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曾侯乙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 庖丁解牛式地“拆解”中国古代最复杂青铜器

曾侯乙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 庖丁解牛式地“拆解”中国古代最复杂青铜器
2024年06月09日 08:12 新浪新闻

6月8日,省博物馆举行发布会,展示曾侯乙尊盘三维结构数字化复原成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通讯员 黄敏 摄)6月8日,省博物馆举行发布会,展示曾侯乙尊盘三维结构数字化复原成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通讯员 黄敏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通讯员黄敏)6月8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主持的曾侯乙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成果首次发布。该成果通过数字尊盘结构“拆解”,为观众庖丁解牛式地呈现尊盘纷繁复杂的结构,展现古人化繁为简的工艺思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曾侯乙尊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系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是先秦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被誉为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

  由于尊盘整体厚度较大,且结构非常复杂,无法使用传统的三维扫描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模。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耗时4年,成功运用工业CT技术,首次获取尊盘完整三维结构模型,并通过数字化处理,精心制作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

曾侯乙尊盘。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曾侯乙尊盘。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项目负责人、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江旭东博士称,先后用工业CT拍片千余张、采集数据20余G,经半年多时间制作视频,最终形成的成果通过尊盘结构“拆解”,让公众能轻松看懂这一青铜重器。

  此次三维数字化复原研究表明,尊盘分为尊和盘两部分,全部铸件多达98个。其中,尊包括1具尊体和33只附件、19只U形锁扣,盘包括1具盘体和44只附件,通过铸接、铅锡焊、铜焊接连成一体,所有铸接、焊接点加起来多达119处。整器综合运用范铸、熔模及圆雕、透雕等多种工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说,此次研究成果,第一次清晰展示尊盘的内部结构。这是对我国古代最复杂的一套青铜器做的最全面、最清晰的解析,让我们对我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介绍,商代青铜器追求整体性,力求一次性完成。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研究成果,则提供了另一个方向,即将工艺不断分解成更细的步骤,每一条龙甚至龙舌都是分铸而成,再通过焊接组合在一起。此外,复原研究还为解决“尊盘是否用到失蜡法”等争议已久的学术问题,提供了最新证据。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曲亮称,此次将现代科技和大型设备用于国宝级文物的数字化复原研究,在行业内具有示范性意义,同时以视频化形式展示,拉近了公众与珍贵文化遗产及古代科技文明的距离。馆方表示,该视频将配合实体文物在展厅滚动播放,后期还考虑通过三维模型、AR、VR等多样化呈现。

  江旭东介绍,同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这样一套庞然大物,在出土几年后即成功复制,曾侯乙尊盘至今却没有真正的复制件。“相比之下,曾侯乙尊盘的工艺更复杂,过去没有谁真正能够了解尊盘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尊的口沿处数不清的变形蟠虺纹立体透空附饰。”他说,“现在复原了数字模型,为开展尊盘实体复制提供了充分依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望做出真正的实体复制件。”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