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长白时评:夏粮丰收来之不易 端牢饭碗仍需形成合力

【地评线】长白时评:夏粮丰收来之不易 端牢饭碗仍需形成合力
2024年06月22日 10:59 中国吉林网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自5月27日全面展开,截至6月18日,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夏粮夏油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涉及居民口粮和“油瓶子”,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夏油占全年油料产量的四成。夏粮丰收能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抢收抢晒,努力颗粒归仓。筑牢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不仅需要地里穗饱满、谷堆高,也需要颗粒归仓。近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旱严重,而南方地区雨水较多,这给夏粮生产,尤其是小麦的收割和晾晒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据了解,小麦收割后要进行1—2天的暴晒,才能达到储存标准。这就要求相关地区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对收获的粮食进行晾晒。比如,山东潍坊一些基层党政机关敞开大门,让农民进来晒粮食。这一举措,既给农民解决了一点燃眉之急,也足以捍卫粮食安全,为抢收夏粮的农民提供强大的心灵支撑。

  精心抓好夏收工作,确保夏粮及时收储。粮食销售是农民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必须确保产销衔接,畅通销售渠道。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格局,优质优价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从各地夏粮收储准备情况看,仓容充足,收购资金到位,物流运输通畅,市场秩序良好,“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为保障夏粮收购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实施收储过程中,必须严格兑现政策,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保证农民合法权益,防止出现欺农坑农现象,确保农民种粮有钱赚。

  牢记“国之大者”,大兴节粮惜粮之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人民自古就懂得粮食生产的来之不易,懂得爱粮节粮的重要,勤俭节约,爱粮节粮,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全社会都应当认识到,过去粮食短缺时要讲节约,现在粮食增产丰收时同样要讲节约。换言之,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对每个人来说,当以爱粮节粮为荣,关键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把个人爱粮节粮的行为与国家粮食安全联系起来,让节约一米一饭成为美德,在一点一滴的节俭中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放眼田畴,透过亿万农民和农技人员辛勤耕耘的身影,我们有信心打赢夏粮丰收第一仗,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久泰平)

  编辑:侯薇

农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