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期盼后 中国民航收回南中国海空域管制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13日06:41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广州十二月十二日电广袤的南中国海空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路空域。每天,有三百至五百架国际班机从这辽阔的苍穹下穿梭经过。 北京时间二00一年十一月二日凌晨三点三十分,南中国海空域管制权正式收归中国民航。
二十五年的期盼和等待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中国海空域曾由曼谷、新加坡、原港英当局、越南胡志明市等提供交通管制服务。为了利用中国有利的地理位置为国际航空运输和亚太经济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争取在中国境内为该空域提供交通管制服务。在国际民航组织的积极推动下,经与周边国家友好协商,中国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圆了上个世纪的梦。 去年十二月十一日,中越两国民航代表团在国际民航组织总部蒙特利尔就南中国海地区航路结构和空域管理达成协议。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科泰特随即发表郑重声明,予以确认和祝贺。 更多的航路更短的航程 南中国海空域本来有两条被喻为“空中丝绸之路”的国际航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条航路都绕过中国上空划设到了公海空域,造成飞机航油损耗和资源浪费,更由于地面导航设施地处偏远,空中导航信号受到影响,地空通话语音不清和话音重叠等问题长期困扰机组。 南中国海空域的“回归”,使得该空域的航路结构调整和重组成为可能。目前该空域在原来两条主要航路的基础上新增了三条平行航路,航路总数达到五条。原来绕道外海上空的航路,此次直接取道海南岛上空,大大缩短了东西走向的航程。 更优的设备更好的保障 南中国海空域管制权的移交和航路结构调整,是以先进的科技力量和可靠的安全性能作保障的。 在三亚马岭山的高高山顶上,有一个银白色“圆球”,那就是中国民航为收回南中国海空域管制权而引进的意大利一、二次远程雷达(SSR),它可以对南中国海半径六百公里的空域所有飞机实施全天候监控。为做好南中国海空域接管的准备工作,根据民航总局的指示,民航中南管理局先后建立起了甚高频、高频台站、卫星地面站、多雷达处理系统、数据/话音传输网络等设施。 目前,三亚区域管制中心共有主、备用空管自动化系统两套,可接入十六部雷达,现已将广州、深圳、珠海、澳门、香港、海口、三亚等地七部雷达联网,实现了区域内多层雷达覆盖。系统共有一千个航迹处理能力,能激活一千五百份飞行计划,自动处理飞行电报,实现目标的自动相关。 更小的间隔更大的流量 为提高航路使用效率,南中国海空域的“回归”后,将由原来的每两架飞机垂直间隔六百米缩小为三百米。同时,还缩小“侧向间隔”,即航路间隔不超过六十海里。 据了解,缩小飞行的垂直间隔,能增加六个飞行高度层;提高百分之八十五的可利用空间,增加交通流量;加快航空运输速度,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调整后的航路结构可有效降低目前该空域的拥塞状况,更能适应目前航班计划调整频繁的情况。作者邓卓明戚小华 相关专题:关注南中国海局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