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小“鲁班”到大国工匠 他们是怎样“炼”成的?

从小“鲁班”到大国工匠 他们是怎样“炼”成的?
2024年06月21日 12:25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一榫一卯一凿一斧的手工制作,在机械化发展的今天,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近年来,在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选手在木工这一项目上接连惊艳世界,拿下多个第一名。这群中国的“小鲁班”是如何成为“大国工匠”的?近日,记者走近了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孩子们。

徐颜在制作木工制品徐颜在制作木工制品

  “小鲁班”接连惊艳世界大赛

  “当时68个国家和地区共1200名选手在52个项目上展开角逐,我听到很多人在现场呼喊China,这是第一次有中国选手参加木工项目比赛,我感觉手里的国旗沉甸甸的。”荣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龙江大工匠”荣誉称号的95后徐颜也是首位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木工组优胜奖的中国选手。大家都叫他“当代小鲁班”,回忆起参赛的场景,他仍非常激动。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举办。徐颜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高举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代表团入场。大赛要求各参赛选手在22个小时内将规定题目的平面图形变成一个高近3米的木制立体实物,拼接缝隙不能超过0.5毫米。要求之高、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徐颜迎难而上,最终获得优胜奖,实现了中国木工项目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零的突破。

  无独有偶,2022年10月,徐颜的徒弟王纵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木工项目并获得优胜奖。截至目前,徐颜、王纵横是代表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比赛中取得最高成绩的两名选手。

  近日,记者来到了一连培养出两名世界级优秀选手的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们二人纷纷拒绝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的高薪邀请,脱下“战袍”,拿起教鞭,被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破格录用为实训教师。“是母校帮助我走上了世界赛场,使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也要带着我的‘徒弟们’征战世界赛场!”说起当初的选择,徐颜的目光中透露着坚定。

  在学校组成的世界技能大赛木工类项目专家教练团队指导下,2018年6月,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施宇航、李帅分别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木工项目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2020年12月,该学院有6名选手分别代表黑龙江省、江苏省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木工类项目的比赛,其中王纵横获得木工项目金牌,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块金牌,石纪龙获得木工项目银牌,其余选手均获得优胜奖的优异成绩。2023年6月,该学院有4名选手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木工类项目的比赛,获得1金3优胜奖的成绩,有3人进入木工、精细木工项目国家集训队。2021年12月选手马元龙、郭鹏分别获得2021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家具设计师赛项(职工组)一等奖,(学生组)二等奖。目前已经培养2名世赛选手、9名全国技术能手、10名国家队选手、2名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1名龙江大工匠、4名龙江工匠、4名龙江技术能手、1名省级劳动模范。

王纵横(左二)在比赛现场做裁判王纵横(左二)在比赛现场做裁判

  以赛促练 打造世赛训练基地

  记者走进全新打造的“世赛训练基地”,学院近几年累计投入近400万元,用于采购德国费斯托、奥地利费尔德、美国得伟等世赛专用木工设备。2023年7月学院将新实训楼1楼近2000平方米的场地分配给基地使用,主要规划有世赛项目实训场地,配有世赛标准工位15个,木材加工中心、工匠班一体化教室、世赛成果展示区以及其他功能性区域。走入世赛训练基地,耳边是捶打木头的“咚咚”声、机器切割发出的轰鸣声;鼻尖是木头散发出的味道;入眼所及是一个个专注的学员,他们正在制作自己的作品。

木作艺大师工作室木作艺大师工作室

  “我们这里的一切都要对标世赛。”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世赛基地主任王艳福说,自从徐颜在2017年代表国家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并获得优胜奖归来后,学校打造了这个训练基地。基地的一切内容对标世赛标准,包括机器、设备、防护措施及操作工位。

  据介绍,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比赛中,每位选手的操作工位面积是28平方米。所以,在这个基地,每位学员的工位面积也是28平方米。“这就要求选手充分思考,放样板、操作台、斜切锯、物料都摆放在哪儿?怎么放能够缩短行走距离?”王艳福介绍说,毕竟世赛木工项目的比赛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22个小时内完成作品。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几位参赛选手,更多的是培养大国工匠。”黑龙江林业职院家居工程学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同时也是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在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说。

  近年来,黑龙江林职院遵循着“名师+技能大师+企业专家”三位一体式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通过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融合传统木作技艺,聚焦家具数字化技术方向,凝练现代工匠型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互补、知识与技能互补、学校与企业互补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了科学备赛,全面提升参赛选手的技能,黑龙江林业职院在教师配备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邀请世界技能大赛木工项目首席专家、竞赛经理、中方专家组组长等中外人士来学校指导参赛学员。在长长的教练团队名单中,除了和木工相关的专家外,体能、思政、心理方面的老师也位列其中。

  他们用一技之长改写人生轨迹

  世赛考验学生的识图、画线、锯、刨、砂光等技能,而且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工艺技能的同时,不断挖掘新技法、再创新。用现代的新的高科技设备去完善传统木工技术,摸索出更新的加工形式和技巧,不断实现向专业技能更高领域的突破……

  世赛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在木工艺项目发展方向上,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在探索创新。

  在木作艺大师工作室里,一件件木质精美的作品在这里展示,有带挡板设计的面案板,获得国家专利的榫卯结构的小板凳、茶几桌;还有适合做伴手礼的磁悬浮小老虎、八音盒、小摆件……木本无华,雕琢而成,木艺品的珍贵在于做木艺的人经过时光的打磨,把木料物化成了一段故事展现给我们。

  工作室里摆放着3D打印机等数控设备,将来可以为买方设计制作心仪的产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学习木工的孩子,找到他们的发展方向,推动木工创意产业项目的发展。”王艳福介绍说,学院正在摸索木工产业与学业的融合与转型。该学院已经成立了木工艺创业设计社团,十多个孩子设计的伴手礼在学校内售出,已经拿到了第一桶金。

  “郭鹏父母是聋哑人,家庭困难,通过参赛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被学校推荐到福建当老师,拿到了高薪工资;同样的,赵旭含也被推荐到安徽去当老师,收入可观。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动手能力强、肯吃苦,通过世赛、国赛的锻炼,他们走向社会后就职就有了优势。”王艳福说,这就是一项技能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记者  张雪地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