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评线】荔枝网评:传承发展大运河文化 让美好生活应“运”而生

【地评线】荔枝网评:传承发展大运河文化 让美好生活应“运”而生
2024年06月22日 11:44 新浪新闻

  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6月22日,以“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为主题的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此次网络宣传活动的启动,不仅能展现出大运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演变和重要地位,也可以把古老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风貌的壮景呈现出来,更好激励和鼓舞亿万人民传承发展大运河文化。

  “通达千里,运化古今。”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全长3200公里,地跨35座城市,纵贯华北大平原,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多种举措不断创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方式方法,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穿越时空、融入时代,大运河流动的文化润人心,人们正在时代潮流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唤醒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添彩美好生活。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全长30公里的扬州古运河,是大运河全线遗产点最密集、文化价值最高的一段。科学制定《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扬州段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运河文脉妥善保护、传承不息;突出活化转化,相关部门评选打造扬州“运河十二景”,推出“二分明月忆扬州”瘦西湖沉浸式夜游、仁丰里民俗文化节等文旅文创活动和产品,打造让游客满意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作为中国古运河原点城市的扬州,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上下足“绣花功”,“美”起来的大运河正成为广大游客、沿线民众生活中美丽的、向往的地方。

  传承运河文化,赋能美好生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正在江苏各地高质量推进。苏州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各类空间功能,打造最精美生态长廊、最精致文化长廊、最精心旅游长廊和最精彩创新长廊;常州在运河工业遗产上发掘文化富矿,为当地文旅中轴建设贡献新的亮点;淮安勾画“产业、文旅、生态”三张画卷,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今天的江苏,沿线各地正依托大运河“黄金水道”和人文生态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响“千年运河”国际文化旅游品牌,让美好生活应“运”而生。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体量巨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此次网络宣传活动开展好,传承历史文脉、讲好运河故事,以贴近群众需求为着力点,用水运涵养水韵、水韵激扬水蕴,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焕发新光彩,让大运河更好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更好成为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王玉星)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