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16:16 人民网 |
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 傅江鹰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是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为时代精神和要求的重要体现。虽然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是,立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历史的、逻辑的、辩证的方法,准确、全面、深入地对有关思想进一步研究仍有必要。 一、根本转变 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体现为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邓小平立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的准确表述;又是对世界科技发展在观察视角、理解方式上的转变。要理解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必须理解这一根本转变。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认识发展过程,作为思想的根本转变,充分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着不断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辩证认识过程,充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精神。这也是我们理解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所谓根本转变,就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阐述。在1988年9月和胡萨克会谈中,邓小平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改变,”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明确,邓小平在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是立足于“变化了的世界”,是以新的事实为根据,所体现出来的在思想上的转变,在观察视角上的转换。在会见戈尔巴乔夫的时侯邓小平更进一步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的意思,表达了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深刻影响,以及它的一往无前的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当代社会的新事实,是再也不可能用任何过去社会的观念来观察和理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马克思的时代,在邓小平的思想发展过程中,都是以生产力为中心来加以理解的,而“第一”则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位置,直接表明了科学技术的至上性和不可超越性,导致在当代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从这个根本转变出发,邓小平就能够以一种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形势的发展,深刻感受时代的精神气息,获得广阔的思考空间。 邓小平思想中的这个根本转变同时就包含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一些关系和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对生产力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在历史上,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决定要素,历史上的生产力,都决定性地取决于这两个实体性的方面,科学技术则由于历史的限制,其潜在的作用远未为人们所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明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潜在的承认实体性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则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作用。在这里,并不是说作为劳动者和劳动资料这些实体性的要素在当代不重要了,而是说,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对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从属地位,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现在作为科学技术发挥其无穷无尽力量的载体而存在。这就决定了在当代必须要从科学技术的第一性来理解生产力。 其次是对人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来加以理解,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出发,特别是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视角出发,人在生产力中应当具有第一位的作用,这表现在:人充分地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性,利用和发展改造自然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改造自然的各种工具。但是,从科学技术的第一性来理解生产力,则突破了这种认识。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发展的无限性和对自然改造作用的无穷尽性。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则总存在着个人的和历史的限制,这一点是无法克服的;另一方面,并不是说,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具有第一位的作用,人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正因为历史上的人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才使科学技术在当代作为第一生产力充分实现出来。当代生产力中的人是作为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第一位的作用的载体而存在的,离开深刻理解、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人才,科学技术的第一位作用就无从体现出来。邓小平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是对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揭示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这其中也对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存而未论。根本性转变则把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开发出来。所谓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就是指科学技术具有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性格。邓小平说:“科学技术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而作为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由于其对自然世界研究的宏观性、微观性、深入性、抽象性、复杂性,就更加突出地体现着理性精神和求真性格,更加突出的尊重科学技术的内在价值。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就在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日益持久广泛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和人类自身。“第一性”就充分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对这一命题的社会性层面进行感性和深刻理解提供了广泛可能。 在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解中,往往没有认识到体会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而把这一发展理解为递进关系: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框架内认识科学技术的第一性。由此导致了两个比较严重的误解。一个是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为一个公式:=科学技术X(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三要素起着乘数作用,因而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根本性的作用。这个结论是对的,但并没有对这一命题中所包含的观察视角的根本转变作出描述。因此只是一种技术化的理解。另一个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学技术纯粹当成了工具,它的内在价值没有得到尊重,它的广泛社会价值也没有被深刻认识。这是工具化的理解。这两种认识似是而非,严重偏离了邓小平思想的本义。 二、根本地位 科学技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着根本性地位。这种根本性地位是由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立足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深刻反思而确立的。认识这一根本地位,对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技术的根本地位,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逻辑基础。这就是要从人与生产力的关系出发来理解科学技术。马克思把人和生产力放在历史发展中辩证地加以理解,非常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力。我们较长一段时间忽视了发展生产力,在对人的理解上也发生了偏差。由于对人和生产力关系的曲解,这导致我们无法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深刻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发展生产力成了全党的根本任务。在这个同时,人的地位也被重新发现和恢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又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就是对人的物质性的坚持、恢复和捍卫。坚持人民富裕幸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邓小平思想中毫不动摇的原则,这是和发展生产力内在统一的。另一方面,邓小平又突出强调个体性的原则,“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对个体主动创造性的强调也是邓小平的一贯风格,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能动性原则的深刻体现。 从人出发来理解生产力,就是坚持从人的物质性出发的生产力,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感性的生产力;从人出发来理解生产力,就是要坚持从人的个体性、主动性出发的生产力,这就是能动的、创造性的生产力。总起来说,就是深刻坚持人和生产力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原则的充分体现,这也是邓小平思想观念的集中表达。 正是立足于人和生产力统一的视角,科学技术的意义便体现出来。因为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才能够广泛地把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相结合,在人的实践对象中客观真实感性的体现人的要求。因为科学技术和劳动者、劳动工具紧密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当代,科学技术体现出它的巨大创造性力量。人的现实要求,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出来,而人的能动性如果不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就只能是主观随意性。在科学技术中就蕴含着人的感性现实性,在科学技术中就蕴含着人的能动创造性。我们要认识科学技术在邓小平思想中的深刻根源,就必须体会到这一根本精神。 其次,科学技术的根本地位,是邓小平对逐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刻反思中确立的。而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探索和形成中,邓小平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在于个重要的位置来加以理解和认识。 对科学技术的重新认识和评价,是实现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的一个重要思想准备,也是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内容。1977年邓小平复出工作,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完成科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特别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论点,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春天。正因为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在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有了新的理解,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同时,科学技术工作也是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的重要内容。工作重点转移不仅是指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还包括更为广泛的内容。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中本来就包括教育。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也就必然要把科学技术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说,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是一个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整体上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环节不放松,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凝聚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这是一个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方面和环节的深刻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到一个重要位置来加以认识。十二大提出了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邓小平指出:“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邓小平始终关心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根本,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好意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在建国三十五周年的讲话上,邓小平指出:“要对全国现有的企业,进行有计划的技术改造。要大大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样,我们就一定会逐步实现现代化。”在天津视察时邓小平精辟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 邓小平立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不同角度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刻阐发,可以说,科学技术在邓小平开辟、缔造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贯穿始终,非常明确的。离开科学技术这一条线索,从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成发展,我们就无法正确地加以理解。 再次,科学技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根本地位,对于这一地位,既是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体现,又是在新形势下逻辑的、必然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邓小平立足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表现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勇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立足实际,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这也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摸索,形成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过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成长发展中,邓小平敏锐察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世界形势的日新月异,立足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新的思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思想、观点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就体现在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的新思考。 其次是,邓小平以宽广眼界,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刻反思,把对这一事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形势日新月异,这构成了邓小平反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背景和基点。立足这样一种形势,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构成了邓小平在新形势下发展这一事业的主导思想。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以极其深邃的历史眼光,全方位的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思考和部署。例如,“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等。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以来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如果我们不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第一位作用,如果我们不转换视角,从这样的社会现实出发进行思考,就不可能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这个新阶段有深刻认识,就不可能顺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把这一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再次是,科学技术在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处于根本地位,要发展这一事业,就不可能离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时代命题。邓小平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这里的科学技术就是指高新科学技术。邓小平立足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赢得和世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思考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如何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起来说就是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硬道理,“硬”怎么体现出来?体现“硬”的根本方面,就是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在1986年就指出,“我们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思想发展,又提出了这个战略性的命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当代科学技术、高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穷无尽的客观力量,在广度深度上,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的面貌中就体现出它的“硬性”。因此,我们必须牢记邓小平教导:“要依靠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变化了的客观形势下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理解科学技术所具有的根本地位,努力实现这一根本地位。 我们说科学技术在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根本地位,但是有人会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特别是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全方位的、一系列环节的艰巨复杂的改革,说科学技术具有根本地位,是不是“贬低”了改革发展中大量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并不这样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疑问,就是因为对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没有真正引起重视。邓小平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们只有把改革放到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有希望;但是,只有把改革放到这个极端重要的位置上,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的这个更为根本的地位,我们也才能理解邓小平讲的“靠科学才有希望”。 三、根本原则 科学技术体现着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关系。但是,科学技术的这种自然性不能离开社会,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度、体制、政策、传统、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邓小平在开辟和缔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把科学技术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以发展科学技术为线索,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刻的调节,不断通过改革和创新,创造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环境。这是邓小平进行科学技术活动的根本原则。这也是新形势下,立足科技这个根本,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原则。 在政治方面。把科学技术作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内容,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们既然承认了这两个前提,那末,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其次是努力在全党和社会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空气。“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全党和全社会都要真正尊重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再次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搞四个现代化不讲工作效率不行。现在的世界,人类进步一日千里,科学技术方面更是这样,落后一年,赶都难赶上。所以必须解决效率问题。” 在经济方面。邓小平力图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把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科学技术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邓小平强调要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现代化、自动化,人多了不行。”“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在企业的编制里“一定要有相当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构。美国和日本的大企业,都有相当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构。”又从企业的运行机制角度指出:要加大企业的权力,“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没有—点创造性不行,企业没有自己的权力和机动性不行。”关于企业改造的这些精辟论述,对于企业至今仍有强烈的指导意义。随着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邓小平提出了“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强凋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应当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这是解决经济和科技长期脱节的重要方面。在新时期,我们党提出要把经济基础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具体落实。 在教育方面。邓小平指出:“科技要发展,教育是墓础。”“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对教育工作如何走,邓小平前后进行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我说的是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要更好地注意这个问题。”在为景山学校提词时,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特别是在晚年,邓小平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 在对外开放方面。邓小平排除对科学技术的错误认识,指出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要大胆为我所用。“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邓小平特别强调立足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努力学习,努力吸收,努力创新。“我们要把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的发展的起点。”“引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创新。”“掌握新技术,要擅于学习,更要擅于创新。”邓小平非常重视海外华侨和留学人员及国外智力的作用。他提出:“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的留学生有几万人,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 在科学技术自身方面。首先,邓小平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学风问题。学风问题关系到科技事业能否生动活泼,科学教育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特别是科学,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都是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不同学派之间要相互尊重,取长补短。要提倡学术交流。”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把全国的科技人员使用起来,并且使用得当”。“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科技体制问题,邓小平在这方面有很深刻的论述。“我总觉得科学教育目前的状况不行,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科技体制的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应当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这对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以上几个方面大量精彩论述,是邓小平围绕科学技术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进行的实践和思考。我们只是不完全地加以简单概括和整理。从中可以体现邓小平为把科学技术结合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发展这一事业所进行的努力。这些实践和努力所表现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改革创新,调整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为科学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如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的讲话:“我们这些人能做的工作,只是为大家创造条件。有了干扰,就排除它一下。发现有什么东西束缚了大家,帮助大家想点办法,解放出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如何使邓小平确立的科学技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地位实现出来,如何把我们的事业顺利推向前进,这是摆在我们全党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项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作者单位:中宣部理论局)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学习出版1999年3月版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