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动力源是什么?是引擎,是发动机,是为前进车轮不间断提供澎湃动力的核心力量,科技创新驱动力则是“动力源”的主要引擎。
首创、原创、世界首次发现、国内领先……
2024年10月,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凤栖湖畔金凤实验室举办的年度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这些词是高频词。
把“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作为核心任务的金凤实验室,既是国家实验室“生力军”、重庆实验室“新样板”,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川渝两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新时代,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增强区域竞争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上快车道的重要引擎。
5年来,围绕科技创新这个动力之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前行——截至2024年11月,川渝两地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26家,共建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3家,新实施川渝科技合作项目97项,整合共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汇聚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
2024年12月30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在渝召开。川渝两省市总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果,谋划下步工作打算,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由此更可见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
向未来,川渝科技创新这一“动力之源”更加澎湃。
平台蓄能
武侠小说常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到底多快才算快?
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超瞬态实验装置,了解物质静态结构、变化过程所涉及的时间尺度可实现从秒到飞秒,空间尺度可从米到埃。
“飞秒是时间单位,1飞秒为1秒的1000万亿分之一;埃是长度单位,1埃为1纳米的十分之一,即10亿分之一米。”重庆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在1飞秒内,光也只能前进300纳米。”
以如此微小的尺度,研究非平衡态(或亚稳态)下物质的结构、功能及演变过程,将得出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未来,超瞬态实验装置不仅能帮助科学家了解物质静态的结构,还能够揭秘物质超快动态的演化过程,是解决物质科学从“结构观察”迈向“功能控制”的关键手段,对未来的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将带来发现新规律的机会。目前,超瞬态实验装置正加紧施工建设,该项目科学研究楼实验室内部装修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辐射光源主体结构施工正同步开展。
作为超瞬态实验装置的承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正瞄准前沿,携手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协同建设创新基地和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着目标加速迈进。
重庆紧抓“瞬息万变”,四川则积极建设“科创小岛”。
泡咖啡、帮忙换鞋、给病人送药……过去,人们对机器人在生活中能实现的功能寄予无限遐思,如今这些遐思在成渝大地上正慢慢变为现实。
2024年10月28日,一台名为“贡嘎一号”的人形机器人在位于成都科创生态岛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发。这台仅重2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能独立完成思考、推理,自主控制肢体、准确完成任务。
“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在高校院所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教育养老、应急安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贡嘎一号”的故乡,成都科创生态岛是成都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承载地,投入运营一年多来已聚集超1000家注册企业、发布科技成果500余项。
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发力、科创资源共用共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关键一招。当前,围绕协同建设创新基地和平台,成渝两地正相向而行——双方共同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协同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推动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6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不断加快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
人才引领
2024年11月,在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刘满禄、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研究员王飞等5位专家有了新身份——“科技副总”。
“所谓‘科技副总’,是绵阳市探索的柔性引才模式。”绵阳市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推动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到绵阳的科技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研发副总”等职务,促进科技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
“这一合作模式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与市场化过程。通过这种深度合作,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实际应用,满足市场的需求。”受聘为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的刘满禄说。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肩负着科技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就是建立一支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
在引才方面,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修订以“人才十条2.0”为统揽的人才政策体系,整合12个园区资源形成招才小分队,前往重庆、南京等地与人才实现“双向奔赴”。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绵阳成功引进海内外人才超3万名,全市人才总量达91万人。
2024年10月26日,在重庆市万州区,万川毕汇、“群星”齐聚。当天,在第二届重庆三峡人才节上,来自万州区、城口县、丰都县等渝东北地区的10个区县“抱团”引才,联合发布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谋划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人才项目30项。
上文提到的这些重庆区县虽距重庆中心城区、四川省成都市双“极核”较远,但在人才引进方面也不甘落后——此次联合引才发布了多个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吸引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到以上重庆区县参与科技攻关。
“我是在四川工作的重庆开州老乡,今天回到重庆参加这次人才节,感触特别深。”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江霞在接受采访时感慨万千,“接下来,四川大学会继续加强与重庆三峡学院在人才培养、平台共建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万州设立的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增进与当地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入交流,共同推进‘双圈’建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主力军集聚水平显著提升,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数量明显增长。川渝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川渝高竹新区开展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试点,四川印发“海外智力集聚计划实施办法”,重庆实施“金凤凰”人才政策……一系列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正在两地加速形成一个科技创新人才“蓄水池”,持续提升川渝协同创新聚合力。
攻关突破
空气清新、安静宜人、体感舒适……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馆,室外潮湿的空气一扫而光,无风感无噪音的环境让人备感舒适。这家重庆的创新型企业成立25年来,只专注于一件事——打造安全、健康、舒适、智能的室内空气环境。
2020年6月,该公司副总裁雷维接到一通成都打来的电话。“我们是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想合作研发一款产品。”电话中,对方表明来意,称正在研发一种移动式PCR实验室,但产品在空气环境控制系统上的研发陷入了瓶颈,正四处求援。
“做这个,我们有20多年的经验,轻车熟路!”经过公司内部商议,海润节能公司最终决定接下这个大项目。
3天后,海润节能公司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两家公司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悉数到场,双方就研发思路和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确立了一个由10人组成的工作组,并由海润节能公司派驻1名工程师赴成都客车厂现场办公,随时反馈和解决问题。“我们没想到合作达成得如此之快,除了技术上的契合,川渝间的亲切感和使命感也使合作更顺畅。”雷维感慨道。
尽管在空气环境控制领域有着多年成功经验,但海润节能公司此前研发的产品都是安装在建筑物里的,要在时刻保持移动的车辆上安装一套空气控制系统,实现难度极大。“在此之前,移动式PCR实验室产品在国内尚是空白。”雷维介绍,空气环境控制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包含多个设备以及无数精密仪器,“短时间内的气温、气压和湿度变化,还有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都可能导致系统失灵,一旦发生故障,对实验室内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会造成极大隐患,因此不仅车内布局要改,环境控制系统和电气设备也要改,各项技术必须有所创新和突破。”
2个多月里,海润节能公司和成都客车厂的技术员驱车在全国各地进行测试。“我们最远到了江苏、内蒙古、广东等地,进行了100多次测试,各种会议开了30多场。”雷维说,为了解决颠簸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问题,海润节能公司的研发人员披星戴月、马不停蹄,最终研发出了一款专门为移动实验室打造的专业正负压环控系统,并产生了数十项新的专利技术。
2020年9月29日,这款凝聚了川渝智慧的检测车下线,经过专家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多种环境和路况的应用测试,各项功能和指标均达标。整车装备基于5G技术的车载网络信息系统,采用了智能复合电能供给、电控空气悬架、底盘电控调平等新技术;按“P2+”级生物安全试验室要求设计制造,设置了试剂准备、标本制备、扩增分析、缓冲、灭菌等多个独立封闭的工作间,配置其打造的专业环控系统,保障了各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梯度压差等重要指标。
2023年3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举办2023年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发布会,公开了首批27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海润节能公司“分布式智适应动力模块”是其中之一。这一产品,正是应用于3年前那次川渝合作的核心系统部件。2024年5月,包含了“分布式智适应动力模块”的“智能通风系统”被认定为第二批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与传统通风系统相比,该系统综合节能率高达40%至75%。
“川渝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既实现了技术突破又受到了客户青睐,更让我们与四川企业的联系更紧密了,是一次‘双赢’。”雷维说。
近年来,川渝全面深化科技合作,持续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已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两地优势产业发展,联合实施攻关项目100多项,突破了地下复杂空间应急处置智能机器人、新一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成果转化
“啊——”
拆开试剂盒,引导宠物犬张开嘴巴,成都市民李女士拿着拭子轻轻刮擦宠物犬口腔。完成样本采集、贴上封口贴、回寄实验室……大约40个工作日后,李女士收到了自家宠物的基因检测报告。
李女士使用的“宠物基因检测服务”,来自位于成都科创生态岛内的科技企业——成都侣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的宠物基因检测产品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宠物的基因检测并形成报告,且普通人只要按照操作提示就能自行完成样本采集,相较于市面上的宠物基因检测服务效率更高。”该公司负责人邓操说。
几年前,邓操还是一名四川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彼时,他所在的团队推出了一款分子诊断试剂盒产品,用于宠物的品种鉴定和遗传疾病筛查,但由于团队资金紧张,迟迟无法投入量产。
在科创生态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团的帮助下,成都本地的算力服务企业、测序服务商,助力公司解决了该产品研发初期阶段的主要问题。
2024年11月,西部(重庆)科学城,凤栖湖畔。邓操带队到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进行技术交流。双方商议,由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侣康科技提供成熟的测序技术和高质量测序服务,未来,侣康科技宠物基因检测产品的检测时长将由4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
自2023年10月底试运营以来,成都科创生态岛已初显成效。通过打造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科创服务直通车”等特色服务,成都科创生态岛构建全生命周期科创服务生态体系,引入科技服务机构超100家,集成科技服务事项100余项,累计服务企业4900余次,挖掘储备科技成果500余项。
当下,成渝地区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已布局超250项科技合作项目,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国际技术转移转化,长安汽车、科伦药业等几十家川渝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跨境融通;两地与匈牙利、奥地利、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有效促进了技术要素跨国家、区域以及机构流通。随着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两地产业腾飞插上“翅膀”。
平台共建、人才共用、成果共享、产业互联、政策互通……一个活力四射的科技创新中心正跃然成渝、辐射全国,还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