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海南周刊丨“一号烈士证”主人刘开汉:“红色甲工”投笔从戎

海南周刊丨“一号烈士证”主人刘开汉:“红色甲工”投笔从戎
2024年07月01日 08:32 新浪新闻

  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通讯员赵庆雅

  在东方市八所镇居民刘成业家中,珍藏着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它经过三代人的保存,已经有所褪色,边角有些破损。证书上印有国徽,盖有朱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之印,旁边写有“东方 粤烈字第零零壹号”等字样。

刘开汉的烈士证原为广东省昌感县(今昌江、东方)的一号烈士证。图为1983年民政部换发的新证。 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摄刘开汉的烈士证原为广东省昌感县(今昌江、东方)的一号烈士证。图为1983年民政部换发的新证。 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摄

  这份一号烈士证的主人是海南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琼岛西部革命启蒙者——刘开汉。刘成业是他的孙子。

  崭露头角

  刘开汉原名刘贻彤,1899年4月生于昌江县上荣村(今属东方市四更镇)一个农民家庭。10多岁时,刘开汉的母亲病逝,父亲一个人靠种地,艰难地抚养他和两个弟弟,家境极为贫困。他从小便跟父亲下地劳作,十分懂事。

刘开汉像。资料图刘开汉像。资料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是在那一年,刘开汉的父亲将他送去私塾读书。

  1917年,18岁的刘开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昌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以下简称昌江一小)。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出一上联:“车马几返问学,先生何学问?”就在班上同学不知如何作答时,聪慧的刘开汉很快就想出下联:“笔锋屡战难人,夫子受人难。”获得老师好评——“奇才出众”。

  “外公读书好,1919年,他考上当时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刘开汉的外孙吉君臣说,那时外公家一贫如洗,幸得其义父任采芹的资助,获赠120元光洋作为学费,使他得以到省城读书。

  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始建于1918年,是当年广东唯一的工业学校。大批怀揣工业救国思想的进步青年学子,纷纷报考该校。“这所学校,涌现出了一批革命志士和民族精英,被誉为‘红色甲工’。”吉君臣说。

  受到先进思想影响,在校时,刘开汉积极参与进步团体组织开展的革命活动,并联系在广州读书的昌江籍学生符倬云、吴永泰及在上海南洋中学读书的史丹,发起成立“改造同志会”,创办刊物,向青年学生宣传五四运动精神和民主革命思想。从广东甲工毕业后,刘开汉考入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预科班。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谭平山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经谭平山介绍,刘开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此,刘开汉在谭平山和中共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投身于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洪流中。

  投笔从戎

  “誓平内乱而息外扰,可恨壮志未酬,既殉国难;志膺强权以申公理,尤望同胞努力,籍慰忠魂”。1925年6月,中共广东临时委员会为支持上海五卅运动,发起省港大罢工,在此后的死难者追悼会上,刘开汉愤然写下了这副挽联。

  “这足以见得,爷爷对帝国主义的愤恨之情。”刘成业说,那时爷爷参加了大游行。当游行队伍来到沙面英法租界对面的沙基时,英法军警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刘开汉中弹负伤。

  百姓的苦难、官府的腐败和外国的强权,使刘开汉认识到,单靠笔杆子是救不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的,也慢慢意识到革命要有武装斗争。

  他很快迎来了机会。1925年9月,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军阀陈炯明,周恩来担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东征胜利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奉命南征讨伐盘踞琼崖的军阀邓本殷。

  中共广东区委指示王文明、刘开汉等琼籍共产党员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刘开汉毅然投笔从戎,经党组织安排到第十二师新编第九旅任职。

  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从雷州半岛分三路渡海攻琼,刘开汉所属新编第九旅登陆后,迅速攻占儋县(今儋州)。

  南征胜利后,刘开汉受党组织委派,返回家乡发动广大群众支持革命。他走遍昌江县的乡村,宣传国民革命及国共合作的新形势。

  5月初夏,昌江籍共产党员符倬云被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派回昌江县。至此,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民党昌江县党部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刘开汉任筹委会主任。刘开汉、符倬云团结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开明人士,积极推动昌江县党部的筹备工作。不久,中共广东区委指示刘开汉返回广州,以国民党员身份到广东国民政府工作。

  1926年5月下旬,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刘开汉抵达广州后,参加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工作。

  彼时,虽然国共合作北伐,但蒋介石却以整理党务为借口进行“清党”。就在11月,经中共广东党组织指示,刘开汉从广州前往武汉开展地下工作,乘船途经无锡时,被国民党军警抓捕入狱。“外公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透露共产党员身份和党组织秘密。”吉君臣说,被关押一年多后,1928年初,国民党昌江县政府具函保释,刘开汉获释出狱。

  献身革命

  “1933年,祖父在广州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4岁。”刘成业说,听长辈说,祖父刘开汉当年离家前往广州时,只留下了一床被子、一件衣服和一条毛巾,20多天后,父亲刘子光就出生了,父子俩从未见上一面。

  后来,刘子光为刘开汉设衣冠冢以示纪念,这就是位于东方市四更镇上荣村村口的刘开汉烈士墓,2022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开汉烈士墓(衣冠冢)。 受访者供图刘开汉烈士墓(衣冠冢)。 受访者供图

  时间回到1929年春,刘开汉受派遣返回昌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时,正值国民党广东当局“围剿”琼崖根据地军民,琼崖革命陷入低潮。

  刘开汉在家乡以教师身份作为掩护,向进步学生宣传共产主义思想。1932年春,英显村国民小学慕名聘请刘开汉执教。“九一八事变”周年时,刘开汉组织学校师生出墙报宣传抗日,接着发动英显村、居多村的青年成立农民社团爱群社。

  1932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66周年纪念日,刘开汉不顾身份暴露的风险,又组织英显小学师生和爱群社会员举行大游行,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这场大游行,震惊了那时的国民党昌江县政府。”吉君臣说。

  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刘开汉共产党员身份暴露后,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他离开海南返回广州。可是,他在广州旅馆秘密接头时,被国民党军警逮捕,不久后被杀害。

  1953年,广东人民政府追认刘开汉为革命烈士。1957年,昌感县人民政府为刘开汉烈士,核发“粤烈001号烈士证”。

刘开汉烈士证左侧的说明文字。 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摄刘开汉烈士证左侧的说明文字。 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摄

  刘成业曾写过一篇短文《父亲是座山》,其中写到父亲刘子光对祖父刘开汉的思念之情。“因父亲是遗腹子,祖父早年为了革命,牺牲了。父亲只能把对未能谋面的祖父的思念赋予顺口歌一首‘父母生我在人间,但惜莫见父面颜。后悉吾父为国事,奔投革命献身躯。几十年来悲心事,哪寻父亲倾吐谈。父亲革命伟遗志,子孙后代永继承’。”刘成业说。

  原标题:

  “一号烈士证”主人刘开汉

  “红色甲工”投笔从戎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刘笑非

  内容审核:林叶

  责任编辑:李倩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