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理响中国】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蕴

【理响中国】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崇高的使命。这一崇高使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源自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必然。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仅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更展示了中国对于全球和谐共荣的坚定承诺和贡献。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蕴,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价值认识转化为价值共识、价值认同,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并且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价值意涵可以从其价值主体、价值基础、价值准则、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等多个维度来加以解析。

  价值主体:

  现实的“人类”而非抽象的“人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类”,而非笼统的、抽象的“人类”概念。马克思通过对“抽象的人”概念的批判和强调分析“现实的人”概念的重要阐述,以及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的历史和实践性探讨,为人类社会认识现实世界、改造现实世界提供了实质性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现实问题的关注,注重人类现实中共同利益和责任的价值建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重塑。一方面,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的原有全球治理体系及其治理理念的号召力日益衰落。近年来,一大批西方国家内部出现了非常强烈的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流行、政党极端化情绪严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盛行,使得全球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针对当今全球治理现实问题的应对之策。该思想强调各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种理念不仅是对全球治理问题的回应,更体现了对人类实践特性的高度重视。它呼唤各国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负责,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这一思想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案,为世界各国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价值基础:

  “共同价值”而非“普世价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而非“西方普世价值”。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此后,他在许多国际场合,提及并深入阐释了这一价值理念的丰富内涵及其对构建美好世界的重大意义。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载体。全人类共同价值承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存在着个体性、特殊性、差异性,但又存在着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相较而言,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口号,向其他国家鼓吹所谓的“普世价值”,实质上是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种做法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破坏了国际秩序的稳定,造成国际及地区动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西方普世价值的干扰和破坏,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原则和理念,促进建设性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和可持续的世界秩序,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发展与合作。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各国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性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价值准则:

  “文明平等论”而非“文明优劣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准则是“文明平等论”“文明交流互鉴论”,而非“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这一价值准则体现了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和包容,也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不同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交流互鉴,可以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发展。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文明平等论”“文明交流互鉴论”强调不同文明的平等、尊重和互利共赢,这与构建人类命运体的理念相契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和发展道路,推动各国之间的平等合作和互利共赢。

  相比之下,“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则是基于偏见和歧视的理论。前者将某些文明视为优越或低劣,容易导致对其他文明的歧视和排斥;后者则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这种观念容易引发文明之间的对立和战争。这两种理论都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悖,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文明平等论”“文明交流互鉴论”,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目标: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在全世界发挥出重要的影响力,对中华文明、东方文明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起着价值指引作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内在揭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美好世界的憧憬,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在迫切回应“世界向何处去”的全球期待面前,中国不断推进“两个结合”,增强历史主动,秉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在不断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实践中,与世界共绘一幅幅多元对话的人文交流图景,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各国互鉴共进、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文化心态,即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承认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的价值标准,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超越不同意识形态差别所形成共建美好世界、共同守护全人类命运的价值理念,这是无产阶级着眼于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的人类文明发展图景,超越了政治共同体的工具性价值,跨越了利益共同体的功利性限制。这并不意味着用一种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也不意味着用一种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而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全球发展方案和全球治理方案。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胸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中华民族,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与世界各国携手共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价值实现: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协同的方法自觉,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历史进程。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这种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源自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自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的理性认知,源自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传承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国没有对外侵略扩张的基因。”无论是“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还是“天下大同”的价值目标,抑或“强不执弱”的担当精神,对和平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是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中国对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传承和追求,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让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决心,展现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图景。纵观古今历史发展进程,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都离不开与外界资源的相互交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以资本、侵略、殖民落后国家等掠夺市场资源来实现自身发展。中国始终以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根本区别于西方现代化逻辑,形成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发展逻辑。新时代以来,中国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始终践行恪守“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理念,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全球发展合作友好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与责任担当。同时,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中国始终愿同各国一道,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3ZDA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汪书丞

  网络编辑:王晏清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