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十六载风云变幻,亲情不变、初心未改——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

十六载风云变幻,亲情不变、初心未改——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
2024年06月14日 13:19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厦门6月14日讯(记者 尹赛楠 麦旭涛 符海川)凤凰花又开,跨海来相会。6月14日,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于福建省厦门市拉开帷幕。记者在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论坛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举办主论坛活动以及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50项活动。目前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

6月14日,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于福建省厦门市拉开帷幕。(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6月14日,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于福建省厦门市拉开帷幕。(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作为两岸民间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历经十六载,走向碧玉年华,茁壮成长。十六年来,论坛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让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同胞通过海峡论坛厚植情谊、增进福祉。无论面对肆虐的新冠疫情,还是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海峡论坛从未间断,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

  尽管当前台海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但本届论坛仍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踊跃响应,台湾政党代表、台湾主办单位代表,行业代表、社团负责人以及工青妇、科教文卫、农林水利、民间信仰各界别嘉宾共7000余人跨海而来、为情而聚,充分表明民进党当局“绿色恐怖”、阻扰限制不得人心,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愿望势不可挡。

  为充分反映当前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热点,充分考虑台湾同胞在交流合作中的需求,本届论坛持续聚焦两岸基层和青年群体需求,举办职工、妇女、婚姻、基层治理等贴近百姓生活、“乡土味”十足的论坛活动,让两岸基层民众互诉亲情、共话桑麻,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举办体育、文学、新媒体、乡建乡创等交流活动,为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创造更好条件、更多机遇;紧扣当前经济发展脉搏,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举办科技金融、卫生健康、智能制造等论坛活动,推动两岸有关机构和企业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促成一批合作项目落地,让台湾同胞和企业界人士利益更多、福祉更实、未来更好。

  去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从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到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从促进福建全域融合发展到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强化组织保障,四千多字的内容中,字字饱含着对台湾同胞的关爱与温情。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台湾网记者 麦旭涛 摄)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台湾网记者 麦旭涛 摄)

  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勇表示,本届论坛聚焦贯彻落实中央《意见》,举办两岸乡村、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等活动,充分展现两岸社会融合、经济融合、同胞情感融合以及福建全域融合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下阶段,国家卫健委、全国青联、全国妇联、厦门市等有关单位,将进一步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意见》,进一步细化出台新的举措,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向更广领域、更高程度、更深层次迈进。

  两岸关系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两岸青年交流是历届海峡论坛的重要部分。陈志勇介绍,经优化整合,本届论坛青年版块共设有13项活动,一如既往地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成长成才、交心交融创造更多条件、更好机遇。我们相信,两岸青年通过海峡论坛等一系列内涵深刻、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一定可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好地为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互诉亲情、共话桑麻,讲述血浓于水的生动故事,展望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十六载风云变幻,海峡论坛始终坚守,为两岸同胞架起了“连心桥”,铺就了“惠民路”。“我们相信,两岸同胞通过参与本次论坛活动,一定能有所感、有所得,一定能体验更好、收获更大、情感更浓。”陈志勇如是说。

  [责任编辑:尹赛楠]

海峡论坛台湾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