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以来重庆市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状况与特点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16:32 人民网 |
直辖以来重庆市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状况与特点 苏伟 重庆直辖,又正好乘上十五大东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呈现出新的局面,先后涌现出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重庆市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等十余个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机构,重庆大学还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系,1998年3月重庆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成立。重庆市直辖六年来,关于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成果数量有较大增加,质量有较大提高。现将直辖以来重庆市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状况与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重庆市委非常重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与宣传。1998年5月,以市委名义举行了重庆市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全市所有的县、区和部、委、办、局的主要领导干部,都亲自撰文,同理论工作者一起参加了研讨会。白克明、郑必坚、邢贲思、刘吉、王晨等中央有关理论、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此次会议有力地推进了邓小平理论在重庆的学习、研究与实践,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光明日报》1998年5月28日以《为实现新的振兴提供理论基础》为题,对其作了长篇报道。重庆在2000年成立了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组织全市力量协同进行攻关,又在2001年8月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的重庆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这在全国也属较早),表示了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奋起直追的决心。几年来,以重庆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市委宣传部理论调研组名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的论文已有32篇。 直辖以来,重庆的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对邓小平在西南、在重庆的实践与理论贡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直辖以来,重庆同志发表的以此为主题的论文计有30余篇,主要有:《邓小平在重庆大事记》(《重庆党史资料》1997年第1期)、《邓小平与重庆党的建设》(《理论建设》1996年第4期)、《邓小平与西南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论文集《大西南开发与建设》,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等。还参与完成了西南五省区市与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部合编的《邓小平与大西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等著作;参与制作了电视资料片《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八集电视文献片《蓝图初绘———邓小平在大西南》和四集电视剧《西南局第一书记》。 第二,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直辖以来,重庆同志发表的以此为主题的专著计有十余部,主要有:重庆市委党校同志撰写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原名《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三个代表”与新的伟大工程》(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年版)、《“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理论创新》(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与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等等;一部与“三基本”教材相衔接的专著类干部培训教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基本问题》也已由重庆出版社发排付印。此外,还发表了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如2000年12月5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2001年6月30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200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重庆直辖五年来发展变化的启示》、《探索》2001年第6期发表的《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结合重庆实际,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思想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江泽民在十四大政治报告中,要求全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把“战略思想”放在“理论观点”之前,足见“战略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程度,也足见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讲:邓小平“立足中国大地而又面向世界,正视国情现实而又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地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发展战略”。我们体会,这是称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重要理由。 作为地方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很重视对邓小平理论这“一整套发展战略”的学习和研究。直辖之初,重庆市以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结合具体实际,组织众多专家学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比较、论证,形成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重庆市跨世纪发展战略》(上、下卷,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该书第一次对重庆市市情特征、跨世纪发展宏观环境、跨世纪发展目标、城镇体系及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外开放战略、社会事业发展思路、政策体系构建等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分析研究,其提出的重庆市面临的三大战略任务、五大历史机遇、四大难题及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重点发展任务等等观点,在全市获得了较大范围的认同,为市委、市政府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十五”计划,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直辖以来,重庆社科院每年出版一部“蓝皮书”,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提出意见,成为重庆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重庆大学同志撰写的《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等专著、西南师范大学同志撰写的《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重庆直辖》(《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1997第3期)、论文集《邓小平理论与重庆经济的发展》(重庆出版社出版)等,以及其他一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论著,都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重庆直辖之初,市委党校的同志就撰写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战略思想及其对新重庆发展的指导意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和《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求是杂志社《内部文稿》1999年第9期);在重庆直辖五周年时,又撰写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战略思想与新重庆的成功实践》(《探索》2002年第3期)。这些,都是国内较早研究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战略的论著,也对重庆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002年,以直辖五周年为标志,重庆的发展进入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阶段,市委党校的同志又完成专著《重庆发展新阶段发展战略研究》,即将出版。 第四,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对邓小平理论中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掀起了研究“红岩精神”的热潮。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故乡。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尤其是小说《红岩》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直辖以后,结合学习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尤其是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庆掀起了学习、研究“红岩精神”的热潮。2001年,为纪念建党80周年和江泽民为“红岩精神”题词10周年,仅重庆举办的各种专题研讨会就有20余次。尤其是5月间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八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80周年、学习弘扬红岩精神”理论研讨会,对“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发展、时代意义和实践途径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2002年5月23日,江泽民视察重庆时强调:“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段论述,同时也是对“红岩精神”研究成果的肯定。 尽管重庆在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起点较低,经济与文化制约因素较多,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就是在西部也不太突出。今后我们要倍加努力,推进重庆的理论建设,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贡献力量。 (作者系重庆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 《邓小平研究述评》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