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毕业季,引领着每个学生走进广阔未来丨九派时评

毕业季,引领着每个学生走进广阔未来丨九派时评
2024年06月21日 21:26 新浪新闻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毕业季,对千万学子来说,不仅是此时此刻的依依不舍,更有着对数载师生关爱、同窗友情的念念不忘。

  “有一种风华叫百卅珞珈,我与它时光交叉,秋与夏,青春被拓印成童话。”灵秀的珞珈山、浩渺的东湖水,身着学士服的毕业学子手捧鲜花,一场雨中的毕业典礼,成为武大学子共同的回忆。6月20日上午,武汉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如期举行,12000多名毕业生聚集在九一二操场,共同为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武大为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的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定制学位服。图/武汉大学微博武大为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的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定制学位服。图/武汉大学微博

  每年的毕业季,各家高校都有“专宠”的毕业仪式。不只在武汉,比如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24届毕业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该校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碳基材料与功能薄膜研究室自主研发的钻石戒指;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礼物以“林植”为主题,包括5款花草标本盲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毕业生准备的光影礼物在北京秀水街商厦上演……心有光芒,必有远方。迎风或者逆风,总要向前飞翔。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毕业季,对千万学子来说,不仅是此时此刻的依依不舍,更有着对数载师生关爱、同窗友情的念念不忘。对于每所大学来说,毕业季不只是送走一批批学生,更是引领着每个学生走进广阔的未来。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回首山高水阔,前程风劲帆悬。《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逆流而上、击楫中流,这大概不只是大多高校的精神追求,更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圭臬。

  风吹麦浪,骊歌声响。毕业了,就要一路向前。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空前的1158万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再创历史新高。近日,人社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1条稳就业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明确“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去年的“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今年的“1200万人以上”,提出了更积极的就业目标。工作顺一点、生活稳一点。

  “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给毕业的他们一些自由、再给他们一些激励,给他们一些空间、再给他们一些期许,纵使如米苔花,也有逆风绽放的璀璨。

  因为年轻,他们澎湃;因为年轻,他们激越。毕业了,告别了——流星划过天际,候鸟飞过苍穹,就像数年前“清华回信”里那句已成网络流行语的话所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话打动人心,并非一碗鸡汤,而是它概括了一种叫人激情重燃的可能:苦一点、痛一点,你还可以在社会跃升中不断向上。比如热搜上那个叫姜萍的女孩,网友不吝辞藻盛赞她的一夜成名——“一名脚踩缝纫机的中专生,吊打名校数学天才”“从无人问津的中专生,到名字传播全中国”……青春本无界,携爱赴山海。

  奋斗让人闪闪亮,读书叫人有梦想。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哥哥孙少安这样对弟弟孙少平说:“这个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学的,这个家就有希望!”教育部数据显示,恢复高考40多年来,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累计1.4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7年的2.6%增长到2020年的54.4%,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青春毕业季,一头连着个人与家庭的荣光,一头连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

  心怀山海,眸有星辰。那就祝毕业后的青春——奔赴星辰大海,闪耀人生舞台!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更多时评 / 关注我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