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契合

【理响中国】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契合
2023年12月13日 10:59 新浪新闻

  内容摘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中华优秀文化内蕴的精神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含的观点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展现科学真理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契合。这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践行“第二个结合”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从赓续中走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特质为我们把握当下、引领发展、集聚共识提供了有益启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元素,把中华优秀文化内蕴的精神、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含的观点、方法等结合起来,更好地展现科学真理和中华文化的精神相契、价值互促、智慧共合。

  一、以文化人、以史鉴今,观照现实、把握当下

  存史启智、以文化人既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重要传统,也是走好奋进路、逐梦向未来的可贵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

  从文化典籍到史家名篇,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盛世修文、编书修史的传统,强调以文立心、以古观今。从绵长的历史源流中走来,中华文化始终展现突出的包容精神和开放视野。面对历史激荡、面向时代变革,中华文化不断从古今映照、内外联通中汲取养分、集聚认同。正是源于对古今中外的包容开放,为优秀思想文化在中国生根开花提供了成长空间和发展沃土。

  在守正中发展、从扬弃中创造。从对以往哲学的反思批判到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注重从世代留存的历史文化中承继精神、吸收养料,明确强调要“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的结论”[2]。作为一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中,赋予实事求是等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阐释,不断推动科学理论本土化、古老思想年轻化。正是在中华文化和科学真理的创造性结合和转化中,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文化繁荣和文明赓续的彼此契合、互相成就。

  从文明古国向文化强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理论创新的共向性启示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思想智慧挖掘出来,将马克思主义内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展现开来,不断厚植科学理论对中华文化的观照力和引领性,不断厚植科学理论的中国特色、拓展中华文化的思想蕴含。

  二、坚守信仰、探寻真理,志存高远、接力求索

  回望奋斗征途,从星星之火到愚公移山,从觉醒年代到大道薪火,历经曲折探索和长期奋斗,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好新的长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3]。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始终秉持这样的志向,咬定目标、克难攻坚、砥砺奋进。近代以来,一代代志士仁人从失败中寻路、历挫折而奋起,坚定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在反复比较、艰辛探寻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真理,得出“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需要”这一深刻结论。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分析、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科学立场、运用系统方法,指出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的引领力、理论的科学性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密钥。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忠实践行者,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文化中内含的不屈精神、求索品格深深融入对科学真理的探求、对远大理想的坚守中,在担当、牺牲和创造中形成了鲜活真切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坚定志向,在对真理的学思践悟中积蓄信仰之力;探寻真理,从对信仰的真信力行中放大真理之光。从奋斗中走来,要把信仰教育、文化传播和实践运用统一起来,不断涵养对马克思主义行的自觉心和认同感,在“相互结合”中厚植坚定走自己路的信心和志气。

  三、家国一体、人民至上,厚植自信、增强主动

  文化不是塑像,也不是死水,而是活的机体。回溯过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4]。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从精忠报国到以民为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心系家国安危、人民冷暖,强调家和国安、以民为本,家国情怀、安民乐民等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深处、中国人民的情感细处。历经苦难和辉煌、屈辱和振兴,中华民族深刻认识到:一个民族只有不忘本来、同心奋斗,才能开创美好未来;一个国家只有脚踏实地、实干为民,才能赢得优势和主动。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干事创业、变革创新,克难攻坚、引领发展,人民群众始终是必须依靠的主体力量。从坚持群众路线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关心群众生活到实现共富共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引,面对人民期待、肩负民族大义,一百多年来,我们始终从群众中学本领、增才干、强信心。在立足中国、面向大众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美好生活相映照、和中国发展进步相结合,在深刻互动和精细阐释中促进了思想的升华、特色的凝聚、精神的共情。

  坚守人民立场、厚植历史记忆。要着眼人民期待、观照当代需要,促进中华文化和科学理论的互动结合,推出更多内蕴民族魂、体现民生情、富有共情力的创新文化精品。在学文知史、悟道明理中,不断厚植对人民、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引导人们更好投身强国建设、助力民族复兴。

  四、识变应变、革故鼎新,尊时守位、知常达变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从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中国人在破题和解题中对时代演进和历史走向有着系统性思考。顺应时代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5]。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在对成败得失的经验总结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审时度势、观事明变、革故立新、固稳促进的文化传统。比如,“虑善以动,动惟厥时”“知者善谋,不如当时”“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应时察势、新故相推,中华文化中包含许多对安危、祸福、兴衰的辩证思想和历史智慧。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6]。百年来,无论干革命、搞建设还是抓改革、促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有其更大的特殊性”[7],必须有“对于马列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及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把握”[7](P74)。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华文化时代精神和战略思想的梳理,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观照和历史视野,深化对时代课题和历史方位的贯通阐释,为守正道、应变局、促新机提供更强思想指引和文化支撑。

  五、立足实际、真学善思,由表及里、把握本质

  从审问慎思到明辨笃行,从博闻强识到格物致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求知笃行的智慧和方法,对于明晰事物情形、把握内在机理具有启示效用。总结中华思想发展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8]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文化强调学与思贯通、知和行结合,主张要深入研习事物背后内蕴的道和理。数千年来,中华知行文化坚持内化和深化相连通、外化和转化相关联,逐步形成一种展现知识集成和行动指向的开放体系。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需要经历由感性向理性、具体向抽象、特殊向一般的循环演进过程。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9]同时,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灵活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在调研中增智,遵循认识发展规律、能动作用于客观实践,进而在反复推求和实践检验中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结论。

  以学促干,学用相长。中国古代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我们把握客观规律、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智慧启迪和科学方法。面向未来,实现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中加深对知信行的贯通理解,把握主动、明晰路径,以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带动工作质效和发展局面的拓新。

  六、和合共生、和谐并进,聚同化异、合异相济

  和而不同,共生共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群己合一、强调以他人为重;展现互利互惠精神,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10]

  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从美满团圆到抱团取暖,从和气为先到和平共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仁善邻、共促互鉴,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求同存异、有商有量等成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价值遵循。继承传统、着眼现代,和合思想、和谐文化、互助理念从中国走向世界,和合魅力及价值在共聚互促中不断焕发时代光彩。

  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正确把握和谐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状态的出现,是矛盾双方均衡、协调、合作的结果。在解决矛盾过程中,积极因素的显现和有利条件的生成,可以促使矛盾双方向着均衡、协调、合作的方向去努力。从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到互利共赢建设美好世界,我们党灵活运用这一思想,凝聚团结力量、解决复杂难题、筑牢和合优势,构建和展现团结、互助、友善、和平的良好局面。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面向未来,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集聚“和”的要素和“合”的智慧,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的原理观点方法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厚植合异的效能和相济的优势。

  (作者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82页。

  [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2页。

  [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81页。

  [5]《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92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73页。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百年大事记(1921—202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4页。

  [8]《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9]《毛泽东著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10]《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6页。

  审核:王熙元

  责编:况家家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