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招办副主任朱轸细述命题20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01:25 扬子晚报
原招办副主任朱轸细述命题20天
这是1977年12月的高考现场。 翁乃强 摄

  选点

  [为保密定在沙河水库]

  “太累了,吃不消!”回忆起1977年高考,朱轸第一句话便是这样。

  从国务院下发恢复高考招生的决定,到组织考试只有两个月时间,真是紧张!朱轸说,先是报名,共有31万人,还 有53万报考中专,大学和中专都招收高中毕业生,但不能兼报,所以要出高考试卷和中考试卷。

  他讲了一个细节:我省决定这一年除了考政治、语文、数学外,文科要加考历史和地理(一张卷),理科要加考物理 和化学(一张卷),并指定了考试所用的教材。我们把这个统考信息一公布出去,全省大大小小书店里的教材立刻销售一空。

  朱轸告诉记者,当时江苏自主命题,所以省委省政府很重视,一边开会一边做准备,纸张、印刷地点、命题成员等, 都要赶快动手准备。“我们自己命题最大的一个麻烦是保密,再就是命题质量。”他告诉记者,为了敲定一个合适的命题地点 ,他们开过几次会,提到的地点都不理想。

  后来有一次,省水利厅厅长建议,可以到沙河水库,也就是现在溧阳的天目湖,那里人烟稀少,保密性强。沙河水库 物质条件差,连厕所、浴室都解决不了。当时为了照顾女士,把仅有的一个厕所和浴室让给了女士。当时,凡是接触到试卷的 人就算是“入闱”了,必须与外界隔离。但是由于沙河水库和印刷厂之间还有十几分钟的路程,难免在路上不会遇见人,当时 的保密全靠工作人员高度的自觉性。印刷厂里有一对夫妻,一人“入闱”,一人没有“入闱”,他们在厂里的路上都有见面的 机会,但他们严格遵守纪律,见面时只是侧身而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句话都没说过,“夫妻相见不相认”。“当时的 保密工作,就是全靠全体教师、工人、干部高度的自觉性,回想起来对他们怎能不肃然起敬?”朱轸说。

  命题

  [抽调全省20位老师]

  保密地点这个最大的麻烦解决了,接下来是第二个麻烦——命题。

  “命题要抽调老师,大学的,中学的,都调了,一共20多人,全是各科省里最优秀的老师,有南大的,东大的,南 医大的,河海的,南师大的,等等。”朱轸说,命题组成立以后,由他带队集中到了沙河水库。那一年命题,语文、数学、政 治是公共课,文理都考一张试卷,再加上史地卷、理化卷,一共要出5套卷子。东大的老师参与了数学等理科试卷命题,南大 、南师大的老师参与了文科试卷命题。

  “第一年命题,说难也不难,因为没有前几年试卷做对比,难度、类型什么的限制不死,还不需要回避哪些题目出过 了,哪些题目没有出,只要命题老师认为一道题目能科学合理地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不是出一些偏题怪题为难学生就可以 。”朱轸说,难处在于,这是第一次命题,大家对难度把握、对命题质量心里不是很有底,担心考生和社会各界不满意。

  “水库鱼多,几乎每顿都能吃到几盘红烧鱼、清蒸鱼、沙锅大鱼头,伙食搞得比较好。但我始终担心教师们吃不了苦 ,会影响进度和质量,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们在恢复高考制度的激情鼓舞下,一再表示,为了江苏千万学子,为了祖国明天, 再苦再累也要完成任务。”朱轸感慨地说,那真有一种神圣感,经过20多天努力,终于完成了命题任务。

  让记者惊讶的是,当年高考命题只有一套试卷,既没有备用考题,也没有备用试卷。朱轸说,再弄一套试卷的时间真 是来不及,只要保密做得好,一套试卷也够了。事后,各方面反映那次命题还是不错的。教育部也认为,江苏命题质量是好的 ,命题老师的素质是过硬的。

  印卷

  [试卷只有32开大小]

  试题出好了,印卷也遇到了麻烦。朱轸说,印刷的难处有三个,一个是保密,一个是纸张,一个是汽油。

  要保密,试卷印刷厂选择就很重要。朱轸说,考虑到当时时间紧张,而且沙河水库附近的溧阳县印刷厂设备、保密等 条件还不错,就决定在这里印刷试卷。后来高考试卷印刷,为了保密,几乎每年都要更换地点,只要是能保密的地方,几乎都 去了,包括邻省安徽的深山以及南京的老虎桥监狱。

  那时的高考同样深深烙上了时代印记,比如纸张和汽油的供应。朱轸说,全都靠计划调拨。好在江苏准备比较充分, 我们提前打了报告,省里对高考申请使用的纸张和汽油一路绿灯,尽管量很大,但都保证供应。

  为了节省纸张,1977年江苏每门课的试卷印在一张纸上,只有32开大小,答题纸另外发一大张。朱轸说,即使 这样,用纸量也很大。到后来用量更大,有一次纸张都堆在南京农业大学仓库里,搬出来用时发现,水泥地面已经被压陷了。

  试卷印好后,保存和运送都要极端保密。由于当时从省到江苏13个地市的招办都没有一辆车,所以试卷的运输也是 让省招办的人头痛。而试卷的运输必须从省到市到县再到各个考场,如何保证不丢失,如何保证准时达到,如何保证在运输的 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泄密,在没有物质条件且缺乏经验的1977年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朱轸说,那一年,运往苏北的试卷是由当地市招办申请借车来接,而运到苏南的试卷考虑用火车来送。“当时火车是 主要的运输工具,沪宁线上火车票都非常紧张,列车拥挤不堪。当时分管招生工作的省教育局副局长方非,亲自跑到火车站, 找到了铁路局的党委书记,宣传此次运送考卷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铁路局领导的帮助下,破天荒为运送试卷专门加挂了一 节软卧包厢,为了防止试卷分发上有错误,将每一个小包厢放一个地区的试卷。

  阅卷

  [批考卷每人携带算盘]

  1977年,按照参加统考的人数为高校招生人数的5倍的要求,我省最终有5万名考生有幸参加了高考。那年批改 试卷,动用了8000名中学和大专院校的优秀教师,分在各个地市的招待所中。

  考试结束的第一天,老师们并没有拿到试卷,先接受培训,学习“怎么改”。这让很多老师很不能理解,一些大学老 师表示,他们改了一辈子试卷了,改这些中学生的卷子还不简单?“而我们现在要的不是比你的教学水平,只要一个尺度,即 在学术上不争论,教材上怎么说就应该怎么答,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在培训了三天之后,接着,每个老师花一天的时间用铅 笔试改一份试卷,然后两个老师再交换互评、讨论,最后全用橡皮擦掉。由于考生的答题有不同的思路,要求评分标准“只能 补充不能修改”。

  那时阅卷条件很苦。朱轸说,不像现在,老师阅卷一个人还能拿好几千块钱,那时大家都是义务的,抽调的上千名老 师都没有发钱。

  10天后试卷全部改完,之后便是算总分。当时没有计算机,连小的计算器都没有,老师们人手一个算盘,在累计登 分时为了防止差错,还调来了专业会计。会计们手里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口中还念念有词,整个场面热火朝天,就像中世纪 的手工作坊!就这样,前后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分数就全部核算完成。那时考风考纪特别好,从阅卷可以看出来,几乎找不到 一张雷同的。

  本报记者于英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