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镜头连中外·第51辑 | 探索无止境——携手攻关“人造太阳”

镜头连中外·第51辑 | 探索无止境——携手攻关“人造太阳”
2024年06月14日 19:49 新华网

  从古至今

  人类对太阳的奥秘有着共同的探求

  如今,不懈追寻化作科研动力

  模拟太阳核聚变而诞生的“人造太阳”

  正点亮人类共同向往的清洁能源之梦

  在法国南部小镇圣保罗-莱迪朗斯

  一组几何形在建厂房颇具科幻感

  多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这里攻坚克难

  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

↑这是在法国圣保罗-莱迪朗斯拍摄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建造厂房。↑这是在法国圣保罗-莱迪朗斯拍摄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建造厂房。

  ↑在位于法国圣保罗-莱迪朗斯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建造厂房外,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个参与方的旗帜和ITER组织的旗帜迎风飘扬。

  该装置又有“人造太阳”之称

  将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过程

  探索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

  为人类寻找无尽清洁核聚变能源

  奠定坚实的科学和工程基础

↑工作人员在法国ITER项目的预组装大厅里忙碌。
↑工作人员在法国ITER项目的预组装大厅里忙碌。↑工作人员在法国ITER项目的预组装大厅里忙碌。

  ITER的“心脏”——托卡马克装置

  重达2.3万吨

  相当于三个半埃菲尔铁塔

  包含近百万个组件

↑这是在法国ITER项目建设现场拍摄的安装中的托卡马克装置。↑这是在法国ITER项目建设现场拍摄的安装中的托卡马克装置。

  2006年

  中国正式成为ITER计划参与方

  2019年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

  中方与法国法马通公司组成中法联合体

  与ITER组织签署主机安装一号合同

  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度参与托卡马克核心设备的安装

  ↑这是2006年11月21日,时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出席仪式,代表中国政府在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及相关文件上签字。

↑2021年4月,中国研制的PF6超导磁体线圈在法国ITER项目现场吊装。↑2021年4月,中国研制的PF6超导磁体线圈在法国ITER项目现场吊装。

  ↑2023年11月24日,在法国圣保罗-莱迪朗斯,中法联合体ITER项目总指挥、中核欧洲公司总裁邰江介绍ITER托卡马克装置的重点系统和设备及其安装的最新进展。

  同时

  中方也在推动自身的聚变研究

  在安徽合肥科学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

↑这是位于安徽省合肥西郊的科学岛,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就在这座岛上(无人机照片)。↑这是位于安徽省合肥西郊的科学岛,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就在这座岛上(无人机照片)。
↑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市民参观EAST。↑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市民参观EAST。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EAST历经几代中国科研工作者接力研发

  于2006年全面建成

  这里正开展的研究与实验成果

  数次刷新世界纪录

  ↑2006年5月26日,参加第十七届受控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国际会议的近400名专家在合肥科学岛参观EAST。

↑2013年10月24日,科研人员对EAST进行升级。↑2013年10月24日,科研人员对EAST进行升级。
↑2023年4月12日,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2023年4月12日,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

  ↑2023年4月12日,在EAST控制大厅,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右)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在实验成功后庆祝。

  距EAST不远处

  一个新大科学装置——“夸父” (CRAFT)

  正在建设中

  学名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这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无人机照片)。↑这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无人机照片)。
↑工作人员在搭建CRAFT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工作人员在搭建CRAFT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

  CRAFT以“夸父”为中文名

  不仅是精准的音译

  还寄托着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险向往光明的信念

  在“夸父”园区宽阔的厂房里

  170余家国内外合作单位的1000多名建设者

  正奋力攻关一系列科研与工程技术难题

↑5月19日,CRAFT园区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5月19日,CRAFT园区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5月19日,CRAFT园区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截至2024年5月

  “夸父”主体工程已经从

  子系统的实验室研发测试阶段进入

  关键部件的研制和现场集成及调试阶段

  总体进度已达70%

  预计将于2025年底建成

  据了解

  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已完成工程设计

  而为建设CFETR研究聚变堆主机关键技术

  和搭建综合性研究平台

  正是“夸父”的主要使命

  “人造太阳”

  始于烂漫想象

  行于耕耘细作

  向着远大前程

  中外科研人员矢志追梦、探索不止

  ——————镜头对话——————

    ——————编者按—————

  镜头连接时空,影像对话世界。“镜头连中外”以镜头为媒,影像为记,透过摄影记者的视野沟通中国与世界,呈现多彩的文明交流画卷。

  策划:王建华 李亚彪 严明

  统筹:伍婧丹 王庆钦

  摄影:张端 高静 周牧刘军喜 黄博涵 金立旺 宋立东

  编辑:王诺 孙瑞博 周佳谊 刘茜

  新华社摄影部 安徽分社 巴黎分社 联合制作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