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将是场非常不幸的峰会”,外媒担忧:G7领导人几乎每个都“自身难保”

“将是场非常不幸的峰会”,外媒担忧:G7领导人几乎每个都“自身难保”
2024年06月13日 21:45 新浪新闻综合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杨蓉]

  6月13日至15日,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一处豪华度假酒店举行,俄乌冲突、巴以问题及涉华议题都在议事日程上。然而,与这派曾引来众多名流的绮丽风光形成对比的,是外媒对此番峰会黯淡前景的预期。

  美国《纽约时报》13日说,受各国国内政治震荡影响,除了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外,“每一位与会领导人都是身陷囹圄、麻烦缠身或濒临险境”;在分析人士看来,这预示着这场会议的成果不容乐观。考虑到G7成员国在上述议题上都面临分歧,有专家认为,不论是从其叙事还是具体成果来看,这似乎都将是一场“非常不幸的峰会”。

6月13日,G7领导人抵达意大利普利亚峰会现场(视觉中国)6月13日,G7领导人抵达意大利普利亚峰会现场(视觉中国)

  大家都有“内忧”

  眼下,G7各国首脑面前都摆着不少难题。当地时间12日,11月将竞逐连任的美国总统拜登乘坐总统专机落地意大利。想来他也许心情复杂:就在此前一天,儿子亨特被控“非法购买并持有枪支”等三项重罪全部成立,令拜登成为首个在任期间子女被判有罪的美国总统。

  “笼罩在领导人头上的是,这可能是81岁的拜登最后一次参加G7峰会,而奉行所谓美国优先政策、对国际组织表现出蔑视的右翼特朗普可能会卷土重来。”法新社12日称,拜登本人也承认面临政治压力。他日前受访告诉美媒:“我出席重大国际会议,没有一次没有世界领导人在我离开时把我拉到一边说……‘你不能让他赢’。”

  一洋之隔的英国,保守党首相苏纳克日前突然宣布提前大选,但各项民调预计执政党将在三周后的选举中被“扫地出门”,工党被看好时隔14年重新掌权。在法国,由于执政的复兴党在本月9日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于极右翼政党,总统马克龙当晚“赌上政治前途”宣布解散国民议会,“闪电”举行新选举。

5月22日,唐宁街10号,苏纳克在雨中宣布提前大选(视觉中国)5月22日,唐宁街10号,苏纳克在雨中宣布提前大选(视觉中国)

  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国《华尔街日报》13日说,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他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仅赢得了14%的选票,这是自1887年德国议会选举以来社民党在全国性选举中的最差成绩。

  此外,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上任八年多之际民调结果不容乐观,被认为可能输掉下次大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面临着自民党内部日益加剧的动荡,可能会在今秋下台。

  为反驳针对G7排他的批评,梅洛尼此番还邀请十几名非西方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与会,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据悉,名单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印度总理莫迪、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阿根廷总统米莱、巴西总统卢拉、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等等,但他们不参与G7的正式讨论。罗马教皇方济各也将参加一场聚焦人工智能(AI)的会议,属历来首次。

  不少媒体注意到,当中一些领导人也有内忧。莫迪刚刚迎来第三个任期,但他的政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已经不复存在。南非现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30年以来首次失去议会多数席位,将寻求组建联合政府。更早之前,埃尔多安在地方选举中遭遇挫折。美媒称,这提醒着人们,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唯一一个心境比较轻松的,恐怕只有梅洛尼。她率领的意大利兄弟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赢得该国最多席位,让她成为少数在选举后声势更强的欧盟国家领导人。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以颇为讽刺的口吻写道:“谁能想到,这个自二战以来已产生近70届政府、因政治动荡而臭名昭著的国家,现在却在一众其他国家失去立足点的时候,被视为稳定的一方?”

  “非常不幸的峰会”

  英国路透社13日指出,本次峰会日程紧凑,俄乌冲突、巴以问题和涉华议题之外,移民、人工智能(AI)等话题也被列入议程。路透社说,即使在形势最好的时候,各国领导人也会对这样艰巨的日程感到吃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偏偏还受困于国内政治。

  “除了梅洛尼自己,每一位与会领导人都是身陷囹圄、麻烦缠身或濒临险境,这种不幸的趋同反映了整个西方的政治震动。”《纽约时报》13日写道,“此次会议已经面临着从俄乌冲突到中国全球经济竞争的严峻挑战,这预示着其结果不容乐观。”

  分析人士和外交官员表示,国内政治将以大大小小的方式介入G7议程。例如,英国即将在7月4日举行议会下院选举,投票结果很可能产生新政府,故预计苏纳克不会在对华贸易或对俄制裁问题上签署重大承诺。相反,他的此次意大利峰会最终可能成为一次告别之旅。

  “如果政府就要换人,你还怎么做出任何承诺?”总部伦敦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资深政策研究员兼地缘经济倡议主任阿加特·德马雷(Agathe Demarais)说,“有待观望”(Wait and see)可能会成为苏纳克此行“关键词”。

  《纽约时报》分析,相较苏纳克,国内政治制约朔尔茨和马克龙的程度较小,但两人处境都已更加脆弱。无论7月7日国民议会选举结果如何,马克龙都将再担任三年总统,但他的力量已被削弱,可能被迫与来自反对党的新总理分享权力,而朔尔茨政府内部在众多关键问题上都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大选结果更令各派陷入互相指责。

6月9日,法国巴黎,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视觉中国)6月9日,法国巴黎,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视觉中国)

  路透社12日援引政治分析人士称,梅洛尼很难在峰会上取得有意义的成果。“作为东道主,你需要有充分权力的领导人。若他们都是跛脚鸭,那么你能做的就很少了。”意大利政治风险顾问公司Policy Sonar创始人弗朗切斯科·加列蒂(Francesco Galietti)说,“如果你们在国内都没有权威,那怎么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权威呢?”

  BBC报道也提到,G7国家局势不稳,导致一些观察人士对峰会的期望值较低。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IAI)所长娜塔莉·托奇(Natalie Tocci)说,分析G7峰会可从两个维度入手,一个是总体叙事,另一个则是具体成果,但如今从这两个维度来看,“这似乎都将是一场非常不幸的峰会”。

  涉华团结度更低

  据《华尔街日报》,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高级主管乔什·利普斯基(Josh Lipsky)感到,“这是在形势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做成某些大事的最后一次机会”。托奇也警告,G7成员国需要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的新政府可能出现之前达成协议。

  路透社和法新社说,有迹象显示美国试图就此争取主动权。美国《华盛顿邮报》13日说,俄乌议题是此次峰会的重中之重。对此,美国白宫11日提前透露,G7领导人将在会上宣布采取行动,利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的收益向乌克兰提供新的援助。不过,官员们承认该计划很复杂,即使达成协议也只是原则性条款,而非具体实施细节。

  目前,美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央行3000亿欧元资产,其大部分位于欧盟国家。美媒称,拜登希望说服其他G7国家领导人同意将其利息收益作为担保,向乌克兰提供约500亿美元贷款。但“政客”新闻网欧洲版11日披露,美欧“出现重大分歧”,美国想要欧盟当这笔贷款的唯一担保人,这在欧盟内部引发愤怒。

  “华盛顿的计划是,我们(指美国)借款,欧盟承担所有风险……我们可能是蠢,但没有那么蠢。”一名欧盟外交官说。路透社13日表示,法律专家们仍需敲定相关细节,这些细节将需要得到欧洲国家、尤其是比利时的支持,后者不在G7之列。消息人士称,最终协议的达成可能至少要推迟至秋季。

6月13日,G7普利亚峰会媒体中心门口站有警务人员(视觉中国)6月13日,G7普利亚峰会媒体中心门口站有警务人员(视觉中国)

  如果退一步说,G7各国虽然在具体做法上战线并不统一,但在“援乌抗俄”这个大方向上还是一致的话,就连外媒看来,在巴以问题上,这个“富国俱乐部”也没那么和谐。路透社12日说,在欧盟国家内部,分为支持以色列和同情巴勒斯坦两个阵营。而拜登坚定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发动进攻。

  欧盟属于G7成员,但因为它是一个超国家组织而非主权国家,不在七国之列,也被称为G7第八个成员。欧盟享受其他G7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能成为轮值主席,不主办峰会。如今,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领导人一般同时出席G7峰会。

  “同样,西方盟国在讨论中国问题时也会出现分歧。”路透社称,预计G7领导人将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表示担忧,但无法就应对措施达成一致。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教授拉法埃莱·马尔凯蒂(Raffaele Marchetti)说:“一些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商业关系,因此我们预计,相比于其他议题,在涉华问题上的团结度将更低。”

  已经过时的G7?

  西方大国首脑齐聚一堂,梅洛尼这个被西方媒体贴上“极右翼”“纳粹相关”标签的领导人却似要成为最明显赢家。英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前驻法大使彼得·里基茨(Peter Ricketts)坦言:“有一种合理的感觉是,G7现在是一个‘过时的集团’了。”

  事实上,这种“反思”并不新鲜。G7成立之初,囊括了西方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在全球经济占比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富国俱乐部”。然而,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力日益增强,G7的压倒性优势正在消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从2001年到2022年,G7国家GDP总量占全球比重从64.6%下降到42.9%;同期,金砖国家GDP占比从8.4%上涨至25.8%。2022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G7。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G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25.7%,而中国为38.6%。

外交部发言人社交媒体账号截图外交部发言人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在世纪之交,G7开始意识到,世界上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无法绕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在1999年的G7峰会上,G7与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主要经济体组建了一个新的对话平台,即G20。近年来,随着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不断有声音指出,G7业已过时,应由G20取而代之。巴西总统卢拉曾表示,G20应该成为决定全球经济事务的主要论坛,而不应该由少数发达国家组成的G7垄断这一话题。

  公开资料显示,G7并非真正的国际组织,而是一个非正式论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可以在其中讨论全球经济和外交政策问题。其成员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1998年,俄罗斯曾正式加入该集团。2014年,受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影响,本应在索契主办G8峰会的俄罗斯被其他七国宣布暂停成员资格。

  金砖国家最初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组成,2011年南非加入。今年1月1日,随着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据俄媒此前报道,目前,尼加拉瓜、委内瑞拉、泰国、塞内加尔、古巴、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巴林和巴基斯坦等国也已经正式申请加入。

   

责任编辑:刘鹏林

G7外媒意大利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