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化中国行 | 古镇“蝶变”风华再现 活化利用串起文化“明珠”

文化中国行 | 古镇“蝶变”风华再现 活化利用串起文化“明珠”
2024年06月09日 12:09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各地旅游景点人气火爆,古城古镇游深受大家喜爱。广东近些年加大对古城古镇的修复保护以及活化利用,不少地方的古城都恢复了原有的风采。

  在广东省江门市赤坎华侨古镇,这里的建筑具有民国时期的风格,大多数建筑都建设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赤坎华侨古镇占地约1500亩,有600多栋百年骑楼、碉楼等中外建筑,集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清末民初时期骑楼流传到广东地区。

  由于广东多雨,而这种建筑结构的特点既可以为街上的行人避风雨、挡日晒,又可以在一楼展示橱窗、招徕生意,因此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

  如今,来到这里,依旧能够感受到二十世纪初期,赤坎商贸繁荣景象和当时的市井生活。这些建筑,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人口外流、长期空置缺乏维护等原因,曾一度出现了大面积的损坏。

  为了保护古镇和古建筑,并活化利用,当地对赤坎华侨古镇开展了大面积的修缮工作。当地在修缮的时候,尽量保持了建筑原有的历史肌理,只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还原和加固,修旧如旧,保留了历史风貌、侨乡建筑原有的样子。目前,古镇整体区域修缮面积已达约23万平方米。

  这栋骑楼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办的开平县电话公司,里面的装修风格完全按照当年的样子进行还原,这里的电话和打字机都是道具,可以让游客有声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为了还原当地的乡土文化风貌,古镇鼓励、引导当地特色的“老字号”商家入驻古镇,并优先安排有回乡意愿的原住民回到古镇就业或者创业。

  2023年,古镇年接待旅客量250万人次,古镇直接就业岗位超过3000个,有效带动本地居民就业与经济发展。这个端午假期,预计游客量达8万人次,古镇也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广东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