考虑,许多州扩大了邮寄投票和现场提前投票的规模,二是一些选民希望影响特朗普的政治前途。
再来看看具体选情。
根据“真实清晰政治”网站的统计,10月22日拜登的平均支持率为50.7%,特朗普的为42.8%。
不过关键摇摆州的民调数据显示,两人选情胶着。
拜登在6个关键摇摆州的平均支持率一直没有突破50%,特朗普则在45%上下游走。美国《福布斯》杂志分析说,就全美平均民调而言,拜登拥有“压倒性”优势;在摇摆州,他则维持着“有限的领先”。不过,如果发生重大事件,特朗普仍有胜利的机会。
很多人都会想起4年前希拉里赢民调输选举的那一幕。
2016年10月18日,希拉里在全美平均民调上的领先幅度是7.1%,到了选举日前几天却骤降至1.3%,最终输给了特朗普。
拜登如今的民调领先,会转化为选票领先吗?如果真的选票领先了,又会转化为选举人票领先吗?
有美国问题专家认为,从历史上来看,美国的民调基本还是能够反映大选结果的。选民票与选举人票不一致的现象,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连续出现更是小概率事件。
然而问题是,美国社会的严重撕裂,政治极化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将导致很多选民不会按照常规的政治逻辑去投票。这样一来,基于常规政治逻辑的民调,就有可能背离最终的选举结果。
因而专家认为,拜登的选举结果很不可能不会像民调数据显示的那样好,特朗普的选举结果也很有可能不会像民调结果那样坏。两人仍然都有获胜的可能。
3
已经有不少美欧媒体在讨论,大选之后的美国对华政策将会怎样?
多数舆论认为,就对华政策而言,无论谁当选都差不多。
原因很简单,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都持类似的负面立场。我们已经看到,国会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涉台、涉疆、涉港等法案几乎都是全票通过。
美国政治精英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正在逐步成为共识,这种共识还有继续增强的趋势。
不管将来谁上台,很有可能继续打压中国,也是大概率事件。
但反过来看,美国的对华打压从来没有停过。
曾任特朗普外部顾问的前美国国防官员费尔斯伯里说,“很多人认为,这(对抗中国)是特朗普的发明,其实不然。”
奥巴马在执政的最后两年里已经制定了新的中国战略。他高调提出“亚太再平衡”,在南海、东海搞了不少事;经济上则推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试图孤立中国。
因而不管是特朗普或是拜登,在对华政策上,“变的是风格,而不是实质”。
德国《经济周刊》引用经济学者埃弗奈特的话说,“特朗普不是第一位想用关税保护本国经济的总统,拜登也不会成为第一个取消贸易壁垒的人。无论下任总统是谁,都会像所有前任一样,在贸易政策上追随国家利益。发生变化的仅会是,他如何包装自己的目的,如何在世界舞台上推销(自己的说法)。我们知道,特朗普在两人中至少是嗓门比较大的那一个。”
如果是特朗普连任,根据以往经验,没有了连任压力,他很可能放开手脚,积累更多政治遗产。
特朗普在入主白宫前曾接受采访说,他商界生涯的一大法宝就是市场越糟糕,牟利机会就越多,一个稳定的市场是没有赚大钱的机会的。有专家据此估计,“特朗普会进一步充当中美关系中的搅局、颠覆、冲击者,在混乱和疑虑中谋求最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如果拜登上台呢?
担任拜登的外交政策顾问近20年时间,如果当选,也将是未来国务卿热门人选的布林肯10月18日接受了CNN的采访。
布林肯非常明确地说:“中国确实构成一个上升的挑战,大概是我们从另一个国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不论是从经济上、科技上、军事上或甚至是在外交领域。”
同样的观点,布林肯在9月时已经说过一次了。
他在美国商会的活动上说,“中国构成的挑战日益严峻,可谓我们面对另一个民族国家带来的最大挑战。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谁对中国强硬、谁对中国软弱,而是谁能拿出最有效的策略,保护与改进我们的安全、繁荣与价值观。”
有专家据此分析,特朗普和拜登的对华风格差异可能是:如果特朗普赢了,我们会看到更多现在已经看到的事情,没有太多国际支持。如果拜登赢了,会更多争取国际共识来针对中国,并利用国际组织来向北京施压。而且,拜登对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可能超过特朗普。
是的,中美之间确实存在摩擦,不过这些都只是中国和美国两个之间的问题,而不是中国和全世界之间的问题。
虽然中美关系的影响面的确很大,但在中国的对外布局大盘子里也只能算一个局部。几十年来形成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不是四年八年,一两个总统想改就能改的。
外界纷纷扰扰不会断,这时尤其需要我们保持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认准大势,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内部改革,最终用高质量的发展回击那些蛮横的施压。
图片来自网络
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来源:补壹刀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推荐新闻
- 【 新闻 】 纽约州长新书积极评价中国抗疫 外交部回应
- 【 军事 】 朝鲜阅兵中亮相的轻武器都有何看点?
- 【 财经 】 多地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 体育 】 欧联-贝尔造乌龙新中锋两助 热刺3-0
- 【 娱乐 】 台媒曝林心如霍建华当街吵架落泪
- 【 科技 】 号称三年不会卡,华为Mate40究竟能不...
- 【 教育 】 教育部:没有2022年艺术进中考时间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