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 > 正文

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和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16:26 人民网

  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和意义

  程玉海 林建华

  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关于当代世界的发展方向的认识、关于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的断定、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命运的把握上,它是马列主义时代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列主义同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清当今时代,即当今人类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是我们制定现阶段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列宁曾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人类“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整个历史时代”。①这是一个”大时代”。不过,一个大的时代由于其性质和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又有不同的时代主题。时代主题即是一个时代的主要社会力量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向。所以,时代主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变换表明了时代的推进。邓小平关于“大时代”的思想和“时代主题”转换的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发展,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1.今天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

  邓小平认为,列宁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大时代”的论断并未过时,当今世界仍处于这个“大时代”之中,也就是说,时代的方向和性质没有改变。这是邓小平作为共产党人的最基本的历史观、世界观,也是他的信念、理想和事业的归宿。

  1978年,中国宣告实行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惊雷响彻四面八方,传遍整个世界。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杜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②。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愈加引人注目,也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这同邓小平时代问题的重新思考和把握密切相关。

  早在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就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认为,在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一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目前的落后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使我国人民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后,邓小平又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的意义。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有两条要讲一下。第一条,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③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说:如果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杜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④而“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疑问,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别“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不会改变”⑦,“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⑧,“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⑨。他还对社会主义的任务和本质作出了明确的、具体的概括。他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势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⑩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1),“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12),“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3)。

  邓小平坚持认为,当今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大时代”,同时他又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虽是必然的,却又必须经历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才能完成这一代替。他的这个观点,既表明了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显示一个无产阶级战略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则是指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最活跃的基本矛盾和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20世纪上半期,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则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化。冷战结束后,时代主题更加突出地表现为和平与发展。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来之不易的,它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半个世纪的艰难演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对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的正确认识。列宁曾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14)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实际上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曾用了相大的精力去分析、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探索自己的外交战略,以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困,在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直到80年代初,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才逐渐对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作出科学的概括。

  根据时代主题的变换,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宇。”(15)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最为集中和突出的内容,是邓小平敏锐的历史洞察力、高瞻远瞩的眼光、战略性思维和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理论胆魄的结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时代主题思想的最新科学发展,是中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不同的时代主题,蕴含着不同的内容与逻辑,作为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基本方向与趋势的最高战略概括的时代主题,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和较长时间、较广范围的社会实践价值与影响。那么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其具体涵义是什么呢?

  所谓和平,是指全世界范围的和平,也就是没有发生世界大战。邓小平说,“因为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是世界战争”,而不包括某些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所以,一般理解的和平主要是指整个世界的和平,是指不打世界大战,特别是不发生核战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战后的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遥渐形成了新的判断和看法。1985年6月,邓小平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但是,通过对世界大势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6)。第二个转变即对外政策的转变,则是建立在第一个转变的基础之上的。

  所谓发展,是指世界范围的发展,既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既包括发达国家的发展,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来讲,既包括广义的发展,又包括狭义的发展。从广义上来说,发展是指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包括政治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源泉和基础;社会生态环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必然要求。因此,发展的中心是经济发展。狭义的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二战后,经济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最主要问题、核心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尤其如此。

  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前提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挺和保证。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各国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邓小平指出:“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17)“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维护和争取持久的和平,“不仅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一件大事”(18)。另一方面,和平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因素。战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已形成了荣损俱承的利害关系。这也遏制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反过来说。“世界上—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19)。可见,只有发展经济,实现共同繁荣,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说,和平已成为冷战后的时代主题之一,决不意味着冷战思维已彻底终结,因为没有世界大战的时代并不意味着没有局部战争的危险。事实上,当今世界仍是硝烟来尽,阴霾犹存,全球人民都不可掉以轻心。仍然要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付出艰辛、进行不懈的努力。同样,冷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世界各国都先后把战略重点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但是,经济发展问题仍是各国面临的严峻课题。特别是消除贫困,缩短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实现全世界共同发展与繁荣,则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问题。邓小平也清醒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并不是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既定的现实。和平与发展实现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艰难。邓小平多次告诫人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存在,它们始终是对和平与发展主题实现的威胁因素。1990年,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投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20)1992年,他又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21)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全证实了他的真知灼见。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分析新旧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的时代特征时,再次强调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指出:“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可以说,要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最强音,促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旋律。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提出,把握住了当代世界最根本的变化和最主要的特征,抓住了观察和解决世界各种问题的要害和钥匙,指明了世界各国人民所要解决的最主要任务,并因此成为我们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的最基本依据。

  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既可以使我们认清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胜利信心,同时又可以使我们把握时代的阶段性变化和这种变化的特征,及时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以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内外政策。新的21世纪已翩然而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沉着冷静,密切关注时代的变迁,善于自处,处变不惊,寻求发展自己的善策、良策,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5卷,第255页。

  以下引文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②第135页;③第207页;④第305页;⑥第382页;

  ⑦第345页;⑧第321页;⑨第346页;⑩第63页;

  (11)第370页;(12)第382—383页;(13)第379—380页;

  (15)第105页;(16)第126—127页;(17)第233页;

  (19)第354页;(20)第353页;(21)第383页。

  以下引文出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

  ⑤第167页;(18)第241页。

  (14)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牡,1956年版,第25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京)2001年第3期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搞垮了婚姻》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