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肇文) 昨天下午,医保和社会保障专题座谈会延迟95分钟,25位发言的代表将焦点对准市民普遍关注的难题,很多代表不约而同地针对如何让社会弱势群体看得起、治得好病的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来自海淀区的段淑珍代表提出,要关心老职工、老干部的医疗保障问题,特别是已经离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和老干部,过去工资水平不高,积蓄很少,现在年老体弱,又赶上了医 疗改革,普遍面临着看不起病的问题,建议通过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法,解决离退休人员看病难的问题;来自海淀区的张兴代表认为,对于特困企业职工和伤残专业军人等的医疗开支,应该有特殊政策加以扶持;来自宣武区的一位代表指出,目前退养人员每月的医药费补助只有2.5元,急需提高待遇;针对目前北京市仅有一家面向社会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医院,且位置偏僻,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现状,来自朝阳区的吴铁镛代表建议,不妨将设立福利医院的做法改为在市内各医院普遍开设“福利门诊”;石景山区的穆丽杰代表提出实行药品小量包装,减少浪费,同时还可以降低病人负担的建议。
在听取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后,市卫生局和劳动保障局的负责人现场对部分问题做了解答。据介绍,目前本市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包括大额医疗互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等,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出台了《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作为医疗保障的“托底”机制和最后一道防线。此外,还拟定了个体委托存档人员参保办法、离休干部的参保办法等。目前,全市已有216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全部实行了大额医疗互助制度,70%的企业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到今年年底,全市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将达到90%;特困职工医疗救助的操作流程和救助标准,将实现公开、透明、快捷。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看病最终将由过去的企业行为上升到社会行为,社会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