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山南“追花人”的事业: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

山南“追花人”的事业: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
2024年06月22日 09:07 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每当春天的脚步轻轻走过山南大地,鲜花便如约绽放。而在花的海洋中,一群特殊的“追花人”忙碌着,他们穿梭在一片片蜜源地,为甜蜜的事业辛勤耕耘,他们就是山南的养蜂人。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来探秘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

  蜜源天堂孕育“甜蜜事业”

  山南位于雅江河谷两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带来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灌木、高山草甸……各类植物为蜜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蜜源。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蜜蜂们忙碌地采集着各种花蜜,酿造出独特而珍贵的山南蜂蜜。

  山南蜂蜜富含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保健作用。近年来,山南市养蜂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夜伴蜂声品牌创始人张亮富就是这一甜蜜事业中的佼佼者——他看到了养蜂业在山南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瞄准时机,将山南的蜂蜜推向了全国各地。作为山南知名的蜂产品企业,夜伴蜂声旗下的山南蜂蜜备受消费者认可,在京东、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上热销。

  “甜蜜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夜伴蜂声的产业园区,张亮富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着生产蜂蜜的机器和技术。张亮富表示,山南的蜂产业起步于2004年,当时群众对于蜂蜜的经济效益还缺乏认识,“因为不了解,所以养殖蜜蜂的当地群众并不多,更别说形成产业链了。”

  万幸,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山南的养蜂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养蜂业,提高养蜂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企业也积极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推动山南蜂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在2015年成立的夜伴蜂声便是典型代表。

  2017年,登上国民节目《天天向上》推广西藏蜂蜜;2018年,夜伴蜂声作为唯一一家受邀的中国企业在“德国第48届专业养蜂者大会”上发表演讲;2021年,山南蜂蜜开始走向全区,仅在当年,夜伴蜂声养殖蜜蜂5000余箱,带动4600余户当地群众走向“甜蜜”致富路。

  从前,养蜂人四处奔波、追逐花期是常态。他们辞别家人,带着蜂箱跋山涉水,寻找最优质的蜜源。“这个工作看起来甜蜜,其实很艰辛。”张亮富说,“为了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的甜蜜致富’,我们就把蜜蜂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教技术、拓市场、保销路,当地的生态价值就通过蜂蜜转化成了经济价值。”

  2023年,夜伴蜂声带动山南市7个县区(乃东区、错那市、措美县、浪卡子县、琼结县、桑日县、扎囊县)以及日喀则市拉孜县、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试点)共计4791户当地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265.82元;共计培养52名蜜蜂养殖初级技术人员,28名蜜蜂养殖高级技术人员,2名蜜蜂养殖特级技术人员。

  共建“西藏山花蜂蜜之乡”

  基于山南市乃东区的独特丰富资源及良好产业基础,2024年5月20日,中国蜂产品协会与乃东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西藏山花蜂蜜之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基地建设、技术服务、标准制定、质量控制、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把山花蜜产业作为山南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共同打造山南山花蜜品牌。

  据了解,目前山南市的蜂群数量约占全区的70%,已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成熟产业链,优质蜂蜜年产量超过300吨,产值超过1亿元,带动了山南市近1.8万人增收,走出了一条蜂业与生态、蜂业与科技融合的富民之路。蜂产业已成为山南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从事养蜂业。“进入行业的人变多了,引进优质蜂种、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养蜂人的必备‘绝招’。实现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化管理,是养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张亮富表示,目前,夜伴蜂声已经开始引进一批自动化的养殖设备和管理系统,这将大大提高养蜂的效率和蜂蜜产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市场对高品质、高营养价值蜂蜜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山南蜂产业将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养蜂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山南蜂蜜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山南蜂产业还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董秀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