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勇挑大梁|苏州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勇挑大梁|苏州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
2024年07月02日 06:57 交汇点新闻

  苏州,因其非凡的经济实力与活力,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0.09%的国土面积和全国1%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4%的实际使用外资和6%的进出口总额,苏州有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卓越条件和能力。

新华社资料图新华社资料图

  答好时代命题,苏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勇于进取。今年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0%;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进出口总额达10188.4亿元,同比增长10.4%。亮眼的成绩,彰显出独特的韧性,也激励苏州不断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决胜“关键之年”,这座城市正以“新”潮澎湃之势,用创造性实践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使新质生产力持续开花育果,向着成林成势加快生长。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苏州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3大产业集群站上万亿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可以说,制造业是苏州最大的“看家本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面对数字化浪潮,苏州推动数字经济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发力数实融合,苏州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今年1月,苏州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推出“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全力打造由10个产业集群和30条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力争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谋定而后动。眼下,苏州正广泛调动各地发挥资源优势,协同构建一个强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下好数实融合“先手棋”。今年6月26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之一的“东数西算”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在吴江区启用,规划超万个高功率算力机架,将有效提升苏州及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集群的承载能力和功能能级。吴江布局算力产业,重点服务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时延敏感型产业。

  相城区聚焦智能车联网产业,探索打造“核心算法—增量零部件—车联网通信—出行应用”的产业链生态结构;苏州工业园区锚定人工智能产业,围绕“AI+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强场景应用突破;通过智改数转网联,太仓港深化“5G+北斗”“5G+物联网”应用,加快推进全港主要生产设备“无人化、远控化”升级改造……苏州在智改数转道路上不断加速竞跑,全市财政每年投入近20亿元,累计推动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超过3万个,在全省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苏州受益良多,产业焕新走在前列。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2.7%、47.6%。苏州还集聚“灯塔工厂”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

  只要通过手机APP操控,车辆即可轻松完成斜列车位、草砖车位及空间车位等复杂场景下的自动泊车,成功突破行业难题。苏州天瞳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速领航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产品,被国内外知名新能源车企广泛应用。

  胡润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天瞳威视上榜,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而企业所在的吴中区,更是集聚千余家“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

  在苏州,像天瞳威视这样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创新“主力军”。苏州国家高企、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第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5万家,居于全国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全国第三。

  一大批“小巨人”“独角兽”“单项冠军”在垂直领域、细分市场精耕细作,打开更大的创新天地。苏州乘势而为,充分激活其创新主体作用,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更紧密,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

  为了更大程度释放企业主导的创新活力,苏州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实施有组织科研,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在张家港,苏州矩阵光电有限公司联合凤凰科技创业园等7家成员,成立“苏州市化合物半导体磁传感创新联合体”,打造从材料端到应用产品的化合物半导体磁传感产业链条,推动科创、投资、成果转化有机互动。这样的创新联合体,苏州今年将突破200家。

  从企业牵头技术攻关,到联盟服务产业集群,苏州持续完善创新合作机制,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更紧密结合。

  最近,苏州科技大学校长顾菊平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国(苏州)光子产业科创联盟理事长。这一联盟已吸引太湖光子中心前沿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苏州纳米所等25家研发机构及首批31家龙头企业参与。“我们要让大院、大所、大学、大厂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突破的强大合力。”顾菊平说。

  “研发机构牵头联合、核心企业支持协助、全产业链积极参与、服务机构赋能支撑,这种‘组团式’‘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正在苏州全面铺开。”苏州市科技局局长徐积明表示。苏州系统梳理全市400多家实验室、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按产业方向、以科创联盟形式进行整合,全力打造“一产业细分领域一科创联盟”,引导联盟服务企业。

  开放合作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

  5月16日,在2024“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首站(昆山站)活动启动仪式上,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授予昆山“国际咖啡产业之都”荣誉称号。昆山不是咖啡原产地,不种咖啡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市场,凭什么摘得这一桂冠?

  究其根源,这得益于具有国际眼光和开放视野的昆山人,瞄准产业链重点环节招大引强,并用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从而实现咖啡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昆山与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沟通联系,囊括了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全国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

  开放,是苏州的优势,而锻造这种优势的底气则来自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53项“一件事”服务全面落地;深化涉税业务等“同城通办”改革,推动多元化“就近办”……苏州用一项项务实周到的政策举措,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信心。苏州针对短期境外来苏人士创新推出移动支付工具Su-Pay,实现“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让外籍人士支付不“见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这一方面苏州一路领跑。苏州已拥有知识产权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劳动法庭、互联网法庭、数据资源法庭6个专业法庭,是全国专业法庭最多的城市。

  6月18日,常熟“市采通”建立的首个海外仓在越南胡志明市挂牌,将为中小微企业“出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便捷化服务。近日,工信部发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苏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综合得分位列地级市第一。

  总投资超10亿美元的博世新能源汽车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总投资20亿元的太古可口可乐项目“五证连发”,从签约到开工仅历时8个月……一流营商环境,让海内外资本持续看好苏州、深耕苏州。目前,苏州累计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今年4月26日,2024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上,429家世界500强前来捧场,总投资3719.5亿元的367个项目集中签约。可以预见,伴随着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苏州必将在开放合作中书写新的产业传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仲勋 盛峥 周成瑜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