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人的故事|致敬“火焰蓝”!世间没有“超级英雄”,但有他们

中国人的故事|致敬“火焰蓝”!世间没有“超级英雄”,但有他们
2024年06月14日 13:04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牟昊琨 实习记者 林怡宁 冯靖桐 周杨译)有一种守护叫“火焰蓝”。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却在危难中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安全,义无反顾向死而生。他们不是生来勇敢,而是选择了责任与担当。近日,应急管理部举行记者见面会,“时代楷模”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的4名代表来到现场与记者见面交流,分享了他们坚守基层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

  这支消防救援队伍诞生在革命老区延安,建队51年来,承担着守护革命老区 3556 平方公里土地和 75 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创造了辖区红色革命旧址半世纪“零火灾”的奇迹,被老区人民亲切誉为“红军传人、人民卫士”。2023 年 11 月,中宣部授予宝塔消防救援站“时代楷模”称号。此次参加记者见面会的有宝塔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裴文博、站长助理张保愿、灭火救援班班长赫耀威、分队长兼“张思德班”班长严杰。

  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作为宝塔站“张思德班”的第3任班长,严杰说,张思德的精神力量至今仍感染着他们。他和战友们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战时当攻坚组,平时是服务队、宣传队。灭火救援、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在服务群众中与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谊。

  严杰是2016年5月调到宝塔站“张思德班”的,他们每天都要开展非常严格的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还要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除此之外,还要开展消防宣传、便民助民活动。一开始,严杰不是很理解,他觉得消防队伍就是练好兵、备好战,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打赢制胜,为什么还要开展这么多便民助民活动?

  一件小事改变了严杰的看法。“有一次我们在辖区的麻庄村进行防火巡查,发现70多岁的五保户申大爷无儿无女,居住在一个废弃的窑洞里,生活很困难。我们了解情况后,就经常主动上门,砍柴挑水、打扫卫生、拉拉家常,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看见老人的生活环境变好了、笑容变多了,我也真正明白了消防救援队伍是人民的队伍,‘竭诚为民’不光是要做好灭火救援的大事,也要做好助民帮困的小事。我想这不仅是宝塔站最鲜明的特质,也是我们被老区人民亲切誉为‘红军传人、人民卫士’最重要的原因。”严杰在见面会上动情地分享道。

  截至目前,消防站捐资助学21人,捐款捐物价值34万余元,义务献血6万余毫升,播植消防林600余亩,义务送水5000余吨。

  “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更加激励着我们,未来,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当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勤务员。”严杰说。

  绝活源自30年如一日的琢磨钻研和积累

  1993年12月从湖北入队参加消防救援工作,30年来一直坚守消防救援岗位的张保愿,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000余次,解救被困群众400余人,执行重大消防安保任务100余次。

  “30年来,我也经历过命悬一线的生死救援、艰苦卓绝的灭火战斗,但只要能确保老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付出再多的艰辛都是值得的。”张保愿说。

  平时张保愿还喜欢钻研车辆器材,比较擅长车辆器材维修和救援装备革新发明,研发的实用器材中有两项获得了国家级专利。他一直坚信,只有奋斗才能体现人生价值。30年来他努力干好每一个岗位,站里的一千多件器材装备,他都能讲得清、用得熟。平日里,测量器材发生故障,他都能及时、准确、迅速地排除。“大家说我有绝活,其实我觉得绝活就是源自30年如一日的琢磨钻研和积累。”张保愿说。

  如今,他不仅是站里的“好榜样”,也是战友们亲切的“老大哥”。他结合自己30年的实战经验,与战友共同编写了《火场救援供水》《车辆器材一本通》和《危化品事故处置对策》三本教材。在现场,他还带来一本自己编写的《危化品企业信息及事故处置方案》,这里面主要讲了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属性特质,详细讲解了发生危险后的应对处置战法。大家说,这本手册对于科学处置各种危化品事故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每处革命旧址都有一支“永远不走的消防队”

  见面会上,裴文博带来了一顶陈迹斑斑、被烧变形的消防头盔。“这顶头盔是宝塔站的第 16 任政治指导员张瑞超在离任前亲手交给我的。”裴文博介绍,这顶头盔是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油罐爆炸起火事故中,宝塔站的攻坚组队员冒着生命危险,逆火前行,强登油罐顶、架设泡沫沟管的时候,长时间受高温炙烤以后烧变形的。

  “它不仅是宝塔站战友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斗作风的体现,更是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战斗精神的传承。我和我的战友将始终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淬炼过硬本领,坚决扛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永做新时代‘宝塔山下的忠诚卫士’。”裴文博说。

  “在我们辖区分布着以枣园、杨家岭、南泥湾为代表的168处革命旧址和数以万计的革命文物。里面90%以上都是纸质或者胶片类资料,一旦发生电器线路故障,或者一个不起眼的烟头,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保护旧址的消防工作必须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裴文博指出,长期以来,保护革命旧址的绝对安全是宝塔消防救援站义不容辞的责任。

  针对这些实际困难,救援站建立了“一址一策一演练”精准化响应机制,即根据每一个革命旧址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应急处置方案。见面会上,裴文博还展示了他们所编制的“一址一册一演练”手册,大家对旧址的用电器插座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登记记录,确保所有的革命旧址在防火安全方面做到万无一失。

  随着时代的进步,救援站将更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旧址保护工作中来。比如指导革命旧址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接入火灾视频监测系统,在宝塔站的接警调度中心,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火情监测。此外,救援站还培养了一批无人机飞手。他们会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利用无人机的红外感应探头,对革命旧址进行全覆盖异常热源探测,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让旧址保护工作真正实现了科技赋能、与时俱进。

  不仅如此,裴文博介绍,在他们的倡议下,辖区建立了“红色革命旧址消防志愿者联盟”,联盟对旧址内的讲解员、保安大叔、保洁阿姨等进行培训,把他们变为志愿消防队员,如今他们已经能够熟练讲解以及使用消防器材。

  “在我们的不断推动下,这个联盟现在从宝塔区走了出去,延伸到了延安市的各个县区,目前已经有超过14万名消防志愿者加入到了联盟中,相当于每处革命旧址都有这么一支‘永远不走的消防队’。”裴文博说。

  “火焰蓝”会一直奋战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现任宝塔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班班长的赫耀威,2009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2016年5月来到宝塔消防救援站。从事消防工作15年来,他一共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25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240余人。宝塔消防救援站建队51年来,在上万次的灭火救援战斗中,没有一次人员伤亡,其中有何秘诀?赫耀威总结了三个“依靠”。

  依靠科学。“救人第一、科学施救”是灭火救援的指导思想,既指导如何快速救助被困群众,也指导队员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宝塔站会围绕辖区的消防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确保让每一名指战员都能够了解车体结构和装置运行,以及处置难点,确保每一名指战员能够在灭火救援的现场,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科学应对。

  依靠训练。掌握了科学应对的方法,成功的消防救援更离不开成千上万次实战实训的锤炼。宝塔站训练只讲八个字: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最基础的技能反复练、困难的重点练、有难度的坚持练,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依靠经验。在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经验很重要。“老带新、传帮带”是国家消防救援局大力倡导的,也是消防救援队伍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宝塔站经常进行战例研讨、沙盘推演,大家共同学习救援技巧、救援技术,分享救援经验,共同提高。

  “在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经验很重要。”作为灭火救援班的班长,郝耀威现在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职责,就是把自己的救援经验和救援技巧都传授下去,“还有像张保愿班长这样的‘老大哥’,将自己30年的经验都写下来、编成书,将队里所有人的经验汇集起来,就成为了集体的智慧”。

  见面会上,赫耀威还带来了一份温暖的 “礼物” ——一个装满群众祝福的纸盒。据赫耀威介绍,盒里装有10个代表平安的“中国结”和19张写满祝福的便签,是2022年除夕两个小女孩放在消防站门口的。在赫耀威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代表了老区人民和消防队伍的“鱼水深情”与“双向奔赴 ”。

  信念从未发生改变,但身上的责任变得更重了。获得“时代楷模”称号后,他们仍然保持着应有的工作状态,执班备勤、灭火救援,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像我们的战友王星星说的那样,每天晚上点完名之后,他都会在消防站的门口望着亮着灯的宝塔山,告诉自己,今天的宝塔区一切平安,告诉自己,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守护万家灯火,责任在肩,与有荣焉!”郝耀威说。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