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儿时记忆被唤醒!石家庄现“千米长卷”民俗画墙,再现上世纪60到80年代生活场景

儿时记忆被唤醒!石家庄现“千米长卷”民俗画墙,再现上世纪60到80年代生活场景
2024年08月31日 08:46 河北新闻网官方

  

  摄制/朱泊宇

  纵览新闻记者 苏畅 实习生 刘一纯

  8月30日,记者在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书萱农旅基地看到,一幅幅生动再现20世纪60至80年代生活场景的民俗画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爬树、推铁环、捉迷藏、种地、收粮食……这些充满年代感的画面,以民俗画配书法的形式呈现,不仅勾起许多人的儿时记忆,更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烟火气息。

  这面被称为“千米长卷”的民俗画墙,自南向北延伸,直至最北端转角。墙上所绘内容丰富多彩,从童年的游戏到成年的农耕劳作,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既能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画面旁,配以“人不能一味低头向前跑,也要常回头看看”“乡情会让人们赤诚相待亲如兄弟”等富有哲理的文字,更添几分韵味。

刘现辉正在画民俗画。刘一纯摄刘现辉正在画民俗画。刘一纯摄

  这幅长卷出自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手工艺专委会主任、民俗画家刘现辉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崔鹏举两位老师之手。“我和崔老师受到书萱农旅基地的邀请来这面墙上创作,将民俗与传统文化融入墙绘之中,让路过的人们能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刘现辉说。

  据了解,这面墙绘已绘制近一个月,预计还需半个月左右完工。每天早晨5点多,两位老师便来到现场,一天能创作七八个小时。刘现辉负责绘画部分,而崔鹏举则负责为画面配上书法文字,两人配合默契,共同打造这幅“千米长卷”。

  刘现辉表示,他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本就有关于乡土民俗的记忆,再加上经常到村里采风,跟老人们聊过去的故事,对乡土民俗有着深厚的感情,便以此作为民俗画的灵感来源。有时候他们创作时,路过的人还会停下来跟他们聊聊天、提提建议。刘现辉说:“从真实的生活和百姓的记忆出发,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崔鹏举正在给民俗画题写文字。刘一纯摄崔鹏举正在给民俗画题写文字。刘一纯摄

  在近千米的墙上画画与在纸上画画有很大区别,由于画幅的扩大和画面之间的连贯性要求,在墙上创作时需要严格把控画面构图的整体性和叙事的节奏感。崔鹏举表示,在墙上书写时,也采用了特殊的丙烯颜料,并在渲染、笔法等方面进行了特殊处理,以确保书法作品的品质与墙绘的整体效果相协调。

  据两人回忆,平时他们在进行创作时,经常有路人前来围观,夸他们画得好、写得好。有开车经过的人会特意放慢车速,细细欣赏。有的家长则带着孩子驻足观看,并耐心给孩子讲解画面中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爷,一边夸我们一边给我们扇扇子,这让我们很感动。”

  “我们想通过这幅‘千米长卷’民俗画墙,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下来,细细感受生活。”刘现辉表示,希望通过这幅作品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据悉,这幅长卷预计在10月1日前完成,他们打算把这幅“千米长卷”作为给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