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国回来了,但分三六九等

美国回来了,但分三六九等
2021年09月18日 09:20 观察者网

  原标题:美国回来了,但分三六九等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9月15日,美英澳签署了所谓“AUKUS”的三国安全协议,AUKUS是澳大利亚(A)、英国(UK)和美国(US)的简称。协议规定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网络信息和其他先进技术方面合作,可能还包括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技术方面的合作。

  协议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英将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这是澳大利亚军事力量大跃进的契机,一旦实现,对澳大利亚是不小的奇迹。协议号称以维护印太和平、三国共同价值和利益为目的,当然,这是针对中国的。

  拜登、约翰逊、莫里森在三边视频会议中宣布,建立AUKUS,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视觉中国

  澳大利亚地处南太平洋。在世界重心转向亚太(尽管美欧现在喜欢用印太的说法)的时候,澳大利亚的战略重要性直线上升。在地理上,澳大利亚一面与美国隔太平洋遥相呼应,另一面控制印度洋,这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后锁住中国的关键。

  作为战略堡垒,地理位置当然是要紧的,但首先要能守得住。除了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高度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态和战略供应链,否则一封锁就要投降了。问题是,澳大利亚作为发达国家,既非工业国(制造业只占经济的5.9%),也非农业国(农林渔只占2.1%),甚至不能算资源出口国。采矿占11%,是占比最高的部类,但依然不像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那样占绝对大头。另一方面,金融保险占9.4%,专业和科技服务(包括法律、会计、科技服务)占7.6%,住房和建筑各占9.1%和7.4%,医卫和社保占8.0%,政府部门占6.1%。也就是说,现在的澳大利亚是服务经济为主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经济构成,矿业、制造业、农林渔加起来只有17%(图源:澳大利亚贸易部)澳大利亚的经济构成,矿业、制造业、农林渔加起来只有17%(图源:澳大利亚贸易部)

  澳大利亚经济的空心化和杠杆化有一段时间了。在二战时代,澳大利亚或许是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的制造业大国;其战时生产跟美国没法比,甚至不及加拿大,但还是有力支持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至少确保澳军“自给自足”。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空军选择F-18A,而不是F-16,部分原因就是F-18可以按许可证在澳大利亚制造,而不仅仅是最后组装。但现在,澳大利亚最后的汽车厂在2017年10月关门了,替换F-18A的F-18E和F-35A都是直接原装进口,澳大利亚已经没有牙口坚持本地制造了。

  经济构成空心化和杠杆化的结果,就是澳大利亚经济高度依赖进出口。澳大利亚虽然也算发达国家,但制造业乏善可陈,十强中表现最好的为牛奶和奶油加工、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加工、玻璃棉/石材和非金属矿产品制造、医疗和外科设备制造以及肉类加工。从进出口数据也容易看出,澳大利亚实际上已经沦为靠矿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换取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国家了。

  澳大利亚几乎所有主要工业制成品都需要进口,而出口高度集中于铁矿砂、煤炭、油气和黄金,绝少工业制成品。作为海岛国家,这使得澳大利亚高度重视海军建设。除了保卫海岸线,澳大利亚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海上交通线。

  2019年澳大利亚出口分类比重(左)和目的地比重(右)(图源:oec.world)

  历史上,澳大利亚海上交通线主要通往英国。二战后,通往美国的海上交通线更为重要。现在,澳大利亚海上交通线主要通往中国。这使得保卫海上交通线的实质有了显著的变化。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海上交通线意味着食品和能源,这对澳大利亚不是问题。在任何时候,澳大利亚的酒肉面包管够,煤炭油气也不愁。澳大利亚需要的是农林渔矿产品的出口渠道,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渠道。一旦与中国交恶,农林渔矿的出口就不用想了,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这么大的市场,“友好国家”绑一块儿还要考虑挤占别人的问题。这会对澳大利亚是很大的打击,但不至于致命。一般工业制成品也有办法应付一段时间,但要是军事装备的备件、弹药、战损补充的供应切断了,澳大利亚就抓瞎了。牛奶和奶油加工、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加工、玻璃棉/石材和非金属矿产品制造、医疗和外科设备制造以及肉类加工是断然不能补上空缺。

  2019年澳大利亚进口分类比重(左)和来源地比重(右)(图源:oec.world)

  出于这样的考虑,澳大利亚特别重视潜艇力量的打造,尤其是适合远海、深海的大型潜艇。也为了重建先进制造业,澳大利亚特别重视引进制造。军事航空工业实在是养不起了,但海军造船工业还是不能放掉。

  历史上,澳大利亚海上交通线主要通往英国。二战后,通往美国的海上交通线更为重要。现在,澳大利亚海上交通线主要通往中国。这使得保卫海上交通线的实质有了显著的变化。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海上交通线意味着食品和能源,这对澳大利亚不是问题。在任何时候,澳大利亚的酒肉面包管够,煤炭油气也不愁。澳大利亚需要的是农林渔矿产品的出口渠道,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渠道。一旦与中国交恶,农林渔矿的出口就不用想了,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这么大的市场,“友好国家”绑一块儿还要考虑挤占别人的问题。这会对澳大利亚是很大的打击,但不至于致命。一般工业制成品也有办法应付一段时间,但要是军事装备的备件、弹药、战损补充的供应切断了,澳大利亚就抓瞎了。牛奶和奶油加工、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加工、玻璃棉/石材和非金属矿产品制造、医疗和外科设备制造以及肉类加工是断然不能补上空缺的。

  出于这样的考虑,澳大利亚特别重视潜艇力量的打造,尤其是适合远海、深海的大型潜艇。也为了重建先进制造业,澳大利亚特别重视引进制造。军事航空工业实在是养不起了,但海军造船工业还是不能放掉。

  为此,在80年代决定替换英国“奥白龙”级潜艇的时候,澳大利亚采用瑞典考库姆的“柯林斯”级设计,由国营澳大利亚潜艇公司(ASC)负责总承包和在珀斯造船厂的建造。这是基于瑞典当时最新的“哥特兰”级潜艇(也称A19型)的设计,但放大了2.5倍,也取消了斯特林AIP发动机,改用传统的柴电动力,降低技术风险。澳大利亚是“柯林斯”级的唯一用户,瑞典自己并没有采用“柯林斯”级的设计。

  4艘“柯林斯”级在海上检阅(图源:资料图片)

  但技术转移说来容易做来难。ASC缺乏经验,从一开始,“柯林斯”级的设计、质量和性能问题就如影随形,长期影响“柯林斯”级的使用。很大的问题来源于设计的不成熟和众多按照澳大利亚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修改和代用产品。

刚下水时的“柯林斯”号(图源:考库姆)刚下水时的“柯林斯”号(图源:考库姆)

  “哥特兰”级潜艇的原设计是成熟的,但放大设计不是简单地按比例放大,放大的过程带来很多机会,也带来更多的挑战。比如说,试航发现最高速度、机动性、低速潜航时间都超过设计要求,操控系统比有经验的水兵更能保持潜望镜航行状态的深度,但作战系统、噪声、发动机故障率是大问题。

后期的指挥塔修形清晰可见(图源:美国海军图片)后期的指挥塔修形清晰可见(图源:美国海军图片)

  “奥白龙”级噪声的大头来自机械设备,但“柯林斯”级的噪声主要是水动力噪声。基本的艇体是经过水动力测试的,噪声达到要求。但在设计后期,考库姆按照澳大利亚的要求,把艇体加长了2米,艇艏半球罩加大以容纳更大的声纳,螺旋桨也加大了直径以匹配更大的推进功率。修改后的艇体没有进行新的水动力测试,澳大利亚海军和考库姆谈不拢谁该为重新测试付钱,于是不了了之了。

  在测试中,噪声成为大问题,幸好澳大利亚海军航空兵一个维修工程师得知消息后,在业余时间做了很多试验,证明在指挥塔前根部增加流线型整流罩,在本来竖直的指挥塔后缘搭接机翼后缘那样的整流罩使得指挥塔在增加底座长度,相当于降低机翼的相对厚度,以降低紊流的形成,在外观上,后缘带前掠了,这将水流向上带离,避免指挥塔的尾流沿后艇体上表面流向螺旋桨,造成空泡噪声。他还建议在艇艏声纳罩后填入流线型整流罩。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水动力噪声。这些复材整流罩套在钢制艇体之外,好比局部的双层壳体,不承受压力,所以重量代价较小,安装也不是问题。

  但动力系统的故障率比较恼人。艇上15个柴油油箱在柴油用完后,用海水填充,保持浮力不变,这是常规设计,关键是换回柴油的时候要保证海水不会与柴油混合而进入发动机。在使用中发现,设计不合理、柴油与海水不能靠重度差可靠分离、艇员训练水平导致海水进入发动机,加上柴油里含有微生物,加剧发动机部件的腐蚀。后来通过凝聚过滤、杀菌剂和加强训练解决了。

  大轴密封是另一个问题。设计上容许每小时渗漏不超过10升海水,但测试中常有每小时渗漏几百升的事情。在一次深潜测试中,竟然达到每分钟1000升。厂方的建议是每次下潜和上浮后都由人工紧固密封,但这就是一个全职艇员的工作了,不可行。最初的临时解决办法是螺旋桨反转100转,密封件一般会回位、恢复密封,但这也不是个办法。而且发现问题时,设计和制造密封件的原厂倒闭了,ASC拒绝担责,最后还是找到新的密封件厂家、全新设计后,才根本解决了问题。

  螺旋桨也出问题了。这是手工精磨的,确保复杂的外形符合设计要求,但一致度不够,最后都需要五轴数控机床重新精磨。材质强度也达不到要求,导致提前出现疲劳裂纹。这时考库姆因为冷战结束和生意冷淡而处于萧条中(2005年卖给德国HDW,2014年又被萨伯购入,重新成为瑞典公司),澳大利亚海军直接请美国海军帮助重新设计螺旋桨,解决了问题,但招来考库姆的知识产权官司。

  动力系统还有其他问题:柴油机取消了飞轮,导致振动超标;涡轮增压器的制造质量问题导致油耗超标;排气消音器设计不合理导致噪音超标;电池舱温控风扇电压错误导致电机噪音等。2010年,三艘用澳大利亚制造的发电机的艇都必须更换发电机,一艘用法国制造的发电机则没有问题。

  潜望镜柱不是流线型的,在一定航速时升起后导致强大的阻力和紊流,整个潜艇都会抖动起来。和其他很多问题一样,谁负责解决一直是个争吵不休的问题。潜望镜也有光学问题。指挥塔上可升降的不止潜望镜,还有红外装置和雷达天线。大多数国家规定红外和雷达放在最前面,潜望镜稍后,考库姆的设计也是这样的。澳大利亚海军规定潜望镜最前,考库姆只有接一段带拐弯的“望远镜”,绕过前面的红外和雷达,导致一系列问题。

潜望镜修改前,升起的时候引起强大的紊流和振动(图源:美国海军图片)潜望镜修改前,升起的时候引起强大的紊流和振动(图源:美国海军图片)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并不进入公众视界的作战系统,这对应于战斗机上的火控系统。“柯林斯”级采用美国洛克威尔设计的作战系统,但使用了美国Singer Librascope(现洛克希德水下系统的一部分)和法国Thomson CSF(现泰利斯的一部分)的子系统。后两者以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将软件代码交给洛克威尔。更大的问题是澳大利亚海军的要求需要定制大量硬件软件,从设计到制造到测试都需要时间,但等到装艇的时候已经过时了。

最初的作战系统成为老大难问题(图源:Roy McBride)最初的作战系统成为老大难问题(图源:Roy McBride)

  洛克威尔在能掉链子的地方都掉链子了,在规定整体交货的时候,只有分系统完成了测试,各种延期、不达标迫使ASC发出整改令,但澳大利亚国防部拦住了,与其等洛克威尔逐步交付和打补丁也不敢得罪,要是洛克威尔撂挑子,损失更大。

  1996年,洛克威尔把水下系统部分卖给波音,波音认为设计需要大改,当然需要澳大利亚打钱。澳大利亚不干,于是波音联手雷西恩,提出降格系统。2000年,波音水下系统被出售给雷西恩,但澳大利亚海军也失去了耐心,先用货架产品改进升级,然后寻求全新设计。第二版以“洛杉矶”级的雷西恩CCS Mk2的部份模块为基础构架,这一次很顺利地就打通了。

  “柯林斯”级的问题最后都解决了,但说明一个很大的问题:从一个本来完整、打通的现有设计大改的话,貌似更精准地符合要求,但很多与原始设计基点不符合的地方都需要削足适履,必然带来一系列磨合问题。最后都是可能解决的,但使得工期、投资大大增加,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大大推迟。ASC只是造船厂,从基本的艇体、动力、作战系统到武器,ASC都不掌握关键技术,最后弄得负责协调但实际上经常协调不动,反而被客大欺店。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直接承建现有设计会好些,但依然有磨合问题。

  2007年,澳大利亚决定为“柯林斯”级换代。这次特意不再考虑从现有设计大改的方案,最后直接采用法国“短鳍梭鱼”级设计就是考虑到这是“梭鱼”级核动力潜艇的柴电版。这依然是大改,但是法国在设计“梭鱼”级的时候就同步设计的大改,对澳大利亚来说是“原装”的。澳大利亚没法接受低于2000吨但在欧洲流行的小型潜艇设计,所以德国、荷兰、瑞典的设计都排除了。澳大利亚也把潜艇力量的规模增加了一倍,从6艘“柯林斯”级增加到12艘“攻击”级(“短鳍梭鱼”级的澳大利亚命名),计划耗资900亿澳元(约合650亿美元),首艇计划在2027年建成,建造计划将一直持续到2050年。但现在这笔生意吹了,法国很生气。

法国“梭鱼”级首艇“舒夫伦”号正在海试,澳大利亚的“攻击”级是“梭鱼”级的柴电动力版(图源:法国海军图片)法国“梭鱼”级首艇“舒夫伦”号正在海试,澳大利亚的“攻击”级是“梭鱼”级的柴电动力版(图源:法国海军图片)

  澳大利亚对原装“短鳍梭鱼”级也不尽满意,希望大量采用澳大利亚研制或者按照许可证制造的第三方系统,以提升澳大利亚的国防工业和更加一般的高科技制造业。但这又回到“柯林斯”级的老问题了:谁负责系统整合?相关的设计和工装更改由谁出资?澳大利亚在2009年宣布招标,2016年法国中标,各种扯皮使得开工日期一拖再拖,但现在问题都解决了,因为澳大利亚毁约了。

  澳大利亚倒也不能说是心血来潮就毁约了,“短鳍梭鱼”级并不理想。这是接近核潜艇的柴电潜艇,用于澳大利亚的海岸防卫足够了。但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急剧恶化,澳大利亚也对自己的战略地位重新定义,尤其是在台海和南海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对澳大利亚感到威胁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在某种意义上,今日澳大利亚的心态有点像种族隔离但还没有受到西方制裁时代的南非,在傲慢与焦虑之间挣扎,而中国崛起极大地加剧了焦虑。澳大利亚倒是对Pax Britannica还是Pax Americana不挑剔,但对于Pax Sinica无法接受。地主家再没有余粮,沦为长工还是不干的。然而,看着中国步步崛起,中国影响日益巨大,澳大利亚不甘于无所作为,而所有的作为都离不开紧密团结在美军周围,只有美国才有可能恢复澳大利亚熟悉并认同的“传统世界秩序”。台海是可能改变中国崛起的决定性一战,但台海对澳大利亚有点远,南海就近多了。如果台海战争发生,南海几乎一定是关键的侧面战场。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4月16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内部在研究台海战争情况下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出兵协助美军的问题。《美澳新安保条约》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澳大利亚“出于盟国责任”,有意出兵。澳大利亚的选项包括:

  1、派防空驱逐舰与美国航空母舰打击群一起行动;

  2、出动“柯林斯”级潜艇牵制中国海军;

  3、出动海上侦察机、空中加油机、E-7“楔尾”预警机配合美军行动;

  4、出动F-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参加保卫关岛、菲律宾和日本的美军基地。

  必须说,这些选项都不给力,属于添油性质,既低于美国的期望,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军事意义。尤其是“柯林斯”级(或者是替换的“攻击”级),柴电潜艇的潜航时间有限,潜航速度较慢,在突发战争的情况下,很难隐蔽、及时地赶到南海,更难在中国海军的海空打击下生存。核潜艇就不一样了。可持续高速潜航,具有理论上无限潜航时间,吨位大,携带的武器数量大,打击能力不可同日而语。与美国航母打击群混编的话,可显著提高打击群的生存力和打击力。

  澳大利亚心仪核潜艇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由于无核政策和技术门槛,长期以来核潜艇根本不是选项,现在的三国安全协议成为契机。但契机要变成奇迹,中间要走过异常漫长的路。

  据说,澳大利亚计划建造8艘核潜艇,比“攻击”级的12艘要少,比“柯林斯”级的6艘要多。考虑到英国只计划建造7艘“机敏”级,澳大利亚的核潜艇不少了。现在还不清楚澳大利亚核潜艇将以英国“机敏”级为原版,还是美国“弗吉尼亚”级为原版,还是某种全新设计。

英国“机敏”级可能成为澳大利亚核潜艇的基础(图源:英国皇家海军)英国“机敏”级可能成为澳大利亚核潜艇的基础(图源:英国皇家海军)

  即使是攻击潜艇而不是弹道导弹潜艇,核潜艇也是准战略武器,具有极高的保密级别。慢说整体,分系统都是如此。美国批准向台湾出售8艘常规潜艇,但因为美国本身没有现成的设计,负责核潜艇设计的厂家因为密级和防止“技术污染”而不得介入,而欧洲厂家不愿意趟浑水,一下子就搁置了20年,直到现在台湾捣鼓“自主设计和建造”。美英声称要用18个月的时间研究核潜艇技术转移的问题,协议规定的美英“提供核潜艇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还有待观察。

  最有可能的是以“机敏”级或者“弗吉尼亚”级为基础,进行某种去密化处理后,作为简化版设计,推给澳大利亚。如果“机敏”级入选,有助于英国提高“机敏”级的数量,降低单位造价和后续技术支援的成本。但“弗吉尼亚”级的基数更大,性能更高,潜力更大,更容易与美国海军的作战整合,加上先前“柯林斯”级的合作经验,可能对澳大利亚更有吸引力。以“弗吉尼亚”级的艇体和“机敏”级的罗尔斯-罗伊斯PWR2核反应堆相结合是另一个选项,既为美国避免了密级更高的核潜艇反应堆技术转让问题,又为英国增大了PWR2的产量和用户圈。最终设计不大可能是全美或者全英设计,那样就不需要美英之间拉上对方搞三国安全协议了。

  美国“弗吉尼亚”级是另一个可能的起点。

  三国安全协议展现的只是政治决心,事实上连技术可行性都没有落实,可能这才是18个月的研究的真实含义。政治决心下了,但过不了技术或者经济上可行性门槛,先例很多。2001年“戴高乐”号服役后,法国一直想要第二艘航母,暂定名PA2。2006年1月,法英两国国防部长签署协议,以“伊丽莎白女王”级为基础,启动下一代航母的联合研制计划。英国已经开始“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设计,法国在2006年1月支付3000万英镑以补偿英国的前期开支,6个月后再次支付2500万英镑,如果法国最终执行联合研制,还将再支付4500万英镑设计费用。2008年,法国国防预算里拨款30亿欧元,但2008年4月,法国因为经济困难而推迟了决定。3个月后,法国总统萨科齐终止了与英国的航母合作,将PA2的最终决定推迟到2012年,以后不了了之了。

PA2就是法英合作但不了了之的先例PA2就是法英合作但不了了之的先例

  澳大利亚核潜艇也会不了了之吗?现在当然无法预言,但军费、技术障碍不可忽视。

  12艘“攻击”级的总造价为900亿澳元,约合650亿美元,或者说单价75亿澳元,约合54.7亿美元。根据2014年估价,法国“梭鱼”级单价为13.2亿欧元,约合15.5亿美元,6艘总造价104.2亿欧元,约合122亿美元。“梭鱼”级可是核动力的。法国单价与澳大利亚单价的巨大差别主要在于不包括设计费用,还要按照用户要求修改、技术转移和船厂升级更新的开支,2014年到现在的通涨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和加拿大新一代护卫舰建造是一样的情况。2018年,加拿大宣布以英国26型为基础的设计入选,全部在哈利法克斯的埃尔文造船厂建造。埃尔文是老资格了,但也是老骨头了。为了建造新舰,需要大规模更新和升级。结果是英国8艘的总造价为98.7亿英镑,约合136.5亿美元,单价17.06亿美元;澳大利亚9艘的总造价为350亿澳元,约合256亿美元,单价28.4亿美元;加拿大15艘的总造价为698亿加元,折合551亿美元,单价36.73亿美元。重要差别就是澳大利亚的海军造船厂尽管也需要“磨刀”,埃尔文的“刀”已经不仅是磨的问题了,差不多已经秃了,需要重打了。

加拿大新一代护卫舰以英国26型为基型,但造价高了一倍。加拿大新一代护卫舰以英国26型为基型,但造价高了一倍。

  即使美英的最后设计直接照搬,不需要任何像“柯林斯”级那样额外磨合的情况,“机敏”级的单价是16.5亿英镑(2015年),约合22.8亿美元。“弗吉尼亚”级基本型单价28亿美元,带VPM的单价34亿美元。如果说全新的护卫舰建造需要大规模升级,建造核潜艇就需要换骨了,7000-8000吨以上的大直径艇体钢板制造、焊接与4000吨以下的常规潜艇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问题,核反应堆的安装和投运更是高度复杂。但为了简化起见,还是用26型护卫舰作为比照,澳大利亚建造需要增加至少60%的造价。也就是说,以“机敏”级为基础的话,单价将上升到36.5亿美元;以“弗吉尼亚”级为基础的话,单价将上升到45-55亿美元。

  实际上,比照法国“梭鱼”级与澳大利亚“攻击”级,比价达到350%!法国人开价可能黑心一点,但核动力与常规动力的差价也是巨大的。假定两相抵消,“机敏”级或者“弗吉尼亚”级在澳大利亚建造的实际“升值”不是60%,而是接近350%。那样的话,以“机敏”级为基础的话,单价将上升到82亿美元,8艘的总造价约640亿美元,还与12艘“攻击”级相似,但建造核潜艇的船厂更新是脱胎换骨的,核潜艇基地也与柴电潜艇完全不同,需要大幅度升级,最后开支肯定要大大超过这个数。

  但以“弗吉尼亚”级为基础的话,即使只算350%的“升值”,单价也将上升到98-120亿美元。美国“福特”号航母严重超支,也“才”132亿美元,后续的“肯尼迪”号、“企业”号、“多里斯·米勒”号都预期在120亿美元的水平。澳大利亚得多有钱才能这么砸!

  美英当然可能出于“盟国情谊”而给“友谊价”,但核潜艇建造、基地设施和员工培训的开支刚需,美英是不可能倒贴澳大利亚的。在美国海军高呼“打钱”的现在,预算里增加一艘“弗吉尼亚”级都是大事情,8艘“弗吉尼亚”级对澳大利亚是天大的事情,国会有心也未必有力,最后“攻击”级毁约了,但核潜艇没着陆,到时候还是要回头重新招标常规潜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2021年澳大利亚国防预算为446.2亿澳元,约合327亿美元。这是比2020年增长了15%,达到GDP的2.1%了。过去20-30年里,澳大利亚经济受到中国的强力拉动而火爆,未来20-30年里,澳大利亚经济可能受到中国的强力抵制而低迷,连久旺不衰的铁矿石也从5月以来跌价40%以上了。换句话说,澳大利亚经济的低迷期可能到来,军费已经很难大幅度增长了。美国常年达到3.5-4%,但美国有“印钞红利”,澳大利亚没有。

澳大利亚铁矿石是一路下跌。来源:MarketIndex澳大利亚铁矿石是一路下跌。来源:MarketIndex

  澳大利亚的2021-25年军购总预算为859.1亿澳元,约合629.3亿美元。扣除营房、军用IT和其他零碎,实际可用于装备弹药的是631.6亿澳元,约合462.6亿美元,这是包括从子弹到战斗机到护卫舰的所有军购,核潜艇的钱真是不知道从哪里来。

  另一个问题是核燃料。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铀资源,探明储量占世界33%。澳大利亚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的世界第三大铀生产国。但澳大利亚不具备浓缩铀能力,从未发展过核电站,澳大利亚国内也有强大的反核民意。为了安抚国内反核势力,莫里森在三国安全协议发布后还特意说明,即使建造核潜艇,澳大利亚也无意发展核电。这就使得核燃料的供应成为疑问。

  核潜艇的核燃料差不多是武器级的。低浓度核燃料耐力不足,经常需要换燃料就太麻烦了。但缺乏铀浓缩能力的澳大利亚怎么解决艇堆的核燃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美英当然可以提供,但那是提供武器级的核材料,明显违反防止核扩散公约。美英之间的1958年核合作协议不仅容许美英之间交换核材料,还容许互相提供核武器,当然这“互相”实际上是单向的,如英国“前卫”级核潜艇装备的美国“三叉戟D5”潜射洲际导弹。但美英都是核国家,没有核扩散问题,澳大利亚是无核国家,性质不一样。巴西也在建造核潜艇,2018年就开工了,但计划要2039年才完工。21年里一切皆有可能,但巴西还真是建设了自己的铀浓缩设施,已经运作了。巴西也运作2个核电站,在建第3个。世界上现在有核潜艇的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都是有核武器的国家,都运作核电站。澳大利亚将是世界上唯一既没有核武器又没有核电站的核潜艇运作国。

  说到1958年美英核合作协议,这是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和英国爆炸成功氢弹之后签订的。英国证明了自己的核能力,苏联的卫星则是极大的震动,美国在如日中天时代看着苏联卫星天天在头上划过而无能为力,那种无助感是现代人难以体会的。这也是美国与盟国之间在三国安全协议之前仅有的核合作协议。看来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震动超过常人想象。

  但苏联卫星的震动只是一个时刻,中国崛起的震动则是长久的,而发展还在高速持续。在2001年的时候,没人能想象2021年中国海军已经有2艘航母在运作,第3艘下水也指日可待,更没人能想象055大驱不仅受到美国海军的羡慕,还到阿留申群岛去踩点、勘察渔情。中国的GDP PPP在2017年已经超过美国,中国的名义GDP可能在2030年超过美国,但第一艘澳大利亚核潜艇要到2040年才可能建成。

  中国海军是按照对抗美国海军打造的。美国海军现有59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其中“洛杉矶”级29艘,另有2艘预备役;“海狼”级3艘;“弗吉尼亚”级19艘,另有1艘在交付中,1艘在最后舾装中,7艘在建造中,2艘已下订单。考虑到“洛杉矶”级的退役和“弗吉尼亚”级计划数量高达66艘,最终可能稳定在70艘左右。澳大利亚的8艘不能说无足轻重,但也不足以彻底改变局势。外媒报导中国现有核动力攻击潜艇只有6艘,但参照055第一批就密集建造8艘的情况来看,核潜艇密集建造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不会等到2040年。

  澳大利亚宣称,核潜艇将不携带核武器,但可以预计,武器将不止鱼雷和反舰导弹,将携带“战斧”一级的巡航导弹,而且大概率具有固定的垂发管。瑞典最新的A26型(“哥特兰”级的下一代)是常规动力的,都有安装固定垂发管的选项。澳大利亚装备“战斧”一级的巡航导弹将极大提高地区紧张局势,也把澳大利亚置于中国战略打击的合理目标之列,其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具有核潜艇的澳大利亚是作为有核国家对待还是无核国家对待,则是另一个问题。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15日声称,澳大利亚将首次获得美国“战斧”巡航导弹。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法国对650亿美元(一说500亿澳元,约合364亿美元,可能是包括澳大利亚的船厂、设施、自主设备与人员投资与否的差别)的生意被翘掉当然很愤怒。如果澳大利亚的目的是核潜艇,从柴电的“短鳍梭鱼”级改回核动力的“梭鱼”级只是举手之劳。法国的愤怒在于澳大利亚根本不顾法国利益,更愤怒的是美英公然排斥法国、背后捅刀子。

  法国与美英一直貌合神离,但毕竟还是北约和欧洲的主要盟国。法国受到的对待对所有非五眼的美国盟国是一个警醒:美国的盟国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事实上,即使在五眼内,美英特殊关系自不待言,澳大利亚现在的“待遇”实际上是“提升”到美英特殊关系的地位了。也就是说,加拿大和新西兰沦为“二等五眼”了。

  加拿大早就希望得到核潜艇了,在哈珀时代再起此念。加拿大漫长的北冰洋海岸实际上是不设防的,海岸线太弯曲漫长,天寒地冻,不可能由人力或者车辆全年巡逻。海上一年里大半时间结冰,也不可能全年用舰船巡逻,只有核潜艇可以在冰下全年巡逻,刷一点存在感。

  加拿大没有技术和财力自己造核潜艇,曾有意购买美国的二手“洛杉矶”级,但不了了之了;也想过用小功率核动力作为“充电宝”,建造核柴电潜艇,在友好和温暖水域里当作柴电潜艇使用,降低运作成本,在战时或者冰下作为核潜艇使用,除了速度低,其他倒还适用,但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最大的障碍来自美国的不合作。美国对加拿大拥有核潜艇毫无兴趣,而加拿大核潜艇不得到美国技术援助和政治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对美国来说,加拿大潜艇在北冰洋下的存在与其说是主权宣示和防范俄罗斯,不如说是在碍美国潜艇的事。

  班戈尔位于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半岛,与西雅图隔普吉湾相望,这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核潜艇基地。美国核潜艇在温哥华岛与奥林匹亚半岛之间的胡安·德·富卡水道里潜航出入,在加拿大看来是违反无害通过原则的,但抗议多年无用,现在索性不抗议了。但澳大利亚得到核潜艇或许会勾起加拿大对“二等五眼”的酸楚。

  新西兰未必酸楚,也已经是“五眼”中的异类有一段时间了。莫里森号称为了澳新特殊关系,在三国安全协议后第一时间就向阿德恩通报,阿德恩一方面对澳大利亚的新同盟关系表示祝贺,另一方面表示新西兰将坚持绝对无核立场,拒绝澳大利亚核潜艇进入新西兰水域,更不可能使用新西兰基地。新西兰对美国军舰也是一样,因为美国海军拒绝确认军舰上是否有核武器,不管是否核动力。

  在“五眼”之外,法国与澳大利亚的军贸合作也有历史了。澳大利亚是法德合作的“虎”式武直的唯一外销用户,不过澳大利亚对“虎”式不满意,2011年才完成交付,2019年已经有意求购美国AH-64E“阿帕奇”了,计划从2026年开始替换“虎”式。不过UH-60A“黑鹰”则是反过来,被法意合作的NH-90替换。

  但不光法国,澳大利亚在潜艇问题上的毁约很伤非“五眼”国家的心,“柯林斯”级作战系统的第二次招标时也是一样,德国STN Atlas ISUS 90-55系统的测评评价最高,但澳大利亚因为美国压力和与美国海军的互通作战要求而选用美国设计。

  盟国之间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话,有事时也可能无人的。喀布尔时刻后,欧洲战略独立的呼声已经高了起来,澳大利亚潜艇“弃法投美”肯定加剧这一呼声。布林肯也说过,在三国安全协议签署后的24-48小时里,美国在拼命安抚法国,但法国还是取消了切萨皮克湾大捷的联合庆祝活动,以示愤怒。

拜登决定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结成联盟引起法国不满。来源:美联社拜登决定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结成联盟引起法国不满。来源:美联社

  一名美国官员告诉美联社,美国此前只依据1958年核合作协议向英国提供过核技术,但“这项技术极其敏感;坦率地说,这次提供是一个例外,我们认为这是一次性的决定,我们今后不会向其他国家提供类似的技术。”这样的表态,一方面杜绝了其他盟国要求“同等待遇”的想法,尤其是日本、印度这些美国力挺的“反华前线国家”,另一方面也加深盟国的“外戚感”,对拜登的盟国战略不可能没有影响。

  美英不负责任地践踏防止核扩散条约的做法也可能间接危害盟国利益。如果美英可以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能向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或者其他国家提供核潜艇技术呢?提供民用卫星发射技术呢?提供具有精确卫星定位能力的快递无人机技术呢?受害的不仅是美英澳,还可能是非“五眼”的美国盟国,他们并不是危险军事技术扩散的始作俑者。

  美英打开了危险的潘多拉之盒。不管澳大利亚核潜艇最终是否实现,三国安全协议之后的世界安全格局可能会出现对传统格局的大幅度偏离,方向未必为美英所希望看到的。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