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 甘肃的生态保护靠什么?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 甘肃的生态保护靠什么?
2024年06月13日 21:57 新浪新闻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时刻警醒‘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13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30场,甘肃省副省长雷思维在发布会现场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表态。

  同时,雷思维从三方面向在场记者介绍甘肃的生态符号。“最主要的可以用‘山’‘水’‘土’来概括”,他说。

  山就是祁连山,它滋养了河西走廊的绿洲,阻挡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汇合和南侵。

  水,就是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肃的黄河,在甘南玛曲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

  土,就是黄土高原,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

  雷思维表示,近年来,甘肃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天大的事”来抓,全力绘就了美丽甘肃锦绣画卷。

甘肃平凉: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甘肃平凉: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天大的事”来抓

  针对“甘肃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的问题,雷思维回应,我们用心守好“一条河”。全面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启动实施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治水等重大的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修复和保护,黄河甘肃段的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了Ⅱ类标准。“黄河之滨也很美”已经成为甘肃的靓丽名片。

  同时,用心护好“一片绿”。雷思维介绍,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时刻警醒“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建立了全域保护常态化监管监测机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指数增幅达到了10.88%。“甘肃近八成的国土面积纳入国家‘三北’攻坚战的范围,我们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已经启动首批‘三北’重点工程项目,力争到2030年,全省67%以上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此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甘肃开展空气清洁行动,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水环境质量管控,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甘肃的省会兰州市,从曾经的“卫星看不到的城市”走向了“兰州蓝”。

  雷思维表示,甘肃生态地位重要,但生态的基底也很脆弱。未来将继续发扬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让陇原大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把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让甘肃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甘肃临夏:夏日时节8万多亩油菜花竞相盛开甘肃临夏:夏日时节8万多亩油菜花竞相盛开

  2022年和2023年国土绿化面积均居全国第2位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表示,过去三年,我们完成了国土绿化2952.05万亩,2022年和2023年国土绿化面积均居全国第2位。

  任振鹤介绍,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过去人们担心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民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愚公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迹,当地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如今已成为沙漠里的碧水明珠,呈现出一派波光荡漾、水鸟翔集的景象。

  此外,针对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实际,对受灾害威胁较重6类区域内的群众,实施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已有7.86万户、28万名群众远离了危险、搬出了安全、搬进了幸福。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东湖公园水清岸绿,风景如画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东湖公园水清岸绿,风景如画

  预计到2028年,90%的大型矿山将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在祖国的版图上,甘肃是一个能源资源的“大宝库”,也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目前,甘肃已发现的各类矿产190余种,查明储量的有134种,其中镍、钴、铂等12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第1,而且每个品种都具备成为一条产业链、带动一片大产业的潜力和前景。“近年来,我们聚焦国家所需、发挥甘肃所能,全面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供给质量,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甘肃力量。”雷思维说。

  雷思维介绍,我们把能找的都找出来。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地勘资金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以财政资金引领、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地质找矿格局。像甘肃的煤炭资源,目前已经探明的储量排在全国第6位,2023年煤炭产量比3年前翻了近一番。

  雷思维强调,我们把开发的“绿”起来。更好统筹“找好矿”与“护好绿”的关系,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产资源开发勘查的全过程,推广绿色勘查适用技术,应用绿色开采工艺,推动矿区扩绿增绿,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绿色矿山标准体系。预计到2028年,全省90%的大型矿山、80%的中型矿山将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