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记者观察:端午民俗背后的产业丨悠悠艾草香

记者观察:端午民俗背后的产业丨悠悠艾草香
2024年06月09日 10:06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总台记者白杰戈 张芷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门上倒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也增加了端午节的仪式感和氛围感。而在传统文化里,艾草其实不止出现在端午节,它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苹”,也是青团表皮里绿色汁液的来源。近年来,艾草更发展成现代产业,从人工采摘的野生植物,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割的经济作物。端午假期,我们继续关注“端午民俗背后的产业”,跟随记者去感受一下艾草的清香里,有哪些既传统又新鲜的味道?9日推出《悠悠艾草香》。

  河南南阳谢庄镇,王绍辉的艾草种植基地,拖拉机手开动艾草收割机。侧后方的两个圆盘里,刀片飞速旋转,一排排艾草随即倒下,独特的清香在初夏的田野里飘散开。

  王绍辉:这是为专业割艾草设计的,茬子越低越好。

  记者:割完之后,它还继续长吗?

  王绍辉:对,重新发芽,再过两个月又一米多高,一次性种植,多年收益。

艾草的机械化收割艾草的机械化收割

  艾草原本不是在田地里人工种植,也不能机械化收割。大约十年前,王绍辉和同行们寻找当地优良的野生艾草品种,尝试培育和规模化发展。

  王绍辉说:“我们当地老百姓称的‘五叶大白’,因为其叶片大,背面的白毛比较多,这就是我们要的艾绒,产量又高,就是一个优良品种,经过人工的培育之后再筛选。基地有对照区,把人工种植的和野生的进行比较,包括每个品种都要选育,不但有我们南阳艾,也有蕲艾、北艾、红脚艾等。在每个对照区看品质、出绒率,进行对比。”

  公开资料显示,艾草在全球有超过三百个品种。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艾草的文化和保健意涵悠久而广泛。位于中国南北方交界处的南阳,是艾草的主产区之一。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气候,艾草的特性也有差异:

  王绍辉说:“比如新疆,因为昼夜温差大,其艾草表现出来的品质,比南阳的味道更浓,但是出绒率还是没有南阳的高。”

  1998年,南阳出现第一家艾草加工企业。而王绍辉说,艾草产业在当地快速发展,还是近些年的事。“当时大家都意识到艾草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一年收三茬,用手工把它脱叶,那时候卖到6元一公斤,一亩地一年的收益就能有两三千元。”

  从种植、收获到加工,机械化大幅度提高艾草的生产效率。

  王绍辉表示:“过去一个人一天割不了一亩地,但是现在二代的割草机,一天就能割掉150亩。以前全靠手工脱叶,20亩地,四五十个人一干就是一个礼拜,非常难。现在第三代的脱叶机,一天一台机器就能脱叶至50亩。”

  产业发展也在倒逼技术进步。南阳曾经的国营机械厂老职工丁相胜用当年做面粉机的技术,设计制造了艾草加工设备,最新的产品已经不需要预先脱叶。现在作为企业董事长的丁相胜告诉记者:“最早的时候是靠手工来捋掉叶子,杆子也扔掉了,有点可惜,脱叶成本也很高。后来有了脱叶机,用脱叶机解决,附加值就更高。”

加工设备正在产出艾绒加工设备正在产出艾绒

  这套设备能自动分离艾草的叶片和枝干,叶片上的艾绒可以按需要加工出多种纯度,制作艾灸用的艾条、艾柱等,也能成为被褥等家纺产品的填充材料。而剩下的艾灰和艾渣,还可以分类利用。

  丁相胜说:“杆子粉碎之后,就自动出来艾渣、艾灰。艾渣可以做枕头,可以卖给饲料厂。艾灰可以做足浴包,也可以卖给饲料厂。”

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

  丁相胜的企业已经入驻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园。园区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受益于他带来的机械化。另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周天茜介绍:“我们一台机器能顶十几个人,而且就业率不会减少,因为我们还有别的新品。原来只有艾条和艾柱,没有别的系列的产品,现在系列产品多了。比如,我们手工生产的养生槌,又养活了几千人。以前产品单一,而且忙不过来,现在一些产品能够用机械化生产,也有心思去研究新产品。”

  传统印象里,养生保健类产品主要面向中老年人,但周天茜捕捉到新的变化:

  周天茜说:“原来想着大爷大妈喜欢养生,实际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养生,然后我们进行一些创新,打造了公司的形象IP,打造新消费的市场。”

企业的艾草主题文创产品企业的艾草主题文创产品

  她的公司还设计开发了针对上班族缓解压力、差旅便携等需求的产品。端午节临近,电商部门的员工忙着打包、发货。

  周天茜说:“端午节前后有艾草香包,还有新鲜艾叶、养生槌等,端午前后的订单很火爆,现在一天比原来能增2万多份订单。”

企业电商部门正在将艾草产品打包发货企业电商部门正在将艾草产品打包发货

  根据南阳市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市注册艾草种植加工企业、服务机构近2000家。年产值上亿的企业有7家,全市艾草产业年产值150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领先,还销售到日本、韩国和欧洲。产业发展带来聚集效应,卧龙艾草产业园2023年11月开园以来,入驻率已经达到九成。其中不只是本地企业,深圳一家集团公司将全国的仓储中心搬到南阳,还计划陆续开设与艾草相关的教育培训、康养旅游等基地。

  公司南阳总部总经理周黎明表示:“我们叫‘优势互补’,结合种植、加工、生产等天然优势,再结合我们的优势,比如科技创新。我们的仓储物流培训已经开始了,教育培训,包括艾灸保健师培训等,也已经开始了,把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给规范起来。”

  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在发展艾草种植、加工等系列产业。南阳的“五叶大白”也被引种到远近各地。

  王绍辉说:“比如安徽、湖北和山东,甚至哈尔滨、新疆喀什等,都来南阳引种。但现在在整个市面上来讲,不管是北艾,还是南阳艾、蕲艾等,大家都在努力去做一款好的产品。”

  王绍辉在全国有2万多亩艾草,其中8000亩在南阳,这在南阳全市的近30万亩艾草中,只占百分之二点几的比例。生产加工用的艾草供不应求,但他在谢庄镇的样板田里,还是留了一些艾草,端午节前一两天才收割。这是留给本地人挂在家门前,端午节里最传统也最新鲜的味道。

南阳市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