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承诺——张忠敏14年照顾同事的故事

承诺——张忠敏14年照顾同事的故事
2024年06月10日 00:00 兵团日报

6月5日,张忠敏(后)和张建诚有说有笑外出遛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6月5日,张忠敏(后)和张建诚有说有笑外出遛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6月5日,张忠敏(左)与张建诚在家里一起吃晚饭。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6月5日,张忠敏(左)与张建诚在家里一起吃晚饭。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6月的伊犁河谷,山雨渐多。4日深夜,一阵雷声滚过,雨声淅淅沥沥,惊醒了四师七十一团退休职工张忠敏。

  “建诚家的窗户不知道关了没,别着凉了。”想到这,张忠敏佝偻着腰披上外衣,在漆黑的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400米外同事张建诚的家。他熟练地推开张建诚家的门,进屋看到张建诚还在熟睡,没掉下床,没掀被子,窗户也没被风吹开,这才轻轻关上门,放心地回到住处睡下。

  这份牵挂,从2010年至今,已有5000多天,从未间断。14年,两个“小张”变成了“老张”,都已头发花白。

  “我67岁了,比你大10岁,到时怕走在你前头……”一次,张忠敏开玩笑。“你走了,谁能把我照顾得这么好,我得走到你前面。”张建诚也笑起来,眼圈却红了。

  “别怕,有我呐!”张忠敏轻拍张建诚的肩膀。一句承诺,如此熟悉,让张建诚百感交集。他总说,自己瘫痪在床,是不幸的;但有忠敏大哥在,也是幸运的。

  一诺千金,张忠敏14年照顾高位截瘫的同事张建诚,用担当与大爱支撑起他多苦多难的人生。

  “我吐口吐沫是个钉,说到就要做到”

  14年前,张忠敏、张建诚都在七十一团广播电视台工作,是好搭档,也是好哥们。

  2010年6月的一天,两人外出铺设有线电视光缆。工作快结束时,张建诚身上的保险带突然脱落,“嗵”的一声,他从10米高的电线杆上坠到地面,当场昏迷。

  “啊!”张忠敏心脏狂跳,他赶紧联系救护人员,在张建诚耳边呼喊:“兄弟,坚持住。”

  救护车一路疾驰,张建诚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的腿脚动不了,狂乱地喊叫起来。痛苦、恐惧、无助如潮水般涌来,他紧紧抓住了张忠敏的手。

  “别怕,有我呐!”张忠敏轻轻地说。这句话,极大地安慰了张建诚,他渐渐平静下来。经过抢救,张建诚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脊椎骨断裂,导致双下肢瘫痪。

  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张建诚无法正视现实,狠命地捶打两条腿,泪水直流:“我才42岁啊,就成了瘫子,老婆有心脏病谁来照顾,女儿谁来管,今后的日子咋过呀!”

  “别怕,有我呐。”张忠敏再次说道,“咱俩外出架线一直相互帮衬着,没出过纰漏。这次我没能把你平安带回家,有责任照顾你。只要你需要,我会一直守在你身边!”

  都说久病床前亲情淡,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同事?忙活几天几月可以,照顾同事一辈子的事闻所未闻,张忠敏是不是把话说早了?消息传出来,不少人议论。

  闲言碎语传来,张建诚难受得吃不下饭。问明缘由,张忠敏宽慰道:“谁这辈子还没个难事,再大的困难,来搭把手就过去了。我吐口吐沫是个钉,说到就要做到!”

  张建诚的妻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常年卧病在床;还在上初中的女儿更没有能力既照顾母亲又照顾父亲。伺候张建诚的重担,张忠敏毫无保留地挑了起来。为了方便,他干脆在医院过道打起了地铺,日夜守着张建诚。

  一天,张忠敏发现张建诚的脸涨红了,嘴里嗫嚅着什么,原来久卧的他严重便秘。张忠敏剪去指甲,不顾刺鼻的臭味,用手指头一点点为张建诚往外抠大便。护士看到说:“戴上一次性手套吧。”张忠敏悄声答道:“塑料硬,怕伤着肠壁,这样他会舒服些。”粪便被抠出后,张建诚轻舒了口气。

  担心张建诚长褥疮,张忠敏每半个小时给他翻一次身。可张建诚90公斤的身体,每次翻身都让张忠敏累出满头大汗。张忠敏日夜不离张建诚,每天端屎端尿、买营养品、喂饭清洗、帮助治疗,没睡过一个整觉。4个月后,张建诚出院了,张忠敏却瘦了10公斤。

  “我总想,不会有人一直照顾我。哥,你就像黑暗里的光亮,给了我希望和温暖。”张建诚对张忠敏说,这份情义,比亲情还真挚。

  “在他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我更不能离开他”

  从医院回到家中,等待张建诚的却是更残忍的现实。

  高位瘫痪,张建诚感觉“腿像飞走了似的”。关于腿的感受永远地从这个壮年汉子身上消失了,这让他有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出院后的第二天,张建诚的妻子程永珍向张忠敏哭诉自己的忧虑。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孱弱,如今张建诚又瘫痪在床,家里的顶梁柱塌了。

  “别怕,有我呐。”张忠敏对程永珍说,“我在医院照顾了他4个多月,了解他的脾气习惯,照顾起来没啥问题。”

  为了这句承诺,张忠敏选择了继续默默守护张建诚。

  此后,每天早上天未亮,张建诚的家里已飘出饭香,张忠敏忙着做早饭、收拾家务,为张建诚做康复护理,然后去单位上班。中午、下午下班后他再第一时间赶过去,照顾张建诚。一天忙完,常常是夜深人静了,才回到住处。

  冬天雪花飘飘,张忠敏起得更早,为张建诚点燃火炉,做好早饭,再把洗脸水热好接好、牙膏挤好才去上班。在张忠敏心里,除了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好张建诚。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秋天,张建诚的母亲离世了。“老天啊,你为啥这样对我……”张建诚痛不欲生,张忠敏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更加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

  看到张忠敏忙里忙外,程永珍感激不尽,却又无从表达。2012年1月的一天,她流泪给张忠敏写了一封信:多谢你了,恩人!是你撑起了我家的天,女儿顺利考上高中。可是我的心脏病最近反复发作,如果我哪天走了,拜托你以后照顾好他……看完信,张忠敏沉默了许久。

  苦难又一次降临这个家庭。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早晨,张忠敏像往常一样来到张建诚家,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到程永珍。推开卧室门才发现,她已经离世了。

  “人瘫了,老娘和老婆都走了,我活不下去了啊……”爱妻的离开,犹如晴天霹雳,张建诚一下懵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是一场噩梦。办完妻子的后事,悲恸不已的他抱着张忠敏痛哭:“不要管我了,我就是个废物、累赘。”

  看着这个五尺汉子短时间内遭受多重打击,张忠敏也流下眼泪,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他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我更不能离开他,要帮他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一次次厄运,折磨着张建诚,他到了崩溃的边缘,屡次想轻生。

  “你把我推到河边吧,我想自己待会儿。”从不愿出门的张建诚对张忠敏说。“天气冷,等暖和了咱们再去。”张忠敏敷衍道。不久,张建诚又说自己严重失眠,让张忠敏拿瓶安眠药来。

  看穿张建诚的心思,张忠敏干脆把话说开了:“你走了,娃娃咋办?”张忠敏深知,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鼓励张建诚:“你还年轻,那么多残疾人都过得挺好,你肯定也能行。别担心,我不会离开你!”

  “咱们一起加油,一定会越来越好”

  此后的10多年里,两点一线构成了张忠敏的生活圈。

  七十一团距离伊宁市近200公里,进一趟城是很多人盼望的事,但张忠敏从不想出远门,即便去伊宁市出差,也赶最早的班车,常常顾不上吃午饭就匆匆往回返,确保当日出门当日就能回来见到张建诚。

  一天凌晨3时,张忠敏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看到是张建诚打来的,张忠敏心里一紧。“哥,我从床上掉下来了。”听着电话那头张建诚羸弱的求助声,张忠敏起身就往他家跑。

  进门后,张忠敏看到张建诚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尿液流了一地。张忠敏心疼得流下泪,赶紧把他抱到床上,烧水为他擦洗身体。守到第二天医院一上班,他就背着张建诚去检查。结果出来,张建诚摔骨折了需要入院治疗,张忠敏又在医院陪护了他两个月。

  出院那天,正是元旦,看着街上人来车往,充满生机,张忠敏做了个深呼吸,对张建诚说:“新的一年,咱们一起加油,一定会越来越好!”

  张忠敏想,此时的张建诚,既需要身体上的护理锻炼,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得帮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回到家,张忠敏四处寻找,用小推车推来收割机轮胎上的铁底盘,又找来铁管运到机械厂,请人焊接了底座、扶手和横杆,然后装在张建诚的床上,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帮他锻炼臂力。这种“土办法”很适合张建诚,1年后,他可以自如地上床下床了。

  看着张建诚逐步树立了信心,张忠敏大受鼓舞,拿来锯子当起了“木匠”,将张建诚家的沙发、餐桌等高度降低了15厘米,又动手当起了“泥瓦匠”,将灶台面也降低了15厘米。此后,张建诚依靠轮椅能自由行动了,学会了炒菜和做拉条子,生活有了滋味。

  “爸爸高位瘫痪后,妈妈也去世了,张伯伯没有休息过一天。有了他的悉心照顾,爸爸瘫痪这么多年,没生过褥疮,双腿肌肉也没萎缩。张伯伯常说:‘你爸好着呐,有我在,你就放心吧。’”回忆往昔,张建诚的女儿张紫芸潸然泪下,“因为有了张伯伯的默默付出,我才能顺利上完高中、大学又读研、工作。如今,我也成了家,更能体会到张伯伯的艰辛和不易。”

  年复一年日夜操劳,张忠敏看上去比同龄人老许多,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指关节又粗又大。与妻子离婚后,让他愧疚不已的,是对女儿张灵的陪伴少之又少。“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14年忙忙碌碌,让张忠敏觉得女儿从高中、大学到工作,恍惚间就长成大人了。

  “爸,您忘了我这个女儿吗?”一年春节,说好了和张灵吃团圆饭,张忠敏最终没去。张灵忿忿地给张忠敏打来电话说:“照顾张叔,我们都赞成,可孩子也需要父爱啊!”

  2022年大年三十,家住伊宁市的张灵终于盼来父亲,一家人热热乎乎地包着饺子。时针滴答滴答地走着,张灵发现父亲又坐不住了,开始在客厅里转圈圈。

  “爸,咱们一家好不容易坐在一起,您就安心吃顿饭吧。”张灵有些生气。“孩子,你张叔没人照顾,怕他有啥意外,再说他一人过年多孤单……”张忠敏说完还是连夜返回了团场。

  2023年春节,一大家子终于团圆了。张忠敏、张建诚的两个女儿回到团场,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守岁。新年的乐声响起,两个“老张”开心地笑了。

  “我是个有福气的人呀。这么多年,你一直照顾我,各级党组织关心帮助我,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我更要好好生活、享受生活。”举杯同祝福,张建诚笑眯眯地对张忠敏说。

  今年4月,张忠敏被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授予全国“诚信之星”称号。在北京,站在领奖台上,从未出过远门的张忠敏流下了滚烫的泪水:“我只是在践行自己的承诺。” 

同事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