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以领导人通话,以总理办公室:贝内特总理接受普京总统就拉夫罗夫言论致歉
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与以色列总理贝内特通电话,双方讨论了两国关系并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意见。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普京首先就以色列国庆节“独立日”向贝内特和以色列人民表示祝贺。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发展俄以两国友好关系并保持高层接触。
双方继续就乌克兰局势深入交换意见,并着重讨论了人道主义问题,包括与联合国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协作疏散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内的平民问题。普京表示,俄军一如既往地愿意保障平民安全撤离,而对于留在亚速钢铁厂的武装人员,基辅当局应下令让其放下武器。
双方强调卫国战争胜利日对于两国人民的特殊意义,两国人民悉心维护当年的历史真相,缅怀包括大屠杀受难者在内的所有逝者。普京表示,当年在犹太人居留区和集中营中遭受酷刑以及被纳粹杀害的600万犹太人中,40%是苏联公民。普京请贝内特向居住在以色列的二战老战士们转达良好祝愿,贝内特则指出苏联红军对战胜纳粹主义做出决定性贡献。
另据塔斯社援引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的声明报道称,贝内特在和普京通话中讨论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关于“希特勒具有犹太血统”的言论。“贝内特总理接受了普京总统就拉夫罗夫言论的致歉,并感谢普京总统阐释了对犹太人民的态度以及对大屠杀的悼念。”此外,贝内特感谢普京在以色列第74个独立日来临之际致以祝贺。
拉夫罗夫5月1日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阐释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立场。他在评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声明时称,泽连斯基的犹太血统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没有纳粹分子。他举例称“希特勒也有犹太血统”,并称“睿智的犹太人民说,最狂热的反犹太主义者往往是犹太人。”拉夫罗夫的此番言论在以色列引起了强烈反应。
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前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希特勒有犹太人血统,以色列盛怒:召见俄大使,要求道歉(观察者网)
当地时间5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国总统是犹太人不代表该国没有纳粹分子。他举例称,希特勒也有犹太人血统,并表示犹太人自己也会说:最大的反犹分子就是犹太人。
此番言论引起以色列的强烈反应。以色列外交部2日召见俄罗斯驻该国大使。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Naftali Bennett)斥责拉夫罗夫的话是谎言,它指责犹太人自己犯下罪行,而为纳粹免除了责任。以色列外长则公开要求俄罗斯方面道歉。
自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一直保持中立、积极斡旋,并未跟随西方参与对俄制裁。此次事件发生后,不少以色列媒体认为,该国总理及外长公开指责俄罗斯或意味着以色列将在俄乌问题上“滑向”乌克兰一边。
据《以色列时报》5月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日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并为俄方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之一“去纳粹化”进行辩解。他表示虽然乌克兰包括其总统在内的许多人都是犹太裔,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国内就没有纳粹分子。
“他们说‘如果我们就是犹太人,那么纳粹化怎么可能存在’,而在我看来,希特勒也有犹太人的血统,所以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从犹太人口中听说,最大的反犹分子是犹太人自己。”
拉夫罗夫在这里采信了一种未经证实的推测。路透社称,希特勒确实有一位祖父的身份尚且不清楚,有人猜测他可能是犹太人,但是这一结论还未得到确切证据的支撑。
以色列方面对拉夫罗夫的言论感到强烈不满,并很快采取行动。
当地时间2日,以色列外交部召见了俄罗斯驻以大使阿纳托利·维克托罗夫(Anatoly Viktorov),并进行了一场“不太轻松的谈话”。以外交部称,该谈话是一场“澄清式的谈话”。不过《以色列时报》将其描述为,维克托罗夫被外交部招来“训斥”(rebuke)了一番。
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Naftali Bennett)同日发表声明,表示“我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看待俄罗斯外长的言论。他的话是不真实的,他们的意图是错误的。此类谎言的目的是指责犹太人自己对自己犯下了历史上最糟糕的罪行,从而为以色列仇敌们开脱责任。”
早前,包括以色列外长亚伊尔·拉皮德(Yair Lapid)在内的政府部长们对拉夫罗夫表达了更强烈的谴责。
“这是一个不可原谅和可耻的言论,一个可怕的历史错误,我们希望得到(拉夫罗夫)道歉,”拉皮德说。“希特勒不是犹太人血统,犹太人并没有在大屠杀中自相残杀。针对犹太人最低限度的种族主义就是将反犹主义归咎于犹太人自己。”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部分西方国家领导人也对此事发声。
泽连斯基声称,俄罗斯政府没有及时出来澄清表明“俄罗斯已经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教训”。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称,拉夫罗夫的话令人发指。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称:“作为美国最高级别的犹太裔民选官员,我对拉夫罗夫先生所说的话特别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耶路撒冷邮报》在内的部分以媒认为,此次事件或将改变以色列在俄乌军事冲突中的中立地位。
自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就尽量避免在俄乌之中“选边站”,不跟随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也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耶路撒冷邮报》称,如今以色列总理及其政府官员对俄罗斯外长的公开谴责预示以色列开始“滑向”乌克兰一边。
报道称,以色列的“中立政策”越来越难以维持。一方面,以色列没法成为一个俄乌冲突中真正的“调解人”,它不能给乌克兰以安全保障,也没有俄罗斯人想要的“筹码”;另一方面以色列的“中立”正不断遭受像“布恰事件”及此次拉夫罗夫言论等事件的瓦解。
不过,报道也指出,不论以色列的立场如何,它在叙利亚的利益诉求仍没有变,它仍然需要与俄罗斯合作,并希望俄成为调节叙利亚局势的“诚实中间人”。
此前,《纽约时报》曾在4月18日发文,称印度和以色列都是为了“国家利益”不跟随西方国家“站队”乌克兰的重要“民主国家”。印度是俄罗斯出口武器的最大买家,长期以来与俄保持着良好关系。以色列则需要俄罗斯来调停其与主要对手伊朗及邻国叙利亚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