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吉林大学承办第20届国际探地雷达会议

吉林大学承办第20届国际探地雷达会议
2024年06月27日 16:15 中国吉林网

  6月23日至27日,吉林大学在长春承办了第20届国际探地雷达会议。本次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64位代表来到长春参加,共有300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出席了此次会议。

  国际探地雷达会议自198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到现在已经过了40年,是探地雷达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

  开幕式上,吉林大学副校长边铁致辞,他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期待通过交流与讨论,找到需要合作解决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难题,通过合作推动探地雷达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探地雷达是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性和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由于探地雷达探测的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无损的特点,目前主要被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结构检测、考古、矿产勘查、灾害地质调查、行星探测以及军事目标探测等众多领域。吉林大学探地雷达团队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效果。

  本次会议大会主席由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冯晅教授担任,他在该领域的“全极化探地雷达”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卓越的声誉,该成果已经成功的应用到我国“天问一号”工程中,并将应用到“天问二号”工程等。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尼日利亚国家航天局、中国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美国GSSI公司、加拿大Geolitix公司等,世界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的探地雷达相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展示科学研究及目标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会议会期5天,共有159场精彩报告和2门精彩短期课程。2门短期课程分别由来自英国的著名探地雷达理论科学家Antonis Giannopoulos和来自加拿大的著名探地雷达应用科学家Jan Francke讲授探地雷达数值模拟和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这将为世界探地雷达青年科学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日本东北大学佐藤源之教授、代尔夫特大学Evert Slob教授、比利时Sebastien Lambot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方广有研究员等团队通过大会报告了火星/月球探测最新进展、无人机载探地雷达进展、利用导航通讯卫星等信号探测地下结构进展、及城市隧道桥梁高精度快速探测装备和技术进展等,此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李玉喜研究员汇报了我国刚刚成功执行的“嫦娥6号”工程最新进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团队汇报了我国“天问二号”工程进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推动世界探地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行星探测等领域的应用能力,提升我国探地雷达领域在世界上的前沿地位,为吉林省监控城市道路塌陷隐患、黑土地安全利用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增强吉林大学在国际探地雷达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 吉林大学

  编辑: 郭龙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