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镇”兴路上的滨州:激活镇域经济“新引擎” 趟出一条乡村振兴“共富路”

“镇”兴路上的滨州:激活镇域经济“新引擎” 趟出一条乡村振兴“共富路”
2024年06月14日 11:03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马鑫 滨州报道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滨州市各乡镇坚定扛起发展使命,出台培育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各项决策部署,以党建为牵引,以土地和产业为抓手,借助本地资源禀赋,打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组合拳”,着力推动村集体破解发展难题,持续巩固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盘活镇域资源谋发展

  党建工作是干好基层工作的总抓手、金钥匙。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产业为依托、以生态铸“乡魂”,逐渐描绘出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走进滨城区秦皇台乡朝阳新村段李初心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大棚映入眼帘。推开大门,掀开帘布,清新的菌香混杂着菌料的香味迎面扑鼻,一簇簇鲜嫩的菌叶如花瓣般竞相绽放,长势喜人。

  秦皇台乡一直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为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秦皇台乡推行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通过发布招募令,吸纳具有项目、技术、资金优势的各类企业实现资源互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在秦皇台乡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朝阳新村村集体合作社与滨州福哲思蕈菌有限公司进行合作,通过“1+1+1”的发展模式,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为确保“共富合伙人”行动行稳致远,滨城区吸纳企业、院校、社会组织等成立乡村振兴共富党建联盟,借助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推动政策、资源向农村集聚,实现区域内组织建设的全面进步、特色产业的抱团发展。同时,设立3700万元乡村振兴共富引导资金,储备项目38个。

  据了解,合作公司以每个大棚2000元的价格租赁给农户,统一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并按照市场价格签订回收协议,统一收购、销售,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村民收入。同时,从雇佣到租赁,让企业摆脱了生产“束缚”,专注于品种研发和市场开拓,实现了多方共赢和良性循环。

  “‘共富合伙人’行动是建立在以党建引领为宗旨,以资源整合为要素,以双向共赢为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村企合作搭建了稳固交流平台、拓宽了产业生态圈,形成了共建共享、共同致富的崭新局面。”滨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一鸣说。

  “数字化”助力电商经济,打响镇域经济新IP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从农业、电商、信息建设三个方面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以渔网产业为综合试点探索出一条“互联网+特色产业+加工基地+物流速递”发展的新路子,有效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镇域经济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现在我们村生产的网盘手抛渔网占据了国内行业80%的份额,已经形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网盘手抛网第一村’。”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沾化区吉祥渔网合作社理事长李从吉介绍。走进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河东李家村,家家户户五颜六色的渔网,一件件打包好的快递包裹堆满了院子,热火朝天的景象令人欣喜。

  2023年6月、12月“沾化织富工”先后被滨州市人社局、山东省人社厅评为全市年度特色劳务品牌和第二批省级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特色劳务品牌。“沾化织富工”是依托渔网产业聚力打造的“沾字号”劳务品牌。

  近年来,沾化区大高镇立足渔网制造产业优势,坚持“以龙头引领发展、以培训壮大队伍、以品牌拓展市场、以产业带动就业”的理念,聚力打造“沾化织富工”劳务“金字招牌”,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门口就业、技能就业、高效就业”,用“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以“优势产业”促动“优势产能”,探索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劳务建设促就业、助产业的新路子。目前,全镇渔网产业年吸纳或输出劳务人员达1200余人,带动周边3万余名群众实现稳定的“家门口”就业,产业年销售额超2亿元,人均收入4万元,逐步成为全区劳务输出、就业增收的主力军。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进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按照新“四化”的要求,邹平市西王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西王的特色、西王的活力。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西王村以西王集团农业产业化为支撑,通过建立起“农民+产业+城镇+农民”的发展模式,把周边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居住,生活、养老等问题,加快农民与城镇化的融合。

  农村发展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让农民既失地又失业。西王村通过发展经济,带动周边村庄土地增值,并把土地增值惠及周边群众,让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自愿聚集,形成以西王新村为核心,以旧村改造为资源,以产业聚集为载体的大型西王社区,从而带动西王村的社区建设和城镇化、城市化。由“村”到“社区”,体现了西王村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向现代文化社会的转型。在西王上班的职工,还有一个新称谓,那就是“新西王人”,不管是原先的西王村人,还是在企业上班的职工,都是“新西王人”,一个字的区别,消除了职工与村民在身份上的隔阂。西王对村民、对职工,都以“新西王人”的身份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促进了西王村民与职工之间的融合,实现了“西王一家亲”。

  西王村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和物资流动的迅速加快,拉动了村周边地区餐饮、物流、住宿、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活跃了城乡经济。与此同时,西王村所在韩店镇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走在了全省前列。西王村承担着韩店镇部分城镇化建设的功能,西王村土地的集约化,促进了韩店镇农业的现代化和工业的规模化,构筑了韩店镇产业经济支撑和财政支持。同时,西王村的工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为韩店镇解决了上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西王热电厂负责韩店镇政府及驻地村民的供汽供暖,为韩店镇的公共服务配套担负起了一份责任。截至2023年,邹平市韩店镇有规模以上企业10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韩店镇位列2023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第412位,全国千强镇第300位。韩店镇被列入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成为了全省新型城镇建设的典型。

  共富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滨州市推动各乡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当好共同富裕实践的宣传员、带头人和推动者,通过凝聚合力、不懈奋斗,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共同富裕在滨州全面落地贡献力量。

  责编:高雪婷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