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本市200项交通治理项目进展顺利 信号灯将“联网控制”缓解路口拥堵

本市200项交通治理项目进展顺利 信号灯将“联网控制”缓解路口拥堵
2024年06月22日 09:5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6月17日至21日,北京市举办交通综合治理专题研讨班,来自各区交通部门、市级委办局职能处室等多部门负责人共议交通治理。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年初北京市提出的200项具体交通治理项目进展顺利。重大工程方面,地铁3号线一期、昌平线南延完成车站主体结构,1号线支线实现开工。堵点治理方面,“一点一策”推进111个重点点位治理。今年,北京市将推动信号灯智慧信控系统建设,实现信号灯“联网控制”,缓解路口交通拥堵。

  地铁1号线支线开工

  2023年,北京市明确提出坚持以“便捷、顺畅、绿色、智慧、安全”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多种出行方式为补充,结构合理、衔接顺畅、便捷有序的综合交通体系。今年初,北京市制定了年度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提出了26个方面、200项具体任务。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丰台站和朝阳站综合交通枢纽、国道109新线高速、东六环入地等重点工程推进顺利。地铁3号线一期、昌平线南延完成车站主体结构,1号线支线实现了开工。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明年开通运营,届时,北京将形成“八站两场”(即八座火车站、两大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格局。

  北京地铁6号线南延工程东小营南站提前五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昨天,北京地铁6号线南延工程东小营南站提前五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至此该车站土建工程基本完工,进入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据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铁6号线南延工程作为北京中心城东西方向骨干线6号线的延长线,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绿色出行品质,完善城市副中心交通配套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加速实现公交与轨道“两网融合”

  公交与轨道“两网融合”在专题研讨中备受关注。如何让市民乘坐地铁更加方便,如何让公交地铁之间的换乘更加方便,北京市推出了系列“治理套餐”。

  首先是缩短公交和地铁的换乘距离。据北京市交通委交通综合治理处处长董路加介绍,今年公交和地铁换乘距离小于50米站点将增加到88%。其次是让市民乘坐地铁更加方便,今年将力促部分地铁站新开站口,如开通昌平线南延学院路D2口、地铁4号线-大兴线新宫站D口。同时,打通西北旺站、新宫站等地铁站点与周边商场连通,便利市民生活。最后打造轨道周边交通治理示范项目,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我们将联合属地政府,挖潜非机动车停车空间,让市民不但能坐公交车到地铁站,也能非常方便地骑车到地铁站。”董路加说。

  “一点一策”推动堵点治理

  历年来,治理交通拥堵是交通秩序治理中的重点工作。在堵点治理方面,“一点一策”推进111个重点点位治理。实施重点火车站优化提升,北京站进站口、站前广场、过街天桥等完成改造。开展72所学校、73所医院、28个景区、23个商场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学校、医院、景区、商圈交通综合治理模式。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通定制公交并创新推出通学、通医、通游等多样化线路。截至目前,通医线路11条、通游线路21条。通学车持续扩大试点,运行线路270条、服务8个区、105所学校。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大数据在交通治理中的作用。据统计,北京市将推动信号灯智慧信控系统建设,对信号灯进行硬件改造,逐步推进,将其联网,最终实现车路协同发展。也就是说,信号灯会根据路口实际的车流量调整灯控时长,最终实现统一调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彭小菲

  责任编辑:梁燕(EN003)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