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07月01日 16:59 新浪新闻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张玉环,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70年前,中国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处理同亚洲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还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随时代发展而传承创新,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彰显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重要体现,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体现出强大影响力、生命力和感召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外交的风骨风范。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的是极端落后的工农业生产和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遏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为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还有力突破了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为中国独立自主扩大对外交往、参与国际事务提供思想和政策指引。新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行为体,但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横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对未来世界美好图景的勾勒擘画,要求我们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和合共生,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对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等精神风骨的坚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之际,正值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当今世界,个别大国重拾冷战思维,拼凑地缘政治“小圈子”,企图挑起阵营对抗,地区和全球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不断加剧。无论是70年前还是70年后的今日,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追求并未改变,中国共产党也始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天下情怀,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略过别国一寸土地,从来不搞代理人战争,不参加或组建任何军事集团,是全世界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记录最好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也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国必须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又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携手实现和平安全愿景的呼唤。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卓越品质和鲜明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责任编辑:卫芸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