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应急救援基层行|他们,托起废墟里的生命

应急救援基层行|他们,托起废墟里的生命
2024年08月31日 17:02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记者 庞婷)从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到尼泊尔地震、日本地震海啸、巴基斯坦洪灾,每次救援中,都有中国国家救援队的力量。

  2001年4月27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为“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王念法作为第一批队员,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先后参加了对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海地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海啸等10多次国内外灾害的救援。

  “救人是第一位,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200%的努力,绝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这是王念法实施救援时的首要原则。

  “每一步都是生死抉择”

  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王念法和队友何红卫随队参加了救援任务。“整个救援耗时34个小时。”王念法回忆,“那天晚上真冷!在废墟下面救人时全身出汗,上来之后又冷,怎么办?我想了个办法,抱着发电机取暖,但一直抱着也不是办法,抱久了前胸热后背冷,就每3分钟左右转个身,就这么过了一夜。”

王念法(中)与队友商讨救援方案(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王念法(中)与队友商讨救援方案(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尼泊尔地震救援中,王念法和何红卫参与救援的地方是一个7层宾馆,当时有5层已经全部坍塌,2层倾斜。在当地人员的指引下,他们得知废墟下有幸存者。进到废墟后,幸存者被困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残破的墙体形成了“人”字形支撑,一不留神损坏一个墙皮就可能发生坍塌。“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改变墙体本身的结构,防止发生二次坍塌。”

  王念法回忆,当时被困者趴在地上,他前面就是防盗窗,一块预制板压着防盗窗,他们一边想办法破出一条出路,一边安抚被困者情绪,靠着“Hello”“OK”“Yes”“No”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跟他聊天。

  在破拆防盗窗时,王念法手中的压力剪刚剪中间的防盗窗,上面的废墟就开始往下掉,“Hello还没说完,就被废墟掉落的声音掩盖了,我们赶紧把被困者的头部和身体护住。此时被困者的情绪开始激动,我们也很着急。于是继续跟他聊天,安抚他的情绪。”

  好在救援过程有惊无险,最终被困者被成功救出。

  “这次救援中,从发现被困人员到最后救援成功,每一步都是生死抉择。”王念法说。

王念法抱着从废墟中救出来的“阳光女孩”马小凤(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王念法抱着从废墟中救出来的“阳光女孩”马小凤(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简称“搜救中心”)队员全部奔赴地震现场参与救援。

  在这次地震灾害救援行动中,“可乐男孩”薛枭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救出的最后一名幸存者,当时他被埋压在废墟最底层。

  “当时他的右臂被水泥板压住,经过医生判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挤压综合征情况。医生处理完伤情后,我们在几套方案中最终选取用千斤顶把水泥板抬起,将薛枭的手臂拿了出来。”何红卫补充道。

  救援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幸存者“睡过去”,为了让被困者保持清醒,他们会找各种话题吸引被困者的注意力。薛枭喜欢喝可乐就是王念法和何红卫在对话中了解到的。被成功救出后,薛枭躺在担架上对他们说:“叔叔给我可乐,要冰冻的。”他们回答道:“好,你听话,等会儿就去买。”

讲解员介绍汶川地震中的救援经历(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讲解员介绍汶川地震中的救援经历(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汶川地震中,王念法和队友救出的还有“阳光女孩”马小凤、被埋164小时的老人李明翠……汶川地震救援历时18天,这是王念法和他的队友们经历的救援工作持续时间最长、任务最艰巨的一次救援行动。他们共营救出49名幸存者。

  最令王念法难忘的,是2003年在阿尔及利亚的那次地震救援。“一打开通道,扑面而来的是尸体腐烂的气味。这时候怎么办?憋着,憋着3秒再吸一口气。实在忍不住就往鼻子上洒花露水。”王念法说,在这次救援中,38支国际救援队伍,只有中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救援队伍救出幸存者,他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

  “不能只有一支国家救援队”

  参与过十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后,王念法成为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一名教官,为国内外救援队伍提供专业培训。

  “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不能只有一支国家救援队。”王念法说,基地建设之初就是为了给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提供支撑保障。转折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多地的地震救援队伍数量大幅增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也从最初的240人扩编到480人。

搜救中心队员用于开展抗眩晕、高难度、人装结合等适应性搜救训练的倾斜式倒塌训练废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搜救中心队员用于开展抗眩晕、高难度、人装结合等适应性搜救训练的倾斜式倒塌训练废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国际救援与合作部部门负责人李立介绍,2010年以前,搜救中心更多是学习国外的搜救技术,但随着我们救援经验的积累,来华交流学习的救援队逐渐变多,2010年后,搜救中心开始向国外辐射,提供应急救援能力培训方面的支持。“上周我们刚结束一个亚洲合作对话机制的培训班。紧接着,下周,我们会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第一响应人’的培训。”

  “我们希望能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一些精英级别的教官。我们输送出去的教官也会再进行‘传帮带’,将经验教给他们的队员。我们基地就相当于是应急人才的‘孵化器’。”王念法说。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倾斜式倒塌训练废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倾斜式倒塌训练废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经过发展,我国的救援力量逐渐形成了应急管理干部、专业队伍、社会应急人员“三足鼎立”的格局。

  “第一响应人”就是搜救中心在打造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为救援队提供专业培训外,面向基层设计的以提升自救互救技能为目标的一项培训。培训课程从2010年开始在国内推广,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市,累计培训近万人次。蓝天救援队、深圳公益、浙江公羊等民间救援力量,都是从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走出去的。

  “基层的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前24小时获救的幸存者中,当地人救出来的比例达到80%以上,所以‘第一响应人’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要。”何红卫说,救援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准确定位被困者。专业队员抵达现场后,70%以上被困人员的位置是当地人提供的。

  “第一响应人”打通了救援的“最后一公里”,只有老百姓和专业救援人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王念法说,发生灾害之后,老百姓自救互救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专业救援人员要救的是埋在深层的被困者。

  2009年,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成为全世界第12支、亚洲第2支通过该测评的国际重型救援队。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搜救中心主动融入“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现场应急救援任务。截至目前,搜救中心共牵头或参与地震、地质灾害、洪涝、重大事故等现场应急任务116次,国内外地震、地质灾害、热带气旋、洪水等救援任务23次,营救出深度埋压、救援难度大的幸存者70余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