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劳模,作为工人的典型力量,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曾经豪迈地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诚心向劳模致敬和学习。 我们基于非常朴素的想法,还原了几个不同时期劳模代表的形象,并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社会变迁的大致脉络。
  我们依然坚守劳工神圣的观念,虽然今天人们对劳工的定义多有不同。我们依然认为劳动光荣,因为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更需要那份朴实,那份感动。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来说,劳模是执政党给普通群众树立的榜样,部分功能用来指引各个时代“劳动者的热情向何处去” [评论]
    时代投影下的典型工人
    说劳模,先得从五一节说起。
  在中国,现在的五一劳动节,成了黄金旅游周。今年是1999年以来的第8个五一黄金周。是时,中国的山河湖海以及大城名镇上到处都挤满了人。这个劳动人民的节日被过得如火如荼。
  120年前的这一天,美国芝加哥的工人正在流血和呐喊——争取8小时工作制。为纪念这一事件,1889年7月,马克思主义者主持的第二国际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由此可见,劳动节一开始是基于对人的身体权利的主张——人不能无休止地被资本势力所驱使——中国自从传入了马克思主义,就有人在争取这种主张的实现。1918年,有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工人较多的地方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举行了集体游行。那时候,有人意识到,工人是一种新的社会变革的力量。详细>>
    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事不值得一提
    见到田桂英是在她女儿家,屋里挂着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一个年轻的姑娘身着制服,从火车头车窗里探出身来,表情坚定,目光悠远。车窗下是一面锦旗,上写:妇女的火车头。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在1950年评选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时,是464人中的一个,那一年她20岁。
“我这人心挺野的,那时就想干点有技术的工作。”……
“那时谁也不敢说苦说累,就怕领导不要。”……
“那时我们无知啊,不知道总理只是在沈阳念过书”……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把我推上去了”……
“毛主席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 详细>> [评论]
    我们那个时代的工人为什么要拼命干活而不要一分钱的额外报酬,其实就是觉得国家是自己的
    76岁的傅海泉还是习惯别人称他“傅师傅”,因为这样“显得亲切”,并且让他还能感觉到老工厂里那种浓浓的人情味。而对于“先生”这样的叫法,他怎么也适应不过来。
  当了50年的劳模,经历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改变,但有很多习惯已经无法改变了。
“我们那个时候是干出来的”…… 详细>> [评论]
    近20年里,她几乎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所有出席表彰会的衣服都是她向亲戚和同事借的
    事隔17年,祁如琴还不时地会向上高中的女儿提起,当年她在北京短短一周的经历。那几乎是她51年生命中最激动最华彩的时光。1989年国庆,她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2700名全国劳模、先进一起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表彰大会。
“干一行,就去爱一行”……
曾经眩目的青春……
90年代,与厂共荣辱……
在新世纪被遗忘……
“我觉得现在的劳模都是假的”…… 详细>> [评论]
    如今那个满脸笑容的房修工徐虎已经消失了。今天的徐虎,成了眉头紧锁的物业总监
  1996年4月18日,中宣部发出了向徐虎学习的通知。在上海中山北路房管所当水电工的徐虎,一夜间传遍全国,大家记住了“徐虎信箱”,记住了“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承诺,记住了这个二十年间利用业余时间给群众抢修的好人。
  成为劳模整整10年了,对于改变他命运的这件大事,徐虎略带自嘲地说:“都过去了,过去了。前一段《往事》节目来采访过我,你看,都上《往事》了,是不是有点过气?”…… 详细>> [评论]
    我个人渺小,只有熟悉我的人知道。
    还得靠国家和媒体推广

    王璞,北大纵横管理集团的首席合伙人,2005年当选全国劳模。
  现在,“全国劳动模范”被排印在王璞名片上17个职位的首位,“我早年在电厂上班,一般人对劳模的向往不会像我那么强烈地崇拜、尊重和激动。”
新型劳模……
“从劳模角度来采访我的媒体屈指可数”……
“家人看我也很正常”……详细>> [评论]
    体制转轨中的劳模命题
    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正秩序而言,让每个就业者的自由得到平等尊重,让每一个就业者的权利得到平等保障,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劳动模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哲学命题的产物。
  文明离不开人的努力。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劳力者不被认为是多么高尚的事情。到了20世纪中期,“劳动”才在中国被上升到一种神圣的地步,尤其是最原始的体力劳动。导致这一转变的是一个哲学命题:劳动创造人类。于是,每个渺小的个人通过劳动历史、文明及人类的终极命运建立了一种神秘的联系。当时国家的政治安排则使得劳动被化约为最底层民众的简单体力劳动。
  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观念,这种观念与制度安排让那些从前无人关注、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民众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并从普通工人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他们成为50年代全社会的英雄。详细>>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