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青海湖吗?这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
走近青海湖,你就会发现,她的颜色或青或蓝,或绿或灰,不时有水鸟掠过湖面,掀起的涟漪则泛着金色的波光,当多彩的颜色同时出现在浩渺的烟波和荡漾的碧水中,不由让人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
这方地上“瑶池”,同时也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从古至今,鸟儿与湖水岸风为伴,鱼类自在嬉戏,或许它们才是青海湖真正的主人。
2022年,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青海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标志着青海湖迎来“国家公园时代”。
设立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鱼鸟共生是青海湖水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成果之一,鱼鸟的显著增加说明青海湖生态资源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语,说明了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使得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在青海湖泉湾保护站,生态管护员多杰措毛和同事以一碗奶茶、几块干馍结束了午饭,带上望远镜、巡护日志等必备用品,他们一起去往泉湾湿地开展巡护。
藏族姑娘多杰措毛去年才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虽然年轻,但她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每周两三次、每次来回几十公里的巡护工作,一次也没落下过。“这段时间以来旅游的人比较多,我们要比平时更加用心守护好泉湾。”
前不久,多杰措毛和同事一道给湿地中的黑颈鹤筑了巢。“黑颈鹤很谨慎,我们筑巢时,它就在远处注视着我们。”如今,他们所筑的其中一个巢中,已有两只黑颈鹤宝宝诞生,这让多杰措毛心中又多了件记挂的事。
在青海湖流域,还有江西沟、黑马河等6个保护站,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保护站成为筑牢这方土地生态安全屏障的“一线堡垒”。
“每种生物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保护好生态环境,鸟儿才能在这里生活得更好……”青海湖畔,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研学活动正在进行着。
“鸟儿一般离我们都很远,肉眼看不清细节,我们需要借助望远镜来更好地观察。”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向到访研学的青少年说着青海湖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成果,一旁的学生接过望远镜和同伴一起研究了起来。
在“垃圾换书”的活动环节,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废弃塑料袋、塑料瓶、包装纸等物品换取到观鸟手册等青海湖科普宣传方面的书籍,随后便拿着书籍情不自禁地四处寻找相对应的鸟儿。
“把研学地点设在青海湖畔,也是想把生态保护的意识种在孩子心里。”陈德辉说。
近年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探索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融合发展的路径,借助徒步大赛、生态研学等活动,普及青海湖的自然环境知识,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青海湖保护行动中。“我们希望游客来到青海湖,不光是欣赏自然山水,更要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
如今的青海湖,水质优良率达100%,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湿地保护率达69%……若你行走在青海湖畔,想必总会与壮美绮丽的风光或牧民的笑脸撞个满怀。(万世成、熊旭、白波、马可欣、甘海琼、赵敬菡、马天翼、许维娜、霍雨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